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人是舜分北三苗的共工氏(第1到第5章)

翁卫和说古史 2024-07-03 15:12:37

红山遗址考古报告:帝舜分北三苗之一的共工氏

一、颛顼帝子图腾玉猪龙

作者:翁卫和

颛顼帝与玉猪龙的考古谜题

红山遗址出土的玉器“玉猪龙”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名称和解释。这些解释因缺乏确凿的传承依据和背景支持,多为猜测:

1. 玉猪龙:因其鼻子、背鬃像猪,身体像龙,且由玉制成而得名。其用途众说纷纭,有求雨、助产、避灾、权标和宗教礼器等猜测。

2. 玉熊:被认为是古人的熊图腾。

3. 早期胚胎:有人认为其形象类似动物或人类胚胎。

4. 华夏第一玉龙:直接封为“华夏第一玉龙”。

这些解释都缺乏明确的背景支持,使得其真实用途和象征意义一直成谜。

我的猜测

我猜测“玉猪龙”是大中华文明“五帝”古史系统中的第五帝——颛顼的图腾形象。生活在红山的先民是颛顼“北发”的后裔,其根在南之“北户”之地。这种玉器既是颛顼帝的图腾形象,也是“五帝”文明的产物。

鱼妇与颛顼的传说

“华夏第一龙”的形制原型来自“鱼妇”,它也是礼器“璜”的变体。“鱼妇”是颛顼死后的化身。

古籍记载

《山海经》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这一记载描述了颛顼帝死而复生的故事,后裔以此纪念其不朽。

鱼妇的解释

鱼妇即海豚(或河豚)。豚、豕皆为“猪”的意思,故海豚有多种名称如海猪、海猪仔、鱼母、鱼妇、鱼兽和鱼狸。古人最多称其为“海中之猪”。

海豚的特性与传说

• 合伙围鱼群,给渔人提供捕鱼信息。

• 追随船只,乘浪前行。

• 跃水腾空。

• 母海猪环伺保护新生儿。

• (传说)救人于海中。

• 可驯养其进行捕鱼。

海豚生活在内海及江河入海口,内陆河流也可见其踪迹。海豚的大脑重量超过人类,被视为聪明、善良、狡猾、凶猛且富有爱心的动物。

鱼妇的神性

古人视海豚(鱼妇)为“神”:

• 冬神庙中的冬神图腾。

• 雨神之一。

• 江、河、海的水神。

红山遗址的图腾意义

红山遗址的“鱼妇”图腾,纪念帝颛顼死后复生的故事,是由帝“猪”图腾演化为“海猪”图腾,象征永恒不朽的精神寄托。这也是颛顼后裔从南海到北山,所表现的民族追念和返归故土的情怀。

这只是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红山遗址考古报告:舜分北三苗之一的共工氏

二、红山文化的源头

作者:翁卫和

颛顼氏与共工氏

颛顼氏的一个不“才”子后裔在西南地区生活,他们穿着猪毛织成的衣物,性格狠恶、好逸恶劳、贪睡、积蓄财物而不舍得用,常夺人谷物,被称为“穷奇”。这个部族善于工艺,被尧帝时的讙兜推荐为共工,即主理百工之官。尧认为其行违常,终必穷极,未任其为共工。舜巡行发现其行为不妥,建议尧帝将共工流放到幽陵,以改变北狄之地。

共工的流放

《尚书》、《孟子》、《大载礼记》中记载,共工被流放到幽州,古称幽都、幽陵。幽州北部多为水中利居之地,北称幽,南称明,北阴气所聚,万象幽暗,故曰“幽都”。

《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括地志》记载:“故龙城在檀州燕乐县界,传说舜流共工于幽州,居此城。”

古传穷奇

古传穷奇形如恶兽,状似虎,有翼能飞,离巢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为“穷奇兽”。西南有穷奇河及穷奇兽遗物。

红山文化的源头

红山文化遗址上的先民是从南方“北”迁的颛顼氏后裔,古称“北山戎”,史称“北发”。红山文化先人的特点包括:

1. 无文字:以语言为约,有马但不作乘具,牛羊少,以养猪为主,食其肉,衣其皮,织猪毛为布。冬涂豕膏(猪油膏)御风寒,死者当日葬于野,交木作小椁,杀猪积其上。

2. 穴居:土地极寒,常为穴居,深为贵,尊者之家需连接九梯。考古发掘需深挖。

3. 夏巢冬穴:夏裸袒,以尺布蔽前后;冬穿麻布、貂皮、猪皮、猪毛衣,涂猪油膏,藏于地下,俗皆编发。

4. 居深山穷谷:路险阻,车马不通,东临大海,北极弱水,乘船。

5. 勇猛善射:种谷虽少,多勇力,处山险要,箭发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枯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制造皮骨之甲,民少哀无忧,以乐为上。

