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西北史话:土尔扈特万里东归,是归顺?还是归降?结局如何?

凭阑听史 2022-09-03 17:26:33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聊外西北的前世今生。

外西北是一个新名词,位于新疆以西,大致包括今天中亚的斋桑泊周围地区、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七河流域、伊塞克湖周围地区和绝大部分的帕米尔高原,总面积大约为54万多平方公里。

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包括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全部、东哈萨克斯坦州的一部分和江布尔州的一小部分,还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大部分领土。

这里拥有中亚最湿润的气候,最丰美的草原,最多元的文化以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开始,外西北这片丰饶的土地被大家牵绊了两千年。

1757年,清朝击灭准噶尔汗国,收复天山北路。1759年,又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整个西域重归大一统帝国版图。乾隆帝把西域改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随后,清朝在伊犁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22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又过了十几年,新疆迎来了一大群东归的陌生人。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大家已经知道了,明朝末年,土尔扈特部西迁到欧洲的伏尔加河流域。后来受到俄罗斯帝国的奴役和压迫,被迫选择东归。

1771年1月5日,渥巴锡率领17万部众,正式离开了寄居一个半世纪的伏尔加河,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前进。一路上,土尔扈特不惧严寒、酷暑和疾病的折磨,战胜了俄军和哈萨克的围追堵截,承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伤亡,最终于1771年7月8日与清军会师于伊犁河畔。

土尔扈特东归,书写了游牧民族最后一次大迁徙的历史篇章,丰富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内涵,是一次被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件。

前文已经说了,为了东归,土尔扈特付出了巨大代价,人员折损大半,牲畜和财产损失殆尽,可谓悲壮至极!但不管如何,土尔扈特总算回到了祖国怀抱,这件事似乎已经尘埃落定。

历史是一面多面镜。土尔扈特的回归过程非常复杂,大清的善后处理也有许多玩味的地方。因此,这次东归显得疑点重重。

下面,我们就透过历史的烟云,对这些疑点进行剖析,看看土尔扈特的这次东归,到底是归顺?还是归降?最终的结局又能如何?

01渥巴锡的真实想法

网上有一种言论甚嚣尘上,认为渥巴锡东归的主要目的就是去伊犁抢地盘,后来由于实力不济,不得不“归降”大清。

在汉语词典里,归降和归顺的意思不太一样。归降是通过战争行为征服对方,归顺是对方自愿来归,因此,归顺比归降要完美得多,理应得到更多的优待和照顾。

下面,我们就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一下,土尔扈特东归到底是归顺还是归降?

首先,土尔扈特东归的主要动机是由于自身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逼迫它不得不另寻活路。

土尔扈特作为蒙古族,虽然骁勇善战,但与武装到牙齿的俄罗斯帝国相比,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代差。俄罗斯帝国的正规军队基本上实现了近代化,这让它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无往而不利。

依靠火枪火炮和坚固的要塞,以及哥萨克轻骑兵战术的配合,让俄罗斯帝国相继灭掉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19世纪后还灭掉了中亚细亚的一大串汗国。可以说,俄国是世界历史上对游牧民族作战最有心得的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渥巴锡心里很清楚,如果再不走,迟早要被俄国吃得连渣都不剩。因此,当舍楞把东方的消息带到伏尔加河下游以后,土尔扈特看到了一线生机。与其在这里受俄国奴役,不如冒险重回人去地空的准噶尔故地。

也就是说,土尔扈特东归首先考虑的是先活下去的问题,然后才是发展的问题。现在准噶尔故地被大清控制,土尔扈特盘算着“两害相比取其轻”,为了生存,土尔扈特一定要摆脱俄国,投向大清。

其次,渥巴锡的东归,如果起初还有点捡漏抢地盘的想法的话,等他率领残军艰难抵达伊犁时,估计他的那点雄心早已经被蒸发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初土尔扈特东归时的大部队有17万之众,如果这支大军完整无缺地抵达伊犁,他还是有实力和大清叫板的。

为了镇守地域辽阔的新疆,清朝在伊犁将军辖区驻扎了3万多精兵。除去分散的兵力,留守在伊犁的兵力不会太多,肯定不会超过2万。如果渥巴锡率军进行突袭,极有可能一波流就把准噶尔故地给夺占了。那样的话,一个准噶尔汗国的2.0版本将呼之欲出。

