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请假6天回家,朱元璋批准了,第7天上朝时他却说:杀了他

强强看历史故事 2024-11-20 09:38:48

标题:大臣请假6天回家,朱元璋批准了,第7天上朝时他却说:杀了他

引言:

洪武年间,朱元璋对朝中大臣的管理极为严苛。一日,右正言周衡向皇帝请了6天假期回乡祭祖,朱元璋准了。谁知第7天上朝时,朱元璋却突然对群臣说:"杀了他!"群臣大惊,这位平日谏言正直的大臣怎么会突然遭此厄运?要知道,在此之前,周衡可是因直言敢谏而深得皇帝赏识的能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对这位得力臣子痛下杀手?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周衡其人

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春闱考试上,一位来自江苏无锡的青年考生引起了考官们的注意。这位名叫周衡的考生文章立意新颖,笔锋犀利,特别是在策论方面,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考试结束后,周衡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举人。

举人及第后的周衡并未就此止步。他积极参加朝廷举办的各类考试,在一次殿试中,面对朱元璋的提问,周衡对当时吏治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官员考核要从实际治理能力出发,不能只看表面的政绩。这番言论恰好说到了朱元璋心坎上。

朱元璋对周衡的才能颇为赏识,破格将他任命为右正言。右正言是明初设立的谏官职位,位列正七品,主要职责是向皇帝进谏。在明初的政治体制中,这个职位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能够直接面对天子进言。

上任伊始,周衡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当时朝中有位权贵之子仗势欺人,殴打平民,周衡得知后立即上书弹劾。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因为那位权贵与朱元璋关系匪浅。但周衡却坚持秉公执法,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朱元璋看到奏折后,不但没有怪罪周衡,反而严惩了那位权贵之子。

此事之后,周衡在朝中逐渐站稳脚跟。他善于观察民情,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疾苦。一次,他发现江南地区有些官员勾结地主,在收取赋税时中饱私囊。周衡立即整理证据,写成详细奏章上呈朱元璋。这份奏章不但揭露了具体案件,还分析了官员贪腐的制度根源,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朱元璋看完奏章后甚为重视,立即派出锦衣卫前往江南调查。调查结果与周衡的奏报分毫不差。朱元璋当即下令严惩相关官员,并采纳了周衡提出的部分建议,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管。

在此后的几年里,周衡多次就朝廷政务提出建议。他提出的意见大多切中要害,即使有些建议与朱元璋的想法相左,也都言之有据、条理分明。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让他在朝中逐渐有了"直言敢谏"的美名。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朝廷讨论军费开支问题时,大多数官员都主张增加赋税。唯有周衡提出应该先清查军中冗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这个建议虽然得罪了一些武将,但最终被朱元璋采纳,为朝廷节省了大量开支。

到了洪武二十年(1387年),周衡已经成为朝中少有的敢说实话的谏官。每逢朝会,但凡涉及民生大事,他必定据理力争,从不顾忌得罪权贵。这种性格特点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但也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二、突如其来的请假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深秋,一场秋雨过后的早朝上,周衡向朱元璋递交了一份请假奏折。奏折中写道,家中老父病重,需要回乡探视,请求准假六日。这份请假奏折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议论,因为在当时,朝廷官员请假是一件极为慎重的事情。

在明初的官场制度中,官员请假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根据洪武年间颁布的《大明律》规定,朝廷命官若无重大事由,不得擅离职守。即便是因为父母病重等特殊情况,也需要层层审批,并且要有确切的证明。

周衡这次请假,按照常理来说并无不妥。他的父亲确实年事已高,而且他已经三年未曾回乡。但是细究其中细节,却有几处值得玩味之处。首先,周衡选择在这个时节请假。当时正值朝廷准备颁布新的税制改革方案,作为右正言的周衡本应参与其中。其次,他请假的时间恰好是六天,这个时间长度既不是短期探亲,也不是长期侍疾,显得颇为特殊。

朱元璋在看过奏折后,出人意料地很快就批准了周衡的请假申请。这一决定让在场的大臣们感到些许诧异,要知道朱元璋平日里对官员请假都是严加审查的。就在前不久,另一位官员因父亲病重请假,朱元璋还派人实地查访后才准假。而这次对周衡的请求,却似乎格外开恩。

获准之后,周衡立即启程返乡。据当时的驿站记录显示,他走得很急,甚至没有按照惯例向同僚告别。他乘坐的马车从应天府(今南京)出发,一路向东,经过常州,最终抵达无锡老家。

在周衡离京期间,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江西布政使司送来密报,称发现了一处私铸铜钱的窝点。这本是一件寻常的案件,但调查显示,这个窝点的幕后主使居然与朝中某些官员有关联。朱元璋立即下令锦衣卫秘密调查此事。

六天时间很快过去。按照请假的约定,第七天清晨,周衡准时出现在了金陵皇城的朝堂之上。他的容貌仪表与离京时并无二致,衣着整齐,举止得体。朝会开始后,他按照惯例站在御座右侧的谏官位置上。

就在众人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早朝时,情况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朱元璋在听取完几位大臣的奏报后,突然将目光转向了周衡。在一片肃穆的朝堂气氛中,朱元璋开口说出了那句让在场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话:"杀了他!"