6. 五谷、麻布、赤玉:出赤玉,爱貂,无国君,部落分散山林之间,各有大人作首领。

7. 葬礼简陋:父母死,男子不哭,哭者不壮。嫁娶时,男以毛羽插女头,女接受即持羽归,再致礼聘。妇贞女淫,贵壮贱老。

8. 生活习惯:民臭秽不洁,猪圈、厕建宅中,圜居。无盐铁,烧木作灰灌汁食。无井灶,作瓦鬲,受食量大,以四升为量。坐则箕踞,常以足挟肉而啖之。得冻肉坐其上令暖。

9. 精工巧作:共工后裔,精制玉器、弓镞,祖先崇拜、图腾崇拜、万物有灵为宗教信仰。

红山文化的考古发现

红山遗址发现大量遗迹、遗物,如积石冢群、祭坛、祭舍等。墓堆玉而葬,有猪、龟、鸟、蝉、鱼、鹰等动物器物,随葬猪下颌骨、猪头骨、猪獠牙等。

红山遗址以猪灵崇拜为主流,以“猪图腾”作为生殖崇拜核心。

《易经》:“坎为水”,也是猪,为正北方之卦,万物所终。水是五行之“中”,冬为“中”,冬是“终”。亥时“中”/“冬”——生殖秩序为夜间九点到十一点即亥时。

《说文》:“亥从二,一人男,一人女也。”象征交配繁殖后代的猪,豕与亥通。

结论

红山遗址是颛顼后裔居地,即“舜流共工”之地。

这只是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红山遗址考古报告:舜分北三苗之一的共工氏

三、猪生仔、猪仔图腾化为海猪子(猪龙)

作者:翁卫和

红山文化的核心思想

红山文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颛顼帝后人对祖先的崇拜、对辉煌过往的自豪感,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这种思想通过图腾和文化传承表现出来。

追根溯源——对祖先的崇拜

颛顼帝后裔追溯其祖先的历史和崇拜对象:

• 祖帝·颛顼

• 颛顼父·韩流

• 根源于“黄帝”一脉

辉煌的传承——弘扬帝祖·颛顼“王天下”之辉煌

韩流(颛顼的父亲)因养猪而“发家致富”,因此当时的人们崇拜猪。颛顼继承了父业,通过养猪致富并得以称王,因此猪成为其图腾之一,自此“猪”崇拜开始盛行。

思念故土——流“北”之民对“南”土的思念之情

居住在“北”地的颛顼后裔对遥远的“南”土念念不忘。他们希望死后的灵魂能变成“海猪”(海豚或海猪仔),通过茫茫海域重回故里。

颛顼的图腾、溯源、关系及演化过程

《山海经·海内经》——《韩流生帝颛顼》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从《山海经》中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在西南方流沙的东边、黑水河的西边,有一个以猪为主要经济体的国家,称为“有彘国”,即“颛顼国”。

“颛顼国”的由来

黄帝娶妻名嫘祖,生昌意。昌意被贬居若水旁,建立方国。昌意生子韩流,韩流娶淖子阿女(浊山氏之子昌仆)生帝颛顼。韩流始建“有彘国”,其图腾形象为猪头。这也解释了为何后世以“猪头”为祭品进行祭祀。

注:历史构建的规则是以“帝”世系为主(核心),不出名之人不累建。颛顼因其“帝”身份(“五帝”之一)被广载,而其父韩流则少见于史。

韩流的图腾形象

• 头拔长,有长咽

• 瑟重、谨厚、勤动的耳朵

• 人面

• 长猪嘴

• 麒麟身

• 圆如车轮的屁股,行走两肢交叉

• 猪一样的脚趾

颛顼王天下后,也以“猪图腾”作为其宗教图腾。

红山遗址的文化意义

红山遗址的“猪生仔、猪仔图腾”象征着颛顼后裔对祖先的崇拜和对故土的思念,这种图腾演化为“海猪”(海豚),寄托了他们对重归故土的期望。

这只是系列文章的第三部分,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红山遗址考古报告:舜分北三苗之一的共工氏

四、颛顼帝母昌仆

作者:翁卫和

“青山绿水”与红山文化

宋代释普济在《五灯会元》中写道: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师曰:青山绿水。

曰:见后如何?

师曰:绿水青山。

“青山绿水”泛指美好山河,细指山水的颜色。红山先民早在几千年前就已明确什么是“绿水”。

红山文化的女神庙

1984年10月,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女神庙。庙的主室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泥塑女神头像,头像高22.5厘米,与真人大小相同。最特别的是,女神的眼珠是用晶莹碧绿的圆玉片镶嵌而成。

红山女神与颛顼帝母昌仆

红山古人是颛顼帝的“北发”后裔,那么红山女神究竟是谁呢?她是颛顼帝的母亲——昌仆。

证据与推论

依据一:古籍记载

《大戴礼帝系》、《帝王世纪》、《山海经》记载:昌意(韩流)娶浊山氏子昌仆为妻,感“瑶光之星、贯月如虹”生颛顼。

古籍的记载有时并不完整,人物关系可能有所省略或跳跃。例如,有的记载为“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而有的则载成“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等。

