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对身心障碍的影响

包包的备忘录 2024-06-13 11:26:45

01

188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科学地提出”生活方式”这一概念,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对生活方式的解释更多局限在经济学层面,与生产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社会学家Max Weber对生活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生活方式的概念,即“受特定民族风俗、经济文化、社会规范等影响的人们在长期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态度、习惯及制度,主要包括个人习惯,行为方式和闲暇活动等”。

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学者们还认为生活方式应当包括参加政治与社会生活、满足日常生活实践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国内外对生活方式的界定有很多种,目前为止生活方式被认为包含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内容。广义概念是以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思想为基础,以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出发,涉及劳动生产、政治行为、宗教活动、物质消费行为、人际交往、闲暇等活动。简而言之,生活方式就是“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

02

在家庭环境或者社会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人们在此基础上的衣食住行、起居饮食、行为习惯、消费、交往、运动休闲娱乐等方面都会随之慢慢形成或改变。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会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长期吸烟以及过量饮酒不仅会损坏呼吸气管、肺脏、肝脏,还会引发其他消化系统的疾病甚至癌症,还有可能造成物质依赖,产生心理性依赖,难以戒除,对人的整个身体健康水平造成极大破坏。

饮食不合理,常吃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垃圾食品会引起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等。马连鹏的研究中指出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代人们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寻找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手段。日本在对疾病进行预防时采取一无、二少、三多的方案,即无烟、少食、少酒、多动、多休、多接。保持膳食的合理、戒烟限酒、多运动锻炼、维持心理平衡来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

03

刘燕的研究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风险。不抽烟、均衡饮食、参与个人家务活动和文化休闲活动的方式的MCI老年人显著降低了死亡风险,提高了该群体的生活质量。不吸烟,减轻尼古丁人人体的危害,降低呼吸系统发病率;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吸收,预防骨质疏松;参加活动,多与人接触能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预防抑郁症状,改善身体状况。

麻晓鸽等人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通宵熬夜,生活无规律,根本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对健康的知识储备和关注意识;在饮食上常食高钠食品,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规律,甚至有吸烟酗酒现象;同时日常锻炼少,参加体育活动意识淡薄。种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同程度造成或加重着身体的负担,长久以往形成不可逆转的身体疾病甚至是心理障碍。

刘朝辉等人用身高体重测试仪、人体成分分析仪及相关量表对随机抽取2044名河南女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肥胖程度进行调查发现,肥胖程度与运动锻炼、饮食营养和压力管理行为均呈显著负相关。负性情绪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且在三种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负性情绪是连接生活方式与肥胖程度的桥梁,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对肥胖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运动锻炼、饮食营养和压力管理行为能够培养出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

我们把正念疗愈糖尿病、高血压等身心障碍的经验整理成了著作《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有兴趣者自己去参考。

0 阅读:1

包包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