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粉色女孩陈鱼愚 2024-02-27 02:00:54

男人的一生,分四个阶段:

喜欢上一个人

喜欢上一个人

喜欢上一个人

喜欢上一个人

英文翻译:

Like someone

Like to fuck someone

Like the last one

Like to be alone

是不是惊呼,吗呀,中文差到要看英文才能理解了。到底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还是中文表述不准确,看你要论述哪个方向,这套说辞都可引为证据。再品: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同一个表述,不同的意思)

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同一个表述,不同的意思)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不同的表述,同一个意思)

打麻将,我们三缺一,我们四缺一(不同的表述,同一个意思)

爸爸背着我去电影院(声调不同,意思不同)

重读和断句,一词多义,同音不同义等等,都给语句带来不明不白的困惑,看似无厘头实则有序,看似模糊偏偏又有界限,这是语言的魅力,也是中文的奇妙之处

比起象形表意的汉字,英文在造词、语法上更讲究遵循逻辑规则,有时态语态单复数搭配、互相制约,一个句子出来,意思是明确的,不会出现中文那样绮丽多姿的变幻

法语就更难了,不仅有时态语态单复数,还有阴阳,它们之间都要互相配合,同时还要顾及某些特殊规则,动词变位可以变得面目全非,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国际上各种条约往往有法文本作为副本,以防止出现缔约双方根据自己本国的文字理解产生分歧。一个条约签订后,谁要想偷偷改一个字,那都是不可能的事。从这种意义上,法语可称为当代最精确的语言文字

所以逻辑学这样的学科不会出现在中国。所以焦点透视这种具像写实的西方绘画风格也不适用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画。所以白马非马,以形补形,核桃补脑,这些在老外看来就匪夷所思,代表一种不重视不讲究逻辑的主流文化。太多的例子了,还比如中医方法vs西医方法……

不准确不一定是缺点。中文作为一种很暧昧很艺术的語言,用作诗词文学创作却很有玩味。这是西方的表音文字所不能比拟的

比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

翻译成英文:

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Wonder if that can frost on the floor?

I lift up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full noon,the dazzling moon.

I drop my head,and think of the old days.

先不说英文45个单词数量远超李白原诗的20个汉字,而且每一句长短不一,缺乏整齐美。原本的音韵也没了,意境啊,品玩更是无从谈起。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外文,无论翻得有多好,都因为没有诗的意韵而觉寡淡乏味

然而,外文译成中文,往往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兼顾语言的对称美,也不会失去原作的含韵。

比如: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台湾诗人余光中把它翻译成中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不仅保留了原本的诗意,对仗工整,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在中国知名度甚高,但在法国只能算二流,就是因为傅雷先生翻译得太好了,几乎把小说重写了一遍。

语言会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反过来稳固语言方式

本来是想说中国文字的不严谨造成很多歧义,写到这里,突然发现,我们中文表述的模模糊糊、模棱两可,本身就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国哲学不是一门独立出来,需要专门去思辨的学科,而是渗透在语言文学绘画医学…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状态。中国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因为我们说的中文就是“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惟恍惟惚、心领神会即可,不像老外,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什么“to be or not to be”,在我们这里是没有答案的

0 阅读:0

粉色女孩陈鱼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