但问题是渥巴锡的17万大军经过一路损耗,等到达伊犁的时候只剩下不足7万人。如果再去掉老人妇孺和伤残患病的人,能作战的士兵能有多少?估计最多有1万多人。并且这支部队已经损失了全部家当,就像是一群叫花子一样,几乎是喘着气一步三晃地投入大清的怀抱。

从这个意义上说,渥巴锡东归,走的时候太匆忙没有抢地盘的想法,到的时候更不会有这种想法。

还有人说,土尔扈特东归这么大的事,渥巴锡为何不和大清进行沟通?以至于乾隆帝是通过其它渠道才知道消息的,这充分说明土尔扈特就是想对新疆进行突然袭击。

这又是某些人的想象而已。几百年前,通讯落后,数千公里之外,中间又隔着众多敌对势力,要想沟通信息谈何容易?再加上东归义举是在俄国的眼皮子底下行动的,时机稍纵即逝。如果非得骑马向大清进行汇报,说不定黄花菜都凉了。

因此,土尔扈特的东归,就是货真价实的归顺大清,不存在和大清抢地盘的历史条件。

02大清的疑虑

对于东归这件大事,清政府起初一点也不知道。土尔扈特1771年1月5日开始东归,直到4月份,定边左副将军车布登札布向朝廷奏报,说俄罗斯派人来通报土尔扈特已经举部东返,乾隆帝才知道了这一消息。

这时的土尔扈特正艰难跋涉在哈萨克草原,清朝也不知道其准确位置,更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意图。对于土尔扈特的东归,清政府由于事先毫不知情,也毫无准备,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朝廷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如何处置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众?朝廷内部众说纷纭。

有些大臣认为:“土尔扈特自弃王化,按之国法,皆干严谴,事属可伤,使者孽由自作。”有的大臣甚至认为:“土尔扈特以抢伊犁之故,其部众悼于远迁。”

意思是说渥巴锡是想趁准噶尔新亡,借机占领伊犁。也有的官员担心,土尔扈特会扰乱边境,破坏边疆的安宁。

这时,渥巴锡派出的格桑大喇嘛一行 5人已经到达京师,及时向乾隆帝通报了东归的意图。稍后,乾隆帝又得到了参赞大臣舒赫德的密报,以及伊犁将军伊勒图提交的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报告。

最后,乾隆帝经过慎重考虑,认为:

“土尔扈特部东归,是因为俄罗斯征调师旅不息……彼已背叛俄罗斯,岂敢与我为难,是其归顺十有八九,诡计之埋伏十之一耳。”“明知人向化而来,而我以畏事而止,且反至寇,甚无畏也。”

遂当机立断,拍板接纳东归的土尔扈特部。

当土尔扈特接近伊犁河谷时,俄罗斯通过外交手段向清政府施压,要求清朝不要接受土尔扈特部进入国境,被乾隆帝断然拒绝。

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不死心,又提出了交涉,威胁大清若不交出土尔扈特部,就不惜发动战争。乾隆帝听到后勃然大怒,立即回复:

“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

就这样,在土尔扈特被清朝接纳这件事上,所有的障碍都已经被扫除。

03如何安置?

在如何安置土尔扈特这件事上,乾隆帝把他集成的帝王之术施展得淋漓尽致,可谓滴水不漏。

当土尔扈特抵达伊犁河谷后,由于极度缺乏给养,与驻牧在这里的布鲁特人,也就是吉尔吉斯人发生了严重冲突。后来又爆发了天花,使得土尔扈特的力量进一步削弱,使土尔扈特迫切想得到清政府的接纳和接济。

渥巴锡先是会见了大清伊犁锡伯营总管伊昌阿等官员,不久就跟随伊昌阿到伊犁会见参赞大臣舒赫德。舒赫德向渥巴锡转达了乾隆帝的旨意,让渥巴锡等人在秋高气爽时节前往避暑山庄面见乾隆皇帝,并转交了乾隆皇帝颁给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和舍楞的敕书。

不久,渥巴锡等13人及其随从44人,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经察哈尔来到避暑山庄。

10月,恰好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朝廷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法会。乾隆帝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为了优恤土尔扈特部众,朝廷决定从陕西银库拨银300万两,同时调集大量的物资接济土尔扈特,计有马、牛、羊20万头,米、麦41万石,茶2万余封,羊裘51万多件,棉布61万多匹,棉花59万余斤,以及大量的毡庐等。

乾隆帝此举,让土尔扈特部众切实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温暖,也让渥巴锡感到很欣慰。

