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清代的都市布局,南苑在京城南部位置重要,占地面积广。根据《畿辅通志》记载,南苑的建设始于顺治年间,用作为狩猎场所。顺治皇帝非常重视骑射,认为这是八旗军队赖以立国的根本。因此,他时常驻跸南苑,甚至一年长驻不离,有时一住便是一整年。

清军入关之前,南苑就已成为清军的重要集结地。皇太极曾在广渠门外败给袁崇焕,后军队在南苑休整集结。此后,顺治亲临南苑,固守王朝根基。顺治皇帝在位的这十年间,常驻南苑,其军事功能可见一斑。除了八旗军队训练,南苑亦成为皇帝迎接凯旋、阅兵和会见少数民族领袖的重要场所。

进入康熙朝后,南苑的地位得到延续。康熙亲政后,多次驻跸南苑猎狩,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并在平定三藩时,频频在此开展军事活动。南苑因此成为康熙皇帝举行阅兵、接见少数民族领袖的优选地点。在清代前期,南苑的军事功能一直未曾动摇。虽然随着康熙中期畅春园兴建和国家大局较安稳,他对南苑的行幸次数逐渐减少,但其政治地位仍不容忽视。
康熙去世后,雍正皇帝即位。雍正性格沉静,不喜动可好修园,在其统治期间,南苑的存在感变得相对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建造中的圆明园,成为新的皇家所在地。乾隆皇帝对祖先骑射精神的提倡使他对南苑又重注目。特别在放飞狩猎活动中,他有意维持南苑作为重要狩猎场的传统地位。南苑重现活力,一年一度的皇家狩猎成了常规,这充分证明了它在乾隆年间所蕴含的战略意义。

进入晚清时,尽管南苑痕迹难现,但因为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它从未被完全遗忘过。即便是慈禧太后再建颐和园之举,西郊皇家园林布局得到延续,但南苑依旧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发挥其作用。皇家园林和它们的历史命运,不仅仅是风景和园林价值,而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军事与文化的承载。
南苑,这昔日的皇家狩猎场,无论时间变迁,始终以其独特的姿态,勾画出清王朝那段令人神往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