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到底是遗传父母,还是后天造就?双胞胎实验告诉你答案

禾禾妈爱学习 2024-12-19 15:41:41

提到性格,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产生两种想法,第一,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好,希望自家孩子更外向;第二,性格的形成主要受后天影响,比如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

然而,真是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这个话题。

01 性格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所谓性格,说的通俗点,就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和情感反应。

比如,有的人性子急,遇到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像鞭炮一样一点就着;有的人性格沉稳,即使遇到很大的事情也能沉得住气,不慌不忙地去处理。

再比如,有的人很外向,喜欢与人交往,而有的人则很内向,喜欢独处,不善与人交流。

性格不像外貌,是否遗传父母,肉眼一看就可分辨,因此,很多人会忽视遗传对性格的影响力。

双胞胎实验

20世纪70年代左右,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托马斯·布沙尔等人,招募了大量的双胞胎。

这些双胞胎有同卵的,有异卵的,有一起长大的,也有出生不久后就被迫分开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

通过对这些双胞胎多年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收集了他们人生不同阶段关于性格特点的数据。

最后,运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将以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性格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

结果发现:同卵双胞胎在性格上的相似性明显高于异卵双胞胎,即使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其性格相似度仍然很高,遗传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大约在40%~60%左右。

02 柠檬汁实验

性格为什么会受遗传影响?有什么生理基础?

其实,早在1976年,人格心理学家汉斯 J. 艾森克就曾在《人的生物学基础》中提到过该理论。

艾森克指出,人的大脑中,有一个比较古老的系统——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RAS),它是感觉传导的重要旁路,主要负责把体内外的刺激,传递到大脑皮质神经元,以保持大脑的醒觉状态。

相比外向性格的人,内向性格人大脑的ARAS的活动水平更高,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也更敏感,所以更偏爱安静、低刺激的环境。

基于以上理论,艾森克还设计了一个实验——“柠檬汁实验”,以验证内外向性格的生理差异。

实验器材

双头棉签一根,细绳一根,柠檬汁一杯。

实验步骤

首先,将绳子系在双头棉签中间,使其能悬挂时保持水平。

其次,嘴巴连续做三次吞咽动作,将棉签的一头放在舌头上停留30s,然后拿开棉签,在舌头上滴4滴柠檬汁,继续吞咽三次,将棉签的另一头放在舌头上停留30s。

最后,提起棉签中间的细线,看看棉签是否还能保持平衡?

如果能保持平衡,那就说明你有极大的可能是先天外向者,因为你对柠檬汁的刺激反应较低,柠檬汁没有让你分泌更多的唾液;

如果棉签不能保持平衡,则说明你可能是一名性格内向的人,因为你对刺激的反应较高,柠檬汁导致你分泌了更多的唾液,使棉签的另一头变重了。

各位对自己或者孩子性格拿捏不清的网友,可以根据以上步骤测试下。

03 性格内向是缺点吗?

以前,我一直认为性格内向不好,甚至是缺陷,因为从小到大,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求职交友,内向的我总是被鼓励,甚至被歧视。

我也曾一度因为自己内向的性格而懊恼和自卑,甚至觉得就是它阻碍了我的成长与进步。

所以,自从成为一名妈妈后,我就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个阳光开朗、积极外向的性格,不要像我这样内向。

然而,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随着我对育儿、家庭教育知识的深入了解,我才逐渐意识到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内向和外向都是人的性格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琳达・西尔弗曼曾说:IQ 越高的人,内向型性格的倾向越明显,成功者当中有将近 70% 的人属于内向者。内向者在创作、艺术、科研等领域有着外向者不具有的天赋。

比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是性格内向不善社交的人;再比如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一个喜欢独处,宁愿独自跑步,也不喜欢参加聚会的人;还有音乐家贝多芬,更是性格内向、孤僻,在生活中常常独来独往……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应将自己曾经因外界偏见而产生的对内向性格的错误认知,盲目地投射到孩子的性格塑造期望上,而应尊重孩子天然的性格特质,给予他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引导他在自己性格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04 父母外向,孩子内向怎么回事?

身边很多外向的夫妻,生的孩子很内向,而有些内向的夫妻,反而生的孩子很外向。这是怎么回事呢?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网友会产生以上疑问,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性格除了受遗传的影响,还受环境的影响。

比如下面几种家庭,就容易养出内向的孩子!

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

2014年,美国心理学者Melissa W. George等人对235名6岁的儿童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结果发现:父母若常吵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性格上的问题,如内向、退缩等。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氛围紧张压抑,孩子也会因此变得敏感、焦虑不安,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怀疑父母吵架是因为自己,久而久之变得不自信、内向。

经常吼骂孩子的家庭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童年时期是孩子获取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孩子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都来自父母的陪伴和鼓励。

如果父母经常吼骂孩子,则会导致孩子长时间处于紧张压抑的氛围中,使其安全感缺失。

安全感是孩子情绪稳定的基础,如果孩子长期缺乏安全感,就很容易表现出退缩、敏感、多疑等不良性格特征。

过度溺爱孩子的家庭

父母过度溺爱孩子,会使孩子失去独立处理问题和社交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过度依赖父母,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所以,当他们需要独自面对外部世界时,就会因为缺乏能力、经验和自信而感到不安,难以融入集体环境,进而形成内向的性格。

【写在最后】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我们想要他成为的人。”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和个性,作为父母,无论我们的孩子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的,我们都不要焦虑,也无需自得。

因为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内向和外向都是人的性格特点,我们需要尊重孩子间的差异,让他们自由的发展自己的特点。

0 阅读:31

禾禾妈爱学习

简介:家有一枚小学生,关注小学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