渥巴锡

10月15日,乾隆帝在木兰围场亲自接见渥巴锡,表面上非常客气,不仅封赏赐宴,还兴致勃发的临场写了:“终焉怀故土,遂尔弃殊伦”的打油诗。

可能是乾隆帝的一双慧眼洞察到了渥巴锡身上所蕴藏的英豪之气,私下里对左右吐槽说:“厄鲁特本性狡猾,不能深信,此等故作力疲者前来,乘我不备之际,肆意妄为之,故亦应暗中防范”,认定渥巴锡“已怀霸占伊犁之心”。

这可能是乾隆帝的托词,但鉴于乾隆帝祖孙三代用时100多年好不容易才平定准噶尔,他确实害怕会出现另一个准噶尔。于是,乾隆帝对土尔扈特部众进行安置,策略主要有两条。

第一是化解安置。

乾隆帝的意思是把他们化整为零,分解安置到新疆的几个地方,以便控制和管理。乾隆帝建议把他们安置在塔尔巴合台以东,科布多以西,也就是额尔齐斯河、博罗塔拉、额敏、斋尔等地。

这样安置的好处,既能防止他们离边界太近,迁徙出国,又能防止他们太靠近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军事要冲,威胁国内安全。

最后确定的安置地区分为三部分。第一是“渥巴锡所领之地”,也称旧土尔扈特,分东南西北四路,设四个盟,各任命了盟长;第二是“舍楞所领之地”,也称新土尔扈特,舍楞为盟长;最后是和硕特恭格部,恭格为盟长。

从土尔扈特安置的地区来看,大部分都属于偏远和经济落后的地方,清政府给他们调集牲畜的同时,还拨付了大量的种子和农具,希望他们最好能从事农耕生产,以改变游牧生活方式。通过以上举措,可以看到乾隆帝在分解安置这件事上,确实动了一些小心思。

第二个策略是主从分离。

为了削弱渥巴锡的权威和影响力,乾隆帝让他长期居留在京师,目的是把他和部众分开,把他监控起来。

土尔扈特抵达伊犁后,就开始闹天花。1771年10月22日,渥巴锡的妻女染患天花同一天病逝,母亲又在11月3日染患天花病逝,11月27日,年仅5岁的幼子又是同样的原因去世。至此,渥巴锡最后仅剩一名婴儿存活。渥巴锡再也待不下去了,决意回去看看,向乾隆帝辞行。

渥巴锡一家遭此劫难,乾隆帝没办法只得同意他返回新疆。但乾隆帝又留了一手,同时派遣名将福康安和渥巴锡一块前行,并暗中交代塔尔巴合台参赞大臣伊勒图严加防范。

就这样,在乾隆帝“分散安置、互不统属、各管其众、以分其势”的策略下,土尔扈特部再也泛不起什么风浪。而我们的英雄渥巴锡也到了该谢幕的时候。

1775 年 1 月 9 日,积劳成疾的渥巴锡病逝,年仅33 岁。临终前再三叮嘱部族民众要勤于生产,安守本分,毋生事端。

渥巴锡

04留守的土尔扈特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未能东归的那群土尔扈特如何?

土尔扈特主力东归后,留守下来的土尔扈特备受俄罗斯的欺压。叶卡捷琳娜二世第一时间将未迁徙的土尔扈特人划入阿斯特拉罕省,并将不服从命令的部众,统统流放至西伯利亚。

这群人后来被强制迁移至埃利斯塔一带,被俄国人称为“卡尔梅克人”,意思是“留守者”,或者是“叛教者”。沙皇把卡尔梅克人打造成专门服军役的阶层,长期以来,由卡尔梅克人组成的炮灰,专门为沙皇提供骑兵。他们参加了俄罗斯的历次对外扩张和内战,有无数卡尔梅克青年把热血抛洒在与己无关的战争中。

这群卡尔梅克人眼见归国无望,只能被动融合于俄罗斯的汪洋大海之中。据称,伟大的列宁同志就有着四分之一的卡尔梅克血统。

更为可悲的是,苏俄建立以后,当局把卡尔梅克人当成沙皇的鹰犬进行清算。对卡尔梅克实行严格的农业集体化,包括马匹在内的牲畜“全部充公”,强迫卡尔梅克放弃游牧传统,并被强制取消藏传佛教的信仰。

特别是二战爆发以后,苏联以叛国罪为借口,命令几十万卡尔梅克人流放到中亚及西伯利亚地区,直到1957年以后才得以陆续返回伏尔加河流域。

在流放过程中,有约一半的卡尔梅克人被折磨致死。截止1978年,卡尔梅克总人数大约有17.4万。在历经数个世纪的血雨腥风之中,卡尔梅克人能够幸存至今,实属不易。

05结束语

现在中国境内的土尔扈特后裔一共有大约10万人,大部分居住在新疆北部,还有一小部分居住在内蒙古和青海。大家可能会疑惑,土尔扈特主力东归后,为何中国的土尔扈特人远没有俄罗斯的多?