这句话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死寂。群臣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一幕,有些人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但紧接着,锦衣卫已经快步上前,将周衡控制住。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显然是早有准备。而周衡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显得异常平静,仿佛对此早有预料。

就这样,这位曾经因直言敢谏而受到赏识的右正言,在请假归来的第一天,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拿下。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还要从这六天假期说起。

三、六天假期之谜

周衡离京的这六天,表面上是回乡探亲,实则暗藏玄机。根据锦衣卫后来的调查报告显示,周衡的行踪远非表面那般简单。从应天府出发的第一天,他确实按照正常路线前往无锡老家。但在经过常州时,他的行程出现了第一个可疑之处。

据常州驿站的记录,周衡在此停留了将近半日之久。期间,他与一位自称是江南布商的商人秘密会面。这位商人的真实身份后来被证实是江西私铸铜钱案的关键人物。两人在驿站的偏僻处长谈,随后便分道扬镳。

到达无锡后,周衡并未直接回到家中探视父亲。他先是来到城南的一处茶馆,在那里与三位身份不明的人物进行了密谈。据邻近商贩描述,这次谈话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期间还有人递交了一些文书。

更令人生疑的是,当地衙门的记录显示,周衡的父亲当时并非卧病在床,而是正常出入农田,身体硬朗。这与周衡请假时所述的理由完全不符。在家中逗留期间,周衡频繁出入城中各处,与多名商人来往密切。

第四天,周衡突然离开无锡,转道前往苏州。按理说,这次行程与探亲毫无关联。在苏州,他入住了城西的一家客栈,当晚便有十余人先后到访。根据锦衣卫的调查,这些人大多与江南地区的私铸铜钱案有牵连。

苏州之行的第二天,也就是请假期间的第五天,周衡收到了一封密信。送信的是一位普通的脚夫,但信的内容却与朝廷正在调查的案件直接相关。这封信详细记载了私铸铜钱的窝点分布,以及参与其中的官员名单。

就在周衡准备离开苏州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一位年轻的商人闯入他的住处,声称要揭发一些重要事情。但不到片刻,这名商人就突然倒地身亡。验尸发现,此人是中毒而死。这起命案虽然很快被地方官府定性为意外,但其中的疑点重重。

第六天,周衡匆匆赶回应天府。回程路上,他走的是一条偏僻的小路,避开了主要驿站。途中,他还在一处废弃的庙宇中与人秘密会面。这次会面的对象,后来被证实是江西布政使司的一名官员。

而就在周衡离京的这六天里,朱元璋派出的锦衣卫一直在暗中跟踪。他们记录下了周衡的每一个行踪,每一次会面,甚至连他路途中丢弃的纸条都被仔细收集。这些证据最终编撰成厚厚的一本调查报告,呈递到了朱元璋的案头。

报告中不仅详细记载了周衡这六天的所作所为,还披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位表面正直的谏官,实际上是江南私铸铜钱案的重要参与者。他利用请假的机会,与案件相关人员接触,转移赃物,甚至还试图销毁证据。而那位在苏州意外身亡的商人,很可能就是被他灭口。

这份调查报告最后指出,周衡此次请假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处理私铸案暴露后的后续事宜。他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但却始终没有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朱元璋的监视之下。

四、私铸案的背后

洪武年间的铜钱私铸案并非偶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规模经济犯罪。通过对缴获的账册和相关人员的供词分析,这个涉及多省的私铸网络,实际上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运作。

起初,私铸窝点设在江西偏僻的山区。主谋们选择在深山中建造工坊,利用当地丰富的铜矿资源。他们雇佣了大量的矿工和工匠,以高于正常收入的工钱吸引这些人加入。每座工坊都配备了完整的冶炼设备,甚至还仿制了朝廷铸币局的模具。

周衡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朝廷命官,他不仅为私铸集团提供政治保护,更重要的是负责打通关节。每当有官府要查案时,他都能提前得到消息,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转移或者销毁证据。据查,光是通过他的关系网,就至少保护了五处大型铸造窝点。

这些私铸的铜钱通过特殊渠道流入市场。他们采取的方式极为隐蔽:先将铜钱装入粮食袋底部,由商队带到各地集市。到达目的地后,再通过当地的钱铺将这些铜钱逐步投放到市面上。为了避免引起注意,每个钱铺每天只投放固定数量的铜钱。

