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司机高速开智驾后剪指甲、抽烟,遭乘客投诉后被封号

科技王哥 2025-04-10 04:44:43

近日,嘀嗒出行平台上一则顺风车司机的不当行为引发广泛关注。一名乘客在搭乘嘀嗒顺风车时,遭遇司机在高速公路上开启辅助驾驶后脱手,甚至剪指甲、抽烟的危险举动,乘客投诉后,该司机已被平台封号。

4月2日,江苏一大学四年级学生陈女士通过嘀嗒出行平台预约了一辆顺风车,从江苏南通市前往苏州市。然而,这原本普通的出行,却因司机的不当行为变得惊心动魄。

据陈女士发布的视频显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司机频繁脱手驾驶,还做出了剪指甲、抽烟等危险举动,车速大约100码,司机开一会儿车,手就离开方向盘一会儿,完全不顾及乘客的安全,这让陈女士感到十分害怕和恐慌。

下车后,陈女士立即通过嘀嗒平台在线投诉该司机存在“开车不认真”“行程途中抽烟”等情况。平台客服回复“将核实”,并表示后续会电话联系乘客。

4月8日,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嘀嗒顺风车平台,告知相关情况后,对方客服明确表示:“双手脱离方向盘属于严重违规行为。不管是我们平台还是交规,也不管跑不跑高速路,都不允许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客服要求记者上传陈女士拍摄到的相关视频证据,记者上传后,对方立即通过电话表示,已对司机账号进行了封号处理。

汽车资深行业人士李先生通过陈女士提供的汽车内饰中控照片,分辨出其乘坐的是某款新能源汽车。该车拥有L2级别智能驾驶功能,但厂家会设置要求驾驶员双手扶方向盘,如果不扶,会提示司机。

李先生强调,目前的智驾都是辅助功能,都不建议完全脱离人为控制,过度依赖肯定存在危险。该车企某4S店销售人员黄女士也表示,这个车绝对不能脱手驾驶,因为它的智驾级别是L2,不会主动变道,只能保持车道居中,要手动打转向灯才会变道。

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长周宏律师认为,驾驶员开车时开智驾然后双手放开方向盘驾驶的行为构成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项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双手离开方向盘驾驶,会导致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能力下降,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无法及时作出反应,因此应该属于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现阶段的智能驾驶并不等于自动驾驶,驾驶员仍应持续监控汽车行驶情况,双手不要离开方向盘,否则交管部门有权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驾驶人处以警告或罚款。

事实上,这并非嘀嗒出行首次因司机不当行为引发争议。今年1月5日,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在乘坐嘀嗒出行顺风车时,被司机在高速路上赶下车。该网友是一名在校大学生,2024年12月30日上午,她在嘀嗒出行下单了独享顺风车,从天津蓟州大学城赶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上车前,司机联系她称车上有一名自己的亲属,如果她不介意,可以为她减少15元车费。她答应后如约上车,但在司机与这位“亲属”的交谈中,她发现所谓“亲属”其实是另一位乘客。

此外,司机还在联系另一拉货的订单,这意味着要绕一段远路。急着赶往机场的她尝试与司机沟通,不料却迎来司机的怒火。就在津蓟高速路上,司机将她赶下车,并将其行李从后备箱中扔到路上。她向记者证实,自己便是视频中的女乘客,在被拖下车的过程中脚踝受伤,最终一位好心车主将她带离高速路,但她也因为此事未能赶上飞机。她要求平台与司机赔偿机票费、医药费以及精神损失费。嘀嗒出行回应称,涉事司机已被永久封禁,平台正在核实处理中。

从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来看,嘀嗒出行面临的投诉问题较为严峻。截至2025年1月16日,嘀嗒出行已累计收到21835条投诉,其中21818条已得到回复,16803条已处理完毕,投诉处理完成率达到76.95%。在近三十天内,该平台又新增了415条投诉,其中398条已得到回复,58条已处理完毕,投诉处理率为13.97%。乘客们主要反映的问题包括司机拒载、违规拼单、绕路行驶以及费用纠纷等。同时,也有不少司机对嘀嗒出行提出投诉,主要集中在乘客不支付车费或高速费,而平台又不垫付的问题上。

嘀嗒出行作为顺风车业务的领军企业,曾凭借其轻资产模式和高利润率,在早期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自2024年6月上市以来,其股价和业务发展均未达到预期,公司频繁受到关于与司机关系松散、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的批评。此次司机高速开智驾后脱手、剪指甲、抽烟事件,再次暴露出嘀嗒出行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面对屡被投诉的单一顺风车业务,嘀嗒出行亟需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加强对司机的管理,以确保长期稳健发展。此次对涉事司机的封号处理,是平台对不当行为的一次回应,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仍是嘀嗒出行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0 阅读:0
科技王哥

科技王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