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满人最后的血勇!甲午战争辽东会战,清朝如何丢掉龙兴之地

冬日飘雪未觉 2024-12-09 18:31:02

世人皆知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如山倒,但谁又能想到,在这场战争中,关外的满人将领曾让日军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在那个寒冬,当日军满怀信心地跨过鸭绿江,准备攻占清朝的龙兴之地时,一支由满洲骑兵组成的军队,却让他们在辽东的冰天雪地中寸步难行。这支军队的主帅,正是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他用游击战术,将日军诱入茫茫雪原,让他们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苦不堪言。那么,这位来自关外的满人将领,是如何在短短几个月内,让日军在辽东腹地寸步难行的?这场发生在清朝龙兴之地的生死决战,又为何最终以失败告终?

一、鸭绿江防线的崩溃

1894年深秋,辽东大地已经开始飘雪。在鸭绿江防线上,清军将领宋庆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援军的到来。此时的他已经74岁高龄,却被朝廷派来统领前敌各军。

就在一个月前,平壤城内传来的一声炮响,宣告了清军在朝鲜战场的溃败。这个噩耗传到北京城后,慈禧太后立即下旨,命令四川提督宋庆率毅军5营,铭军提督刘盛休率12营前往鸭绿江布防。

可是当宋庆带着援军赶到九连城时,眼前的景象让这位老将军大为震惊。九连城作为清朝在鸭绿江北岸的重镇,城墙竟然破败不堪,防御工事更是几乎等于零。而此时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在了江对岸的义州。

"必须立即修筑工事!"宋庆当即下令,并亲自在虎山选址。虎山位于鸭绿江边,海拔虽然只有147米,但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对岸的朝鲜边界。

然而,就在清军仓促构筑防线的时候,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宋庆发现,自己这个"统帅"竟然无法统帅所有部队。除了自己的毅军和一部分淮军外,其他将领根本不听他的调遣。

最让宋庆头疼的是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的态度。这位满人将领带着12营镇边军赶到后,直接在安平口以东自行设防,根本不理会宋庆的统一部署。

10月23日夜,日军山县有朋的突袭来得比预想中更快。当晚,日军工兵冒着刺骨的寒风,悄悄游到江北岸架设浮桥。由于清军各部互不统属,哨探发现敌情后也没有及时通报,以至于天亮时日军已经在江面上架起了多座浮桥。

"轰!"清晨6时,虎山阵地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日军第3师团的炮火率先开始轰击。虎山守将马金叙立即组织部队反击,但面对日军居高临下的火力覆盖,清军很快就伤亡惨重。

宋庆闻讯赶来,连忙调聂士成部增援。可是当聂士成的援军赶到时,日军已经从东面包抄上了虎山。更糟糕的是,此时安平口方向又传来噩耗:日军第18联队已经突破了倭恒额部的防线。

仅仅一天时间,清军苦心经营的鸭绿江防线就被撕开了一道巨大的缺口。更令人担忧的是,大量军需物资都集中在九连城,一旦九连城失守,不仅会给日军提供充足补给,更会威胁到通往奉天的要道。

10月26日拂晓,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虎山上时,日军的炮声再次响起。这一次,炮火对准的是九连城。然而,当炮击持续半小时后,城内却毫无反应。原来,清军已经在前一天夜里悄然撤离。

当日军占领九连城后,他们惊喜地发现:仅仅用了几天时间,他们就得到了74门火炮、4400支步枪和400万发子弹,以及足够供给一个师团近一个月的粮食。

二、摩天岭保卫战

在九连城失守后,摩天岭成为了清军最后的屏障。这片平均海拔600米的山地,不仅山势陡峭,更有着错综复杂的山路网络。聂士成站在山顶,远眺山下的曲折小径,当即决定在此处设下防线。

从山麓到山顶,直线距离就超过20公里。整个山区只有一条可以直通辽阳的主干道,其他小路虽然也能通往辽阳,但需要在山地中迂回数日。对于不熟悉地形的日军来说,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迷宫。

聂士成深知此处的重要性,立即着手部署防御工事。他让士兵们沿着山路每隔百步就设置一处岗哨,在关键路口布置火炮。同时,他还在密林中开辟了多条隐蔽通道,方便各部队之间互相支援。

11月15日,日军第5旅团首次对摩天岭发起进攻。他们先是派出斥候侦查地形,随后一个中队的士兵试图从东面的山坡潜行上山。但他们刚爬到半山腰,就遭到了清军的伏击。密集的火力打得日军根本无法抬头,最后只得撤退。

三天后,日军改变策略,分成数路同时进攻。这一次他们投入了一个联队的兵力,并配备了山炮。然而,当他们爬到半山腰时,突然发现四面八方都传来枪声。原来聂士成早就料到日军会分兵进攻,提前在各个山头都布置了火力点。