颛顼居“玄宫”,即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古人说其以水德为帝,故又称“玄帝”。玄指不白不黑,如同水色,即后人所形容的“绿水”。

依据二:女神像的眼睛

红山女神的眼睛用晶莹碧绿的圆玉片镶嵌而成,玉片之色即为“玄色”。颛顼后人特意将女神像的眼部特征塑造成“绿水”的效果,是为了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子(颛顼)为“水”帝,则母为“水”母。如此相互呼应,是颛顼后人的精心安排。

依据三:南方人的特点

红山古人是由南方迁移而来,那么颛顼母一定是南方之人,而出土的红山女神也符合南方人的特点。

南方,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之,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眦,窍通于耳,血脉属焉,赤色主心,早壮商夭。

红山女神像颛顼母·昌仆具南方人之征貌,虽然出土的只有头部特征,但也足以表明其南方妇人之貌:

1. 高颧骨、浅眼窝、飞扬眉、杏核眼、吊角目(即古人所形容的“决眦”),薄唇抿嘴及大口,是南方妇人之相。

2. 低鼻梁、蒜头鼻,则是赤道地带女人的特貌。

3. 大耳有轮,南方人窍通于耳,血脉属焉。

4. 头上戴着粗布带,是南方老妇人之传俗。

5. 女神面上有红涂遗迹,也是南方妇人粉饰之传俗。

结论

红山女神实为红山先祖·颛顼帝的母亲。红山人塑此雕像,放置于宗庙或神台,既表达对祖先、生殖等宗教信仰的崇拜,又是“追宗认祖”的延续,同时也是传承人类思想的记录,故其可称为文明的一部分。

这只是系列文章的第四部分,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红山遗址考古报告:舜分北三苗之一的共工氏

五、红山人干旱求雨的法宝“马蹄形玉器”

作者:翁卫和

遗物简介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一种典型的玉器,因其外观形似马蹄而得名“马蹄形玉器”。这种玉器呈扁圆筒状,一端为平口,另一端为斜口,平口两侧各有一小孔(也有无孔的);斜口外敞,制作该器采用的是管钻法,相当费时费工。

关于用途的猜测

对于“马蹄形玉器”的用途,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推测:

1. 护臂器:佩戴在手臂上起保护作用。

2. 束发器:出土时常见其置于入葬者的头骨之下。

3. 乐器:出土于人骨架的胸前部位,推测为祭祀用的乐器。

4. 通天器:认为该器上下贯通,是古人用来与天、地、神联系沟通的工具。

5. 身份象征:与良渚文化的玉琮相同,具备琮的功能与作用,代表墓主的身份、地位和等级。

功用排除

我认为以上推测都不属实,具体分析如下:

护臂器

以器物的大小和形状,戴不进手,不适合作为护臂。护臂器通常设计为“镯形”,方便佩戴和防护,“马蹄形”器不具备这些特点。

束发器

传统束发器由发箍和发簪两部分组成,而马蹄形器与之不符,无法操作便利地固定头发。

其它用途

乐器、通天器、玉冕等推测,难以将其来龙去脉一一还原,并且解释合理。

拨云见日

考古发现的“马蹄形玉器”均以独件形式出现,无法通过实在的关联印证其功用。近期发现的组合玉件,如“拨云见日”,将诸多猜疑排除:一件具有女性特征的玉跪人,双手扶持高举于头顶的“马蹄形”器,精雕细琢,形态逼真,含义分明,排除了护臂、束发、乐器等功用。

器物解析

此类“马蹄形”器的真实名称为“姆伯法器”(罩捉“雷公”所用)。其原型来自于古时养鸡常用的“鸡罩”。

鸡罩

鸡罩,俗称罩罗、罩笼,是捕鸡用的竹笼;为圆筒形,无顶无底,一头大一头小,小的一头有两孔,拴绳后可用于拎挂。鸡罩既可平方于地,也可闲时挂起。罩鸡时,大口(斜口)朝下,能将鸡轻易扣拢于罩下,从上方倾斜的小口把鸡从罩中捉出也很便利。

古史有录

三国魏·曹植《孟车篇》:“驰罩出凤雏。”

南方更古老的经书则记载,远古战神“布伯”之妻——姆伯用“鸡罩”捉取“雷公”。古人认为雷公形若鸡样,是天之神,管理雨水,故捉“鸡样”之雷公,即用捉鸡之罩。

法器的“前情”与“后续”

有了“姆伯”成功捉住“雷公”的先例,古人在祭祀雨神雷公时,往往会亮出该法器,以警示雨神听从人类祭雨女巫的命令和安排。这是古人幻想改变自然的一种憧憬,也是古人朴素的宗教信仰。

红山文化中的求雨信仰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马蹄形玉器”,便是姆伯法器的传承。红山地区少雨多旱,姆伯法器主要用于求雨,是威胁“雷神”的用具。红山遗址的先民希望死者有此法器傍身,能安眠于地下,过着“风调雨顺”的日子。这也是法器出现在墓中不同位置的原因。

这只是系列文章的第五部分,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0 阅读:0

翁卫和说古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