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发电”破圈的背后,是亏损68亿。
B站CEO陈睿定调:2年时间实现盈利,降本增效.
“把不该花的钱控制住,该花的钱效率提高。”
喜忧参半
3月3日,B站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喜忧参半。
喜的是营收和月活跃用户的高速增长。
2021年,B站总营收达1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其中Q4营收同比增长51%,达57.8亿元人民币。
月均活跃用户达2.72亿,实现35%的同比增长。
社区持续保持着高活跃和高黏性的特点,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82分钟。
忧的是盈利依旧是“老大难”问题,且亏损幅度不断扩大。
财报显示,2018至2021年,净亏损额分别为:6.16亿、12.89亿、30.12亿、67.89亿,同比增速分别为:7.79%、109%、133%、125%。
B站年年亏损,且亏损幅度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钱到底花在哪里了?
从支出方面,营业成本为约为47亿元,较同期增加了91%,主要是因为向直播主和内容创作者支付的收入分成增加,以及扩充移动游戏和增值服务之际向分销渠道支付的款项增加所致。
从收入方面,移动游戏、增值服务、广告是公司收入的大头,共165亿,占净营业额的85.05%。
值得注意的是,广告业务较同期增加了145%,B站广告业务受到市场进一步认可。
可即便如此,外界对B站的营业能力产生质疑,表现最明显的是,在公布财报后,B站股票“跌跌不休”。
即便如此,B站亏损严重,公司不再向以往一样追求业务增长,这次是真的急了,提出要在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
盈利拦路虎
B站要2年时间实现盈亏平衡,前面共三大拦路虎。
一是,游戏监管。
2021年7月22日,公布最近一批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名单后,就未再更新有关版号的任何消息。
本次游戏版号停发并非首次,早在2018年就经历了8个月的停发期。
游戏版号的不确定性,是众多游戏公司头上的乌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21年8月30日,国家重拳出击,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消息一出,游戏股几乎全线暴跌。
腾讯跌超10%,网易跌超15%,B站跌超10%。
可以预见的是,游戏监管将趋严,从版号发放到内容的监管,都在全面收紧。
《科创板日报》称有多家游戏公司人士透露,“继续加强青少年防沉迷,对废土题材、娘化男性、美化日本军国主义、无政府主义、耽美等题材严监管一直“都不允许”。
针对相关传闻,官媒并未表态。
就目前而言,游戏行业将迎来全面洗牌,“王者”玩家尚且能熬一熬,但也要经历裁员和业务收缩的阵痛;“青铜”玩家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00多家相关企业注销。
二是,内容审核。
B站快速出圈的背后是,内容监管压力的陡增,内容审核能力跟不上用户的高速增长。
近期,B站审核事故频发,暴露出平台监管问题。
据公开消息,B站存在不少疑似破解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摄像头后获得的监控视频。
视频一经披露,有网友质疑“B站黑产”,有大量监控摄像头已经被破解,画面内容流向黑色产业”。
更大的披露还在后面,B站账号出现直播妇科手术。
令网友愤怒的是,B站多次警告后才切断,而非第一时间制止事态的恶化。
围绕B站内容问题,网友质疑其在“打擦边球”,尤其是舞蹈区和音乐区,“软色情”“衣着暴露”问题屡见不鲜。
面对如此严重的舆论风波,B站管理层自然加大审核力度,审核员的工作压力陡增。
不幸的是,发生了“B站审核员工猝死”的悲剧,公司再陷舆论风暴。
公司表示将扩招审核人员,今年增加招聘1000人。
三是,支付业务降费难,获利更难。
在2021年,B站就着手准备支付业务。
2021年1月,B站关联公司幻电信息进行“bilibilipay.com”、“bilibilipay.cn”等域名的备案,此项备案也在5月10日通过。
备案通过,意味着B站拥有了支付牌照。
B站公开招聘关于支付业务相关岗位,其中,包括高级支付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等职位。
内容平台着手布局支付业务更多的是考虑降低成本的需要。
目前,B站平台的支付渠道,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等,但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进行在线支付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2018年至2020年,B站向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的服务费用分别为1080万元、2680万元、4200万元,支付成本高企。
值得一提的是,获得支付牌照可以减少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依赖,但经营支付业务成本很高,对“降本”的意义有限。
若想凭借支付业务获得盈利,可能性不大。
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背景下,公司能发挥的空间不大。
结语
短期亏损问题不大,关键在于长期盈利模式是否持续。
花钱换用户问题不大,关键在于换来的流量是否持续。
用何种方式留住用户,是横梗在视频平台的千古难题。
迄今为止,“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盈利艰难,平台花费的版权费用惊人,经常受制于天价影视版权。
近年,“爱优腾”和B站已着手生产自主内容,而非从第三方购买,但是其会员费用难以覆盖内容的制作费。
反观奈飞,该平台实施的是全会员制,最为要紧的是,平台主导内容的生产。
上年大火的《鱿鱼游戏》就出自奈飞之手,上线26天,全球播放就超过了1亿用户 。
优质内容输出的背后,是平台拥有2亿用户,关键在于这2亿用户是付费的。
奈飞以优质内容为核心,以付费模式为导向,面向C端用户,拒绝B端的贴片广告。
与奈飞拒绝广告不同,B站选择将内容和广告有机结合,UP主和广告主可以自由选择推广方式,俗称“恰饭”。
为“恰饭”支付的经营成本,和“恰饭”本身带来的广告利益,这两者间的微妙平衡需要B站进一步考量。
B站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