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收到国内眉山友人手书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川眉山市古称眉州,位置在成都平原的西南部。
该市北接成都,南面是乐山,东邻内江和自贡,西接雅安,钟灵毓秀之地,美食之重镇。很多年前笔者出行眉山市,走马观花去过眉山报恩寺、东坡湖公园,还有洪雅县柳江镇的宋朝古镇,但更多让我了解眉山因为这里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出生地。
大文豪苏东坡的出生地▲
公元一0三六年,苏东坡在四川眉州出生,但他的祖上并不是四川人。
苏氏先祖是周朝开国功臣六卿之一的苏忿生,因封于苏,故姓苏。清朝之前并未有设立江苏省,而只有姑苏城,即今天的苏州,苏家的苏可能指的是姑苏一带。苏家代代为官,迁到四川眉州,是始于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苏味道,他是个不作为的官,但文章了得,为初唐“文章四友”之一。
初唐“文章四友”之一苏味道▲
在眉州长大的苏东坡,家境良好,由母亲程夫人亲自教导,专心读书学习。
眉州物产丰富,苏东坡在眉州的日子,家里衣食无忧,这对他日后成为美食大家颇有影响。成都平原出产优质猪肉,在眉州过年家家杀猪饮酒,是他童年的回忆,更是他日后在被贬的日子里的思乡情意结。苏东坡一生爱吃猪肉,也懂得烹调猪肉,“东坡肉”的做法和味道,兼备四川眉山及江南风味。
名满天下的“东坡肉”▲
四川平原沃野广阔,物产丰富,是自古的“天府之国”,为川菜提供优良的食材基础。
公元前五世纪,古蜀建都成都,因而得名。成都平原的菜式流派历史悠久,号称“一菜一味,百菜百味”。讲究色、香、味、形、器,常用的技法有超过百种,刀工细腻,厨师技术有严格的规定。成都平原的川菜着重制汤,有所谓“川戏离不了帮腔,川菜少不了好汤”,以汤提“鲜”、以汤出“形”,无论是微火慢吊的清汤,或者是急火沸煮的奶汤,不同的汤对烹调不同的菜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风格的川菜▲
联想几年前海南岛之行,从福山前往儋州海花岛的途中,一路是郁郁葱葱的椰树和胶园,颇似南洋景观。
车子进入儋州,不远处显眼的告示牌“东坡书院”四个大字,让大家眼前一亮!告示牌写明距离多少公里是东坡书院。我们向导游要求前往参观,但不在行程中,后来在慧姐领队与旅行社的协调下,终在回程中得偿所愿,欢欣不已。
“东坡书院”四个大字,让大家眼前一亮▲
东坡书院位于儋州中和镇。
这座建于北宋时期(公元1098年)900多年历史的东坡书院就在一片翠绿茂密的椰林环抱之中,虽已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经历朝历代的不断重修扩建,建筑仍保存完好,并有今日之规模。
东坡书院就在一片翠绿茂密的椰林环抱之中▲
我们下了车,进入公园景区,眼前是一片莲塘,粉红的莲花亭亭玉立,迎风招展。
莲塘的一角停着一排小舟供游人泛舟。继续往前行,右侧古色古香的“载酒亭”,这是纪念苏东坡仕途坎坷,前后三次被贬至黄州、惠州及儋州,却能旷达笑看荣辱得失,勇于面对生活种种磨难的崇高精神。
右侧古色古香的“载酒亭”▲
经过一道石桥,“东坡书院”四个显眼的大字映入眼帘。
我们在书院前拍了集体照后,进入书院大门,一位女讲解员已在此等候,准备为大家讲解。她指着前方古色古香的“载酒亭”,解释亭中的横匾“鱼鸟亲人”之意。
东坡书院内里▲
苏东坡63岁花甲之年被贬谪到当年海南蛮荒之地,却随遇而安,豁达开朗,视鱼鸟如自己的亲人。
载酒亭是当年苏东坡会友议事的场所。载酒亭的后方则是苏东坡讲学授课的场所“载酒堂”,载酒堂中央有彩塑,苏东坡坐在正中央讲学,好友黎子云及儿子苏过在两侧认真聆听。
东坡私塾▲
书院两侧分为西园和东园。
西园立着一尊苏东坡高大的铜像:头戴斗笠,脚穿木屐,右手书一卷,左手提长袍,颇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风姿。东园有一口井,乃当年苏东坡带领弟子一同挖掘,井水清澈清甜,源头活水,从未枯竭。
苏东坡高大的铜像▲
苏东坡被贬谪海南岛,兴学启迪民智,传播中原文化。
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东坡不幸海南幸!”除了办教育,带领弟子凿井取水,他眼见岛民以狩猎为生,不善耕种,粮食短缺,苏东坡特托友人从中原带来种子,教导人民耕种,并建设水利灌溉工程,以利农业生产。村民生病一味祈求神明保佑,苏东坡见此,亲自上山采药给病患治病。此外,苏东坡还协助调解民族纠纷,提出“咨尔汉黎,均是一民。”鼓励汉黎族人和睦共处,促进民族和谐。