追根溯源,我们就要提一下1881年中俄双方签订的《伊犁条约》。在此之前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整个外西北被划归俄国。《伊犁条约》又割占了一部分中国疆土。其中第五条规定:“伊犁居民可携带财产一年期限自由迁居俄国。”

根据此款项,前后有7万伊犁居民被俄国胁迫迁入俄境。如果有不愿迁移者,哥萨克进行粗暴鞭挞,以至于哀号之声彻于四野。从此时开始,陆陆续续又有不少土尔扈特人被裹挟迁入俄境。

后来,由于新疆地区内乱不断,不少土尔扈特人选择迁居海外。

辛亥革命后,外蒙古闹事儿,又有大约4万土尔扈特人被东迁至外蒙古。1945年,随着外蒙古独立,这批人被永久隔居在漠北。

所以,现在留居在中国境内的10万土尔扈特人,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讲了这么多,土尔扈特的故事我们全部讲完了,而外西北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它就像是跋涉在大漠戈壁上的驼队,在夕阳的余光中,拖着一道道长长的影子,那悠扬的驼铃声由远而近,仿佛像是穿透历史时空的回声……(未完待续)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敬请大家点赞、收藏、分享和关注

6 阅读:3353
评论列表
  • 蛊惑 18
    2022-09-10 21:48

    给乾隆皇帝点赞[点赞][点赞]

  • 2022-09-18 18:37

    乾隆后期彻底平定了准格尔部,杀光了几十万准部蒙古人,东归就是想回来抢准部留下地盘的,可没有电视里说的那么美好

    螟吹清黑 回复: 嘉叶生南国
    那个年代清朝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土尔扈特逃到准噶尔边境清军不敢让入境,伊犁将军请示乾隆,但这期间俄国也不敢妄动了,虽然没在清朝境内,但俄国知道清军这边发现土尔扈特后就不敢追杀了,当时准噶尔的驻军加上屯田少说几万人,都在伊犁周边和回部,还有部分索伦兵,俄国事真不敢造次。
    嘉叶生南国 回复:
    清朝可以灭了赶走他们的准噶尔,土尔扈特想“抢地盘”不怕被灭了?沙俄那么容易放过他们?
  • 2022-09-11 22:22

    其实这件事还有个很重要的历史背景,就是土尔扈特西迁后一直是和中原王朝有联系的,康熙年间已经有几百土尔扈特人到西藏礼佛后归路受阻,就被安排在了今天的内蒙古某地游牧。韩隆也算做的可以的了,他也不得不有所防备。而土尔扈特后来也确实做到了安分守己。民国年间,又有部分土尔扈特请求东归,被当时政府拒绝了。向多灾多难仍坚贞不屈,热爱故土,展现中华向心力的英雄部落致敬!

    湘江月 回复: 在远方
    东归有多种原因,也酝酿了很久。抢占地盘之说有一定道理,但否认不了他们反抗压迫,热受故土的事实。
    在远方 回复:
    东归就是回来抢地盘的 被清识破了 给分开安置[得瑟]
  • 2022-09-04 11:38

    被毛子一路追杀啊[得瑟]

    螟吹清黑 回复:
    俄国很贼,土尔扈特被清军发现后他们就不敢追杀了,再没接到乾隆旨意之前一直没让他们入境,但俄国也不敢妄动了,当时清朝这边在准噶尔驻防加屯田少说几万人,都是参加过清准战争的,伊犁将军伊勒图是第四次清缅战争的副将军,以当时双方的情况来看,俄国追击那点人没啥威慑力,还不如土尔扈特七八万给乾隆带来的震惊,已经超过前线军队数量了。
  • 2022-10-10 12:54

    满清政治手腕高超。

  • 2022-10-17 18:32

    鲜花猎枪两手准备

  • 2022-09-23 21:27

    是回家!

  • 2022-11-09 12:19

    英雄不问年龄

凭阑听史

简介:拨开时空的烟云,洞察历史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