案件的规模之大,远超朝廷最初的预估。仅在江西一地查获的私铸铜钱就达到十万贯之多,而这可能只是整个案件的冰山一角。据估算,三年来流入市面的私铸铜钱总额可能超过百万贯。这些伪币的成色虽然不及官方铸造的铜钱,但外观几可乱真。

更为严重的是,这个案件还暴露出了朝廷官员的大规模腐败。除了周衡之外,参与其中的还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机构的多名官员。他们或是直接参与谋划,或是收受贿赂充当保护伞。甚至连负责稽查的一些锦衣卫人员,也被收买而成为了帮凶。

私铸案的profits分配也显示出其组织的严密性。据从苏州一处账房缴获的账册记载,利润按照五个等级进行分配:最上层的主谋者占四成,负责运作的商人占两成,提供保护的官员占两成,而实际操作的工匠和销售人员则分别占一成。这种精细的利益分配确保了各方都能获得丰厚回报,从而维持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

令人震惊的是,这个网络还在积极扩张。在周衡被捕前,他们正计划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浙江和福建。新的工坊选址已经完成,一批精通铸造技艺的工匠也已经被秘密招募。如果不是这次案件的暴露,这个危害朝廷经济的庞大地下网络将会继续扩大。

在搜查周衡住所时,官府还发现了一份详细的防范计划。这份计划列出了应对各种可能暴露情况的对策,包括如何销毁证据、转移资金,以及安置相关人员。这表明私铸集团不仅组织严密,而且对可能面临的风险早有准备。

最终,这起案件的调查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朱元璋派出的特别调查组走访了五个省份,讯问了上百名相关人员,收集了大量的物证。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且涉及面极广的重大经济犯罪案件。

五、雷霆之怒

洪武二十一年冬,朱元璋在得知私铸案的全部真相后,勃然大怒。他立即下令在应天府城门张贴告示,公布了周衡及其同伙的罪行。告示中详细列举了私铸集团的种种恶行,以及他们给朝廷经济带来的巨大损失。

审判在金陵大理寺进行。朱元璋破例亲自出席了审判,这在洪武年间极为罕见。大理寺外围满了前来观审的百姓,人群从大门一直延伸到街道尽头。周衡被押解入堂时,身上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官服,取而代之的是囚衣。

审判持续了整整三天。第一天主要审理私铸铜钱的具体过程。各地送来的证物摆满了公堂,包括铸造工具、账册、书信往来等。周衡对大部分指控供认不讳,只是在涉及其他官员时,始终咬紧牙关不肯透露更多。

第二天的审判重点转向了案件的危害。朝廷派来的钱法司官员详细分析了私铸铜钱对市场造成的影响。据统计,仅在江南一带,就有近千家商户因使用这些伪币而蒙受损失。更严重的是,这些劣质铜钱的大量流通,已经开始动摇民众对朝廷货币的信心。

第三天,朱元璋在堂上宣读了最终判决。周衡及主要同犯被判处凌迟处死,家产籍没。参与案件的其他官员,根据罪行轻重分别被处以死刑或流放。同时,朱元璋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货币清查,务必将所有私铸铜钱找出并销毁。

处决在金陵城南的刑场举行。按照惯例,死刑犯要被游街示众。周衡被押上囚车,从大理寺出发,经过应天府的主要街道。沿途百姓对这位曾经的谏官指指点点,有人甚至向囚车投掷石块。游街队伍走走停停,直到午时才到达刑场。

刑场上,负责行刑的刽子手按照规定,先向周衡宣读了一遍罪状。当刽子手举起刀时,周衡突然开口说了最后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话音未落,刑刀已经挥下。整个处决过程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

案件的后续处理一直持续到来年春天。朱元璋派出的清查队伍走遍各省,共收缴私铸铜钱二十余万贯,捣毁窝点三十余处,抓获相关人员近千人。为了挽回民众信心,朝廷还特意铸造了一批新的铜钱,免费替换市面上的可疑钱币。

此案的影响深远。朱元璋在此后的几年中,多次在朝会上提起这个案件,警示群臣要引以为戒。他还专门修改了《大明律》中关于私铸钱币的条款,加重了处罚力度。从此以后,但凡发现私铸行为,不论涉案人员官职大小,一律从重处置。

在周衡案之后,朱元璋对官员的监察更加严格。锦衣卫的暗查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要关注官员的政治言行,还要密切注意他们的经济活动。这种严密的监控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类似案件的发生。

在民间,周衡案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警示故事。市井之间流传着各种版本,但都强调一个共同的主题:再狡猾的狐狸,最终也逃不过朱元璋的法网。直到多年以后,只要提起这个案件,人们仍然会议论纷纷。

0 阅读:13

强强看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