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是一位在革命战争时期立下过汗马功劳,建立过红色根据地,经历过长征考验,打过抗日战争,解放了大西北的悍将。建国后他又指挥过抗美援朝战争,当过国防部长,为中国的军队建设做出了许多贡献。
鲜为人知的是,彭德怀不仅在身居高位,处于重要位置上时发挥过作用,即便后来在农村生活,他也依然保持着为国奉献,尽心尽力,艰苦朴素的本色。
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在吴家花园生活的那段时间里,彭德怀依然在想办法解决民生问题,保持着忧国忧民的心态。尤其是他在自家住所开荒种田,亲手试验粮食产量一事,更是将他关心民生疾苦,实事求是的风格彰显了出来,让他的人格形象更加积极。
1,彭德怀在吴家花园的试验结果
吴家花园位于今天的北京市海淀区的挂甲屯,这里离圆明园比较近,以拥有优美的海棠风光闻名于周边。
过去在清朝的时候,吴家花园属于承泽园的一部分,而承泽园一开始是康熙皇帝之子,果亲王允礼的宅邸一部分。后来民国时期,它的主人变成了实业家,前国民政府贵州省主席吴鼎昌的私宅。解放后,因为附近就是中共中央党校,所以有很多干部也会在这附近居住。
彭德怀在1959年7月以后,不再担任国防部长,实际上进入了休闲状态。此时,杨尚昆为彭德怀物色了吴家花园作为他的宅邸,自此以后,一直到1965年秋季被派往成都任职以前,彭德怀在吴家花园待了6年多的时间。
在这6年时间里,彭德怀依然心系国家,想找点活儿干。当时,和他在吴家花园一起生活的有厨师,有司机,警卫员等人,彭德怀每个月生活有津贴和供给,衣食上不愁的。平常还有老同志刘子正,伍辉文等人去看望他,每次来都会聊天很久,谈论对时事看法。
不仅如此,彭德怀当时还积极融入周边环境,他表示自己也参与劳动,每天要挣5个工分。附近的农民家里有了丧事,他也会去参加悼念,干农活的时候他也不落下。村民有急事,他会让司机送农民坐车出门,他还自费500多块钱给这一带的15户百姓安装了电灯。
也正是在这6年里,彭德怀总觉得自己不能“吃闲饭”,应该干点能造福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儿。
为此,他多次给党组织写信,给看望他的朋友们反映,称自己不想“光吃津贴闲着”,自己可以不当管理者,不当干部去干体力活儿,当个农民,修理工,炊事员,看门大爷他都心甘情愿。而且,汽车,津贴,房子都可以不要。
当然,党组织最后没有同意彭德怀的这个要求。彭德怀也按着自己想要做贡献,自食其力的思想,在吴家花园种起了地。
吴家花园原本种了许多花草绿植,彭德怀对这些不感兴趣,撤掉了这些观赏性植物。然后他和警卫员,司机等伴随之人一同开垦土地,种上了田。
和许多人想象中把野地挖一下,翻个土就能变成田地的想法不一样。真实的开垦荒地,是需要先清理掉杂草,砍掉灌木的,不然这些东西会消耗土壤肥力。然后下一步才是翻土,还要想办法用肥料和土地融合,改善土质,之后才能种地。
彭德怀为了开垦这片土地,经常去拔野草,背粪肥,啥事都干。
不但如此,彭德怀还利用空余时间挖泥背土,搞出了一个池塘用来养鱼,然后用鱼塘里的淤泥作肥料给旱地和水田提供养分。在开垦田地种主粮之余,彭德怀还会种一些瓜果蔬菜,使得吴家花园里有很多他种下的辣椒,黄瓜,茄子,丝瓜等等,他还经常把这些送给朋友。
当时,全国都在大炼钢铁,大干农业。农村地区的很多农民刚刚加入合作社,然后合作社里把农民分成各个生产大队,小组干活,按工分领粮食,剩余部分则要上交归公或者按国家给出的价格“统销统购”。
而许多公社和县级单位,为了报喜和展现成绩,往往会夸大其词,将粮食产量说的天花乱坠。以至于水稻亩产万斤,一个萝卜能塞满板车,牛羊能比大象大都成为了经常听到的消息。而这些喜讯又导致不少行政部门会按照这些不实信息制定征收粮食的标准,最终带来负面作用。
不仅如此,这种浮夸,吹牛的风气还带动了许多地方大谈“多快好省”的特性,要求农民少消耗,多干事,多产出。
彭德怀对这种风气是不支持的,北方主食是小麦,当时河北,京津一带的一些公社夸大了小麦产量,称一亩地能产万斤小麦,为了验证小麦到底有多大亩产,彭德怀从1959年秋天开始播麦种,一共一亩地种冬小麦,第二年夏季收完小麦后,发现一共也就收了700斤左右。
当时,中央党校在教务工作之外,也在种地。于是,他乘着老友刘子正从党校来他家里探望的时候问他:“你信不信一亩地能打万斤麦子?”
