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寮(xùn liáo)湾,隶属惠州市惠东县,位于大亚湾东岸,在长达27公里的海岸线上,依山傍海分布着七山八湾,国家4A级景区。
蓝塔,酷似广州小蛮腰,上写“巽寮湾”三字,伫立在巽寮湾双鱼岛海滩边。


漫步在巽寮湾细白的沙滩上,海风轻抚着脸庞,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巽寮先民在明代中后期由外地迁入,搭茅寮居住,因居东南方,故取名巽寮。村民半农半渔为业。

巽寮湾天后宫,始建于明末天启年间(1621-1627年)。巽寮先民建草祠参拜“妈祖”,至清顺治年间,将草祠建成石墙瓦屋;乾隆年间,又把小祠扩大规模,取名“妈祖庙”。庙宇坐东向西,正面共五间,中间正殿尊妈祖神像。1963年拆庙建潮闸,1982年村民再次按原貌重建妈祖庙。
妈祖,原名林默(女),民间称“林默娘”,后褒封天后、天妃等,是沿海地区广为崇奉的海神。传说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一生行善济世,救人无数。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林默娘为了搭救海上遇险船只人员而不幸遇难,羽化升仙。人们在湄洲岛林默娘生前经常举灯引航的湄峰建庙纪念,人称湄洲祖庙。
妈祖被视为海上航运的保护神,宋、元、明、清历代都对妈祖进行了褒封。清康熙二十三年封“天后”,三十三年封为“天上圣母”,五十九年钦赐春秋祀典。妈祖祭典与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

镇海神锚,高4.8米,宽3米,重20吨,源自1996年退役的一艘巴拿马货船,该货轮船长289米、宽42米,戴重吨位15.7万吨。
相传很久以前,巽寮海底有一条章鱼精,危害巽寮渔民,渔民祈求妈祖显灵收服章鱼精。妈祖用法力制服了章鱼精,并用巨锚把它镇在海底,从此巽寮风平浪静,鱼虾满仓,那支神锚也被当地人称为“镇海神锚”。

天后宫 ,2006年打造巽寮旅游景区,对妈祖庙重新拆建。武当山第三十六代嫡传弟子黄西幼,亲率众弟子前往武当山金顶取回真武大帝香火与圣土,巽寮天后宫理事会会长甘玉明亲率村民赴福建湄洲天后始祖奉取火种。2010年建成“天后宫”。
天后宫为后面的群山所簇拥,形成左青龙,右白虎之势,可谓风水宝地。


整座天后宫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庄严典雅,金碧辉煌。三尊大神端庄安详,八方瑞气悠扬回荡。晨钟暮鼓,烟霭缭绕,飞龙走凤,华灯绽放。



天后宫正殿,供奉着妈祖、真武大帝、南海观音等众神像,居中的妈祖坐像达5.3米高,是广东省最大的妈祖坐像。

天后宫古戏台,与天后宫隔广场相对,主要为游客带来休闲文化和渔村风情相融合的演出。




双鱼岛,由两个酷似鱼形的岛屿组成,两岛之间有一座网红“情人桥”相连。

情人桥,连接双鱼岛两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