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
在上一篇文章,公务员考试是否公平公正?曾经有故事,如今无痕迹(公考杂谈一)
已经论述过了公务员考试及体制内招考如今在公平公正方面赢得了绝对的口碑。
而“逢进必考”通过多年实践,也从一条暂行制度,被写进了法律,得以更加严格且规范的执行。
可以说,体制内的逢进必考,最大限度的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不仅为无数寒门子弟保留了一条比高考还要宝贵的上升通道,也通过竞争择优的筛选方式确保了入口的合格,保证了体制内人员更替的质量。
这是逢进必考的伟大意义所在。
但,逢进必考的有没有什么不足呢?
当然有,因为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首先,一张试卷万人考,决定排名的最终还是应试能力。
体制内招考分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两种。但题型都基本相似并已基本固定。
此类考试题型,是消化引入了西方的行测模式,重点参考了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公务员招录考试题型。
这种行测试题问世之初,因为明显不同于高考等解题式题型,国人无不感觉新奇,对其能承担“行政能力测试”的职能也是褒奖有加。
但,普及之后,经历了上千年考试洗礼的民族文化,岂能面对一种固定的题型无动于衷,相关的套路与技巧随之孕育而生并发扬光大。
于是,各类培训机构纷纷赚得盆满钵满,各地上岸考生回忆起来,大多发觉不过是重温了一遍又一遍当年高考前疯狂刷题熬更守夜的节奏,只是换了种题型而已。
有人说这题型不能改改吗,当然可以改,不过必须看到这牵一发动全身的后果。这个,只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何况,题型一变,无非是让培训机构加快适应后又接着收割一波。
所以,目前,也只能维持由应试能力来决定考分高低的现状。
这衍生了下一个后果。
二、考试成绩的高低与岗位匹配性的强弱并没有呈现出相关性。
毕竟,体制内不同岗位的要求千差万别,其实一张试卷是不可能甄别出岗位匹配性的。
这就造成,用人单位反映,高分考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平平。
部分高分考生同样心中有怨,似乎工作远没有做题那么得心应手,似乎自己没有受到与高分相匹配的重视。
于是,衍生出了第三个结果。
三、当发现通过公考筛选出的高分考生,并不一定适应本部门的用人要求后。一些强势部门率先调整了用人计划。
一些综合性较强,层级较高的,容错成本大的机关,基本不再通过公考直接招录人员。
这些机关改成通过遴选,抽调等方式挑选符合自己要求的人员进行补充。
但是,普通部门和基层却无法做出调整,
因为国家保就业政策决定了,体制内的空余编制必须要统一拿出来招录,而目前又没有比考试更公平的组织方式,所以这部分单位成了每年招考的主力军。
从2012年开始,国家规定,中央和省级党政机关招考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全部要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
各地级市党政机关和厅级机关虽无明文规定,但也基本不再直接招考公务员。
这就是公考发展到现在,一些不错的部门或岗位出现得越来越少的原因。
招录新人大部分补充基层除了符合政治正确外,内在的原因还在于基层有个好处,容错成本相对较低。
一个新人,经过基层锻炼,经过犯错纠错后,才能更加成熟干练,才能更好胜任机关的岗位。
此时机关再从基层抽调人员补充机关的空编,而基层被抽调之后形成新的空编又可以拿去招录,可以形成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循环。
但,这种循环,属于一种理想状态。
而理想与现实,终归是有些出入的。
其一:体制内人员流动性并不充裕的现实,和金字塔式的晋升模式决定了基层上升空间的有限。
使得基层岗位对考生的吸引力并没有理想中那么强大。
数据显示,每次招考,出现极端比例的,无一例外,都是机关职位。
2017年,“民盟中央办公厅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报名录取比达9837:1,一举刷新国考记录。
2020年国考报名中,最热职位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复制处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为2315∶1。
而每次招考,出现无人报考或报名人数不足的,都是偏远或艰苦的基层岗位。
而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
道理很简单,考入好的岗位工作,万一晋升不顺,今后还有个好的生活环境。
考入艰苦偏远的岗位工作,万一晋升不顺,家庭资源也有限,你如何改变生活环境?
虽然宣传可以有所侧重,文字可以有所取舍。但冰冷的数据,从来不会骗人。
其二:公考试题解题模式形成套路技巧后,女性考生的整体应试优势被不断放大。
每年录取的女生占比不断攀升,这可能是各地组织人事部门从上到下都在关注并讨论的问题。
当然,讨论这个不等于性别歧视啊,纯粹是就事论事。
反过来,假如一直都是男生录取比例不断攀升,相关部门也一样会关注并讨论的。
据说,某个被逼急了的部门某次曾经暗示面试考官,一旦看见进入面试的男生,尽量在同等条件下多打几分,以助力男生能最终入围。
不过邪门的是,被暗示过的面试官正襟危坐一上午,居然就没等到面试男生的机会。
看到这里,女生们是不是笑得很爽。
又有人说,那就明确限制一下报考的性别呗。
对不起,你不能乱改。
公考报名条件的所有专业限制,性别限制,户籍限制,体检标准都是经过几道审核,能拿出相关法律依据或部门文件依据的。
你若忽然增加限制,又拿不出依据,就可能成为被告。
所以,这个和公考试题固定了就不好再改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大家一般也就讨论讨论,真的去做,都是指望着上级发文件来解决的。
女生们看到这里,大可放心,一时半会,你们的优势地位还无可撼动。
男生们看到这里,也不要灰心。认真备考,一旦进了面试,记得千万要像个爷们,别像个伪娘,这样面试官极可能在同等情况下多给你几分。
另外,那些明确只招男性的岗位,还是值得男同志们认真考虑的。
三来:机关对基层的抽调与遴选,逐渐成为上级机关补充工作人员的常态,但遴选与公考是截然不同的模式,有很多因素会起作用,也未必都有公考那样的公平公正,接下来,我将单独开篇谈谈遴选的特点与公考的区别。
敬请关注《公考杂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