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芳:多档缴费,让医保体系筑牢健康防线

大河健康报 2025-01-17 12:00:57

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将于1月18日在郑州开幕,1月21日闭幕,大会正式会期4天。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1月17日开幕,1月20日闭幕,正式会期4天。

大河健康报推出“豫”你健康同行——聚焦2025河南省两会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梁露露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项惠民性政策,能有效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今年河南省两会,河南省人大代表、洛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艳芳带来了“关于针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设置多个缴费档次”的建议。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张艳芳说,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已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共济,23个省份已将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也就是说参保人可以把个人账户里的钱给父母等家庭成员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不少费用负担。而且医保保障范围显著拓展,不少好药、新药、救命药及高端诊疗技术在过去五年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张艳芳建议为居民医保设置多个缴费档次,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居民需求。

一是参保人可以结合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报销比例低或报销比例高所对应的缴费档次进行缴费,就医报销比例与参保缴费档次相结合。

二是建立连续缴费的激励机制。探索实行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年限累积制,提高参保人员的长期收益。比如对连续缴满一定年限的,住院报销可上浮一定的比例,如果缴费年限中断,则取消上浮的报销比例。

她提醒,对于医保,居民应树立正确的参保观念,“居民医保就像汽车保险,人们无法保证自己永远不出车祸,但必须确保不幸发生时,有保险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撑。”

据央视新闻公开的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诊疗84.2亿人次,平均每个人一年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2.47亿人次,年住院率为17.5%,即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年住一次医院。居民生病、生大病的概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低。之前脱贫攻坚期间,40%的贫困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也说明疾病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极大。

2022年我国居民医保参保人的次均住院费用为8129元,以报销比例70%计算,住一次院医保平均报销5690元;假如居民将2003年至2023年连续参保个人缴纳的保费进行储蓄,按年利率5%计算复利,到2023年本金和利息共3343.1元。也就是说,居民住一次院后医保报销的金额,就远超将连续20年个人总保费进行储蓄的收益。

“人们无法确保自己永远不生病,但必须确保在疾病来袭时,有资金用于治疗和康复。因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像咱老百姓的‘保命符’,参保是一项极为必要且明智的选择。”张艳芳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