东坡书院侧面▲
苏东坡虽身处逆境,但坦然面对命运的嘲弄。
他积极为当地人民谋福利,从文化教育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的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乐观积极,苦中作乐,在诗中写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当他回顾一生,把三次贬谪当作是自己一生的功名:“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坡书院怀贤亭▲
苏东坡在黄州惠州展开清湖工作,大事改善水利工程,在儋州的贡献就更不在话下。
我们在东坡院园林后面馆藏丰富的陈列馆,除了看到苏东坡本身的诗词墨宝,更看到历代名人对苏东坡景仰赞颂的众多碑文。
苏轼真迹——《苏轼致正辅提刑大夫书》▲
说点有趣的话题。好些古诗词,一不小心,就容易闹乌龙。
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火烧连环船的那个赤壁;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的那个赤壁,则位于黄州,距前者两百多公里。所以,苏轼在词里玩了个小心眼,加了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就跟而今的“网传”“据报”的免责用途差不多。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又如,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词里面固然是杭州西湖;而少时读书时曾长期认为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一词中“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写同一景致的意境不逊于苏轼,后来方知,欧阳修写的是安徽颍州西湖。
安徽颍州西湖▲
东坡在旅游代言领域,属于“顶流”。
苏老凭一己之力,将原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黄州赤壁,带到与赤壁古战场齐名,并称“文赤壁、武赤壁”,还带火了相隔千里的三个西湖。如今,国内实行“河湖长制”,每一处河湖,都有当地党政官员担任“河长”“湖长”,牵头生态环境保护。其实,八百多年前就出现了“湖长”,史上第一人正是苏东坡。
国内实行“河湖长制”▲
奉送这一头衔的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他游览惠州西湖后赋《惠州丰湖亦名西湖》诗一首:
“左瞰丰湖右瞰江,五峰出没水中央。峰头寺寺楼楼月,清杀东坡锦绣肠。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苏轼一生播迁十余地,打造的最大文旅IP即是西湖。杭州西湖自不必说,另外两处位于颍州和惠州,亦即“钱塘、汝颍、罗浮”。
惠州西湖景区▲
三者之间,杭州西湖当仁不让是“天花板”。
杭州有苏堤、孤山,惠州西湖也有。苏东坡本人也惯于用杭州当审美坐标。他写颍州西湖:“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写惠州西湖:“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湧金门外看”。三个西湖至今都仍以苏东坡作首席“代言人”,履行“湖长”角色。
杭州西湖晚景▲
一代文宗苏东坡,不但是伟大的诗人、古文家、教育家、父母官,更是激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在逆境中积极发光发热的生命勇士,他鼓舞着有志者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题领巾绝句》[ 宋 ] 苏轼
临池妙墨出元常,
弄玉娇姿笑柳娘。
吟看屡曾惊太傅,
断弦何必试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