经过一天的激战,日军再次铩羽而归。这次失败让他们意识到,在这种地形下强攻是很难奏效的。于是他们改变战术,准备从东西两侧迂回包抄。

但聂士成也不是好对付的。他在得知日军的意图后,立即调整了防御部署。白天,他命令士兵们在山上大肆敲锣打鼓,制造声势。到了晚上,则派出小股部队,专门袭击日军的辎重队和粮草。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日军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他们的军马无法适应零下的严寒,一批批冻死在山谷中。士兵们穿着单薄的军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清军则早有准备,不仅军服御寒,连战马也都是耐寒的蒙古马。

最让日军头疼的是,每当他们想要撤退时,清军就会突然发动猛攻。如果他们决定反击,清军又会迅速撤入山林,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这样,日军被牢牢地钉在了摩天岭下,既无法前进,也不敢轻易后撤。

天气越来越冷,日军的伤亡也越来越大。据统计,仅仅因为冻伤就失去战斗力的士兵就超过了500人。最终,日军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摩天岭的进攻。这是甲午战争以来,日军首次在一处阵地上连续失利。而摩天岭,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辽东的天险"。

当摩天岭的枪声暂时平息时,战事的天平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倾斜。在辽东的西线,一场更大规模的会战即将拉开序幕。

三、赛马集游击战

世人都说清军在甲午战争中节节败退,却鲜有人知在辽东的赛马集,一位满洲将领曾让日军吃尽了苦头。这位将领就是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

当日军攻占九连城后,依克唐阿并没有像其他清军将领那样一味撤退,而是选择在赛马集布下一个巧妙的陷阱。赛马集地处凤凰城北面,是通往兴京的必经之路。这里不仅有平坦的官道,更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起伏的丘陵地带。

依克唐阿深谙满洲游牧民族的传统战法。他一到赛马集,就立即派出寿山在当地招募了3营"敌忾军"。这支部队全部由当地的满洲猎手组成,个个都是深山老林里的好手。

11月27日,立见尚文率领日军第10旅团向赛马集进发。他将部队分成了四队:前队由步兵第12联队长友安治延领导,中队由步兵第1大队富田春壁指挥,后队则是他自己率领的步兵第2、3大队,最后是辎重队。

日军显然低估了满洲骑兵的战斗力。就在他们行进到赛马集南部时,依克唐阿的第一个陷阱开始发挥作用。走在最后的辎重队突然遭到了猛烈的攻击,等日军增援赶到时,满洲骑兵却早已消失在密林中。

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让日军疲于奔命。每当他们调动主力追击时,依克唐阿就会带着骑兵撤退。当日军因为疲惫而停下休整时,满洲骑兵又会突然从另一个方向发起进攻。

更让日军头疼的是,他们的战马根本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寒冷的天气让许多军马冻死,而满洲骑兵的蒙古马却像是在自家后院撒欢一般,在险峻的山路上健步如飞。

依克唐阿还善用地形作战。他命令部下在各个隐蔽处布置了暗哨,一旦发现日军的踪迹,就用特制的哨声传递信息。这些哨声与山林中的鸟鸣极为相似,日军根本分辨不出。

在一次伏击中,依克唐阿故意让部队在日军面前"溃退",引诱日军追击。当日军追入一处山谷时,早已埋伏好的满洲骑兵突然从两侧杀出。日军虽然仓促应战,但在临近傍晚时却发现四周的山头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营火。

这些营火让日军以为清军得到了大量增援,立即调转方向撤退。实际上,那些营火大部分都是依克唐阿命人故意点燃的疑兵之计。

就这样,依克唐阿带着不到5000人的部队,愣是将日军一个完整的旅团拖在了赛马集地区近半个月之久。期间,日军不仅损失了大量军马和物资,更有数百名士兵因严寒而失去战斗力。

最终,立见尚文不得不在12月7日下令撤回凤凰城。这是日军在辽东战场上首次主动撤退,也是他们在战场上遭遇的最大挫折之一。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意想不到的军令从北京传来,这道军令不仅打断了依克唐阿的战术部署,更改变了整个辽东战场的走向。

四、东西两线的战局演变

就在依克唐阿在赛马集打得风生水起时,辽东战场的西线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海城失守了。这个位于辽阳西南方的重镇,是通往盛京的另一道门户。

海城的失陷让李鸿章坐不住了。他立即电令聂士成从摩天岭抽调兵力,与宋庆部一起对海城发动南北夹击。这道命令一出,立即在清军高层引发了激烈争议。

盛京将军裕禄第一个表示反对。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指出:摩天岭是辽阳的东大门,一旦抽调兵力,日军必然趁虚而入。届时不仅摩天岭难保,就连辽阳也会岌岌可危。

