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求极限正义:把案例当成艺术品
一、什么是极限正义:法律逻辑+价值考量
极限正义要求司法者遵守法律逻辑,考察所有细节,实现法律价值的最大化。法官要挖掘法意,穷尽情理,综合考虑法条、文化、人性等各种因素,让判决经得起历史考验。
正义的价值不在于“痛快”,而在于实用。刑法的正义高度,不取决于对罪犯复仇的烈度,而取决于对文明提升的高度。正义的核心不是道德正确,而是解决问题。伟大的价值观应当具有历史穿透力,而不是满足于当下的情感宣泄。
极限正义追求细节化司法,强调千案千面、一案一议,允许法官结合历史文化、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对法条作出与时俱进的解释,同样的术语可以因为场景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对人性的理解和对风险的分配,用尽力考虑每一个细节,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四要件(三阶层)的机械公式去定罪。
二、如何追求极限正义:把案例当成艺术品
案例是检验正义的唯一标准,再精美的教义学,如果没有在案例中绽放,都只是镜花水月,再卑微的看客,只要推动了案例的正义,都是人间天使正是本着追求极限正义的学术本能,任何案例都应当在穷尽所有可能之后才能下判--刑案并非只有“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这一种正义的颜色,一个伟大的判决不能只考虑一种正义观。
法律的深处是情理,一个对案件不动情的人,就没有机会去追寻一种超越时空的正义。我习惯在深夜写作,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世俗喧嚣和人间烟火,只有良知在黑夜中闪闪发光。
分析这些案例时,我常常在不同角色间穿越,有时我会化身被告人,跪求法官的悲悯;有时我会成为被害人,诉说自己的悲凉;有时我会扮演法官,寻找正义的光芒。当然,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愿意做一个法律江湖的侠客,白衣如雪,仗剑天涯,手中无法典,心中有正义,虽千万人吾往矣,对法条寸土必争、一字不让,为正义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每一个案例都是昨天的故事,但是,每一个判决都是明天的路标。你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会感受到一个极限正义教徒的执着。法之大者,非黑非白,无善无恶。我相信你看到的不是辨析正邪的学说,而是仰望上帝的目光和兼济苍生的刀笔。(摘自高艳东著《极限正义》)(朱义全律师 北京市大道政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