刘子正表示他也不信,他还告诉彭德怀,自己在党校一带也开了田地种麦子,亩产也只有700斤左右。而且他还提到当时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去年种麦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算下来杨献珍的麦子也是亩产700斤左右。
要知道,彭德怀,刘子正,杨献珍的麦地可都是在有足够水源和化肥,精耕细作的条件下运营的,即便如此也能亩产700斤顶天。而当时中国很多地方根本没有那么多化肥,甚至水源也未必那么丰富,大多数地方的小麦亩产实际上只有150至200斤左右,根本达不到所谓的小麦亩产万斤。
彭德怀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难能可贵,也是许多时候人们看待事物,做决策时应该坚持的原则。这一行为也符合后来70年代后期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典型做派,也符合他做人做事容不得弄虚作假的个性。
2,国人什么时候实现了温饱?
那么,中国当时的粮食产量究竟怎么样?中国到底是在啥时候才实现了温饱的呢?
中国自古以来能占主流的主粮主要就是小麦,小米和大米。
这里面,小麦和小米的主要种植区域都在北方,根据古代史料的食货志和明清以来的地方志记载来看,古代小麦的亩产应该是70斤到140斤之间,即便精耕细作也很少有突破到200斤的。小米的产量则更低,亩产大都在70斤以下。
而水稻的产量也不容乐观,明清时期的上田产稻也不会超过200斤,下田亩产则在100斤左右打转。
1949年建国以后,粮食产量其实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比古代有太大的突破。而且,这些主粮作物都需要农民消耗大量体力精耕细作,日夜呵护才行。
造成当时粮食产量不足的众多客观条件中,育种和化肥是最主要的问题。
论育种,当时中国还没有将遗传学应用于农业领域,杂交水稻,杂交小麦等还要等到80年代以后才大量出现。农民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和现在一样中市场上选品牌种子,而是用古老的留种法,将上一季收获的种子中个头大,发育好的留下来播种。
论化肥,农作物生长最需要的就是氮肥,钾肥和磷肥,这其中氮肥最重要。但当时中国的化肥产能极低。60年代时,中国化肥厂家只有20多家,1970年合金工业有所突破,化肥厂数量增加后,野才只有100万吨的年产量,而当时中国的实际耕地面积是在20亿亩以上。
这也难怪,1972年毛主席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面后,中方立即向美国提出了引进13条合成氨生产线。中国化肥产能和育种技术的大爆发恰好就是在80年代以后,和各项农作物亩产提高的年份是吻合的。
彭,杨,刘三人种小麦能有700的亩产,是离不开他们能获得化肥的客观因素的。
而当时得不到足够化肥的农民,实际上只能依赖粪肥,绿肥等为作物提供养分。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农村确实是温饱存在不足。许多人在主粮不够吃,油水不足的情况下,能在80年代以前顿顿吃白米饭,白面条是比较困难的。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用红薯,豆子这些产量较高的作物填饱肚子。而且,当时人们吃的“红薯”可不是现在这些黄壤,紫瓤“红薯”,而是糖分很少,消化力较差的“白薯”。
直到80年代以后,中国的化肥工业突飞猛进,再加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推广,农村的粮食产量才得到了极大的飞跃,顿顿吃白米白面才变得常见起来,但肉蛋鱼这些副产品也不能做到天天吃,顿顿吃。
中国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实际上是在90年代实现了GDP翻一番之后才行的。而包括广大农村在内的地区彻底解决温饱,则要等到本世纪初00年代。由此可见,彭德怀当年种麦子并没有说假话。
参考资料:
1,2013.7.19-人民网-彭德怀如何度过在吴家花园的6年?
2,2005.5.24-搜狐新闻-河北东营村五十七年完整村账见证中国农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