裕禄的担忧不无道理。辽阳作为盛京南部的屏障,自努尔哈赤时代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不仅有通往盛京的大道,更有着丰富的粮草供给。一旦辽阳失守,日军就能直逼盛京城下。

争议最终惊动了光绪帝。12月27日,一道特旨传到前线:命聂士成部严守摩天岭,不得轻动。然而,朝廷却又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调派依克唐阿离开赛马集,前往海城战线增援。

此时的日军也在调整战略。山县有朋意识到,如果要攻占盛京,必须先拿下辽阳。而要攻打辽阳,就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东线突破摩天岭,二是从西线攻占海城后北上。

在反复权衡后,山县有朋决定采取东西两线同时进攻的策略。他命令东线的第5师团继续对摩天岭施压,而西线的第3师团则从海城向辽阳推进。

这个战略很快显现出效果。虽然在东线,聂士成依然牢牢守住了摩天岭,但西线的局势却急转直下。没有了依克唐阿的游击骚扰,日军的补给线变得畅通无阻。大批的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从海城运往前线。

同时,日军还在海城修建了临时医院和马厩,这让他们的伤病员和军马都得到了妥善照料。反观清军这边,因为补给不足,士兵们只能靠当地百姓接济充饥。

更糟糕的是,清军的各部之间依然缺乏统一指挥。宋庆虽然名义上是前敌总指挥,但他的命令经常得不到其他将领的响应。有时甚至出现了同一地区的清军部队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

就在清军内部出现分歧之时,日军的攻势却越来越猛烈。他们采取了一种新的战术:白天以炮火轰击清军阵地,夜间则派出小股部队骚扰。这种持续不断的消耗战术,让本就疲惫不堪的清军更加难以支撑。

转机出现在1894年12月末。严寒的天气让日军的进攻节奏不得不放缓。山县有朋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继续强攻,可能会让部队损失惨重。于是,他下令部队暂时转入防御态势。

这个决定给了清军一个喘息的机会。然而,朝廷却在此时做出了一个会改变整个战局的决定:命令清军主动出击,收复失地。

五、最后的血战

朝廷的反攻命令来得十分突然。此时的清军主力被分散在摩天岭和海城两线,兵力本就捉襟见肘,却被要求对凤凰城发起进攻。依克唐阿和聂士成不得不匆忙制定作战计划。

两位将领商议后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依克唐阿和聂士成率主力沿大路正面进攻,同时派出永山、寿山两位将领率偏师从赛马集出发,走山区小路包抄凤凰城。他们约定12月12日一起对凤凰城发起总攻。

然而,战场上瞬息万变。12月9日上午10时,清军主力在南下途中意外遭遇了立见尚文的部队。原来日军也在筹划着重新夺取连山关,两军在草河口南的樊家台不期而遇。

这场意外的遭遇战,打乱了清军的全盘计划。日军的前锋部队首先发现了清军的骑兵侦察队,随即展开攻击。清军骑兵且战且退,但在撤退过程中造成了后续部队无法及时展开阵型。

更要命的是,立见尚文立即抓住战机,命令炮兵抢占了附近的制高点。日军的山炮很快架设完毕,开始对清军阵地进行猛烈轰击。清军虽然奋力反击,但在居高临下的炮火打击下,伤亡不断加大。

战斗持续到下午4时,清军的阵地终于被突破。聂士成不得不率部撤回摩天岭,依克唐阿则退往草河口。一场精心策划的反攻,就这样在还未真正开始前就宣告失败。

另一路的偏师命运更为悲惨。由于主力遭遇战失利的消息未能及时传达,永山、寿山率领的部队仍按原计划向凤凰城进发。12月12日夜,他们抵达了叆河东岸,准备等待主力抵达后再发起总攻。

然而等来的不是援军,而是日军的夜袭。原来日军早已发现了这支偏师,却故意装作不知,布下了一个口袋阵。当清军被围困在叆河边时,日军才发起突然袭击。

在这场激烈的遭遇战中,年仅27岁的永山壮烈殉国。这位出身八旗汉军正白旗的年轻将领,是明末名将袁崇焕的后人。他的牺牲,不仅让清军损失了一员悍将,更严重打击了军心。

此后,清军全线陷入被动。日军趁势反扑,不仅巩固了在海城的防线,更开始谋划向辽阳推进。虽然在摩天岭,聂士成依然死守不退,但清军在辽东的整体态势已经岌岌可危。

就这样,随着寒冬愈发深重,当年发生在朝鲜平壤的那声炮响,最终还是在清朝的龙兴之地回荡开来。

0 阅读:153

冬日飘雪未觉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