河南又见“天价雕塑”?发展乡村旅游,不能“率性而为”

青锋看天下 2023-09-10 23:21:07

青锋

河南平顶山鲁山县花700多万元建造“牛郎织女”爱情雕塑,引发网友热议后,负有责任的鲁山县住建局局长被免职,平顶山市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入驻,尚未有新的消息公开之时,网络上再次曝出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内,有一尊“牡丹仙子”雕像,“不敢恭维”“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形容”,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与鲁山县花700多万建造“牛郎织女”爱情雕塑引发热议,媒体采访时,鲁山县相关人员连续回答6个不知道不同的是,新黄河报的报道披露,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部门回应称,“牡丹仙子”雕像所在景区,为当地一村庄自行筹建,雕像则为村庄自行邀请当地两位农村艺人仿制而成。

至于花费8万多元,建造的这尊5.8米高的“牡丹仙子”,是南宋村为为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流转土地42.8亩建成牡丹游园,栽植牡丹及各类苗木1万余株后,2021年3月经村民举荐,南宋村邀请民间艺人宋某、王某前往洛阳王城公园对园内“牡丹仙子”雕像进行拍照留影,由南宋村现已故的村民梁某承建,并由宋某、王某两位民间艺人仿建建成如今网络上流传的南宋村“牡丹仙子”雕像。

有关媒体及网友将南宋村“牡丹仙子”雕像与洛阳王城公园的“牡丹仙子”雕像进行对比后称,高下立见。

的确,从新黄河报发布的报道的配图看,南宋村“牡丹仙子”雕像,完全可以用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回应所说,“实因农村艺人水平有限,该雕像与原设计初衷差距较大所致”定论。

正像有关网友所说,“毕竟雕像效果与投入资金相符”,加之可能怕侵权,即便难看点,也“能接受”。但由此不能不让人对当下乡村振兴中,一些地方盲目发展农文旅有所担忧。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等职务的温铁军曾经指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文化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赋能作用。单“从文化建设角度来说,注重草根、注重底层、注重传统、注重可持续,注重城乡融合等等,有一系列的内涵,需要有关部门形成自觉意识,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这场伟大征程”。否则,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延续在地文化,形成在地的知识,构建在地的话语”,就不“能够真正支撑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温铁军还警告,“把文化当成一个可以商业开发的产业,外来投资者在本地圈了一片地把人赶走,然后重资产投资,这种做法95%以上是失败的,现在仍然勉强存在的也是‘夹生饭’”。南宋村为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流转土地42.8亩建成牡丹游园,盲目建造一尊被人诟病的“牡丹仙子”雕像,就是证明,也是最大的教训。

由上述可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强劲助推新乡村建设,不能“率性而为”,而要注重“乡土中有特色的文化基因”,做好“守望相助、和谐共生”为内涵的文化传承,才是乡村振兴发展旅游,壮大集体经济的最佳选择。

0 阅读:104
青锋看天下

青锋看天下

独家言论,就在“青锋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