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调养身体的好时节。在众多春季养生食材中,桑葚以其独特的紫黑色外衣和酸甜口感脱颖而出。
这颗小小的果实不仅承载着童年的回忆,更蕴藏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养生智慧。
1. 春养肝,桑葚来助力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提出“春养肝”的理念,而桑葚的成熟期恰好与春季肝气升发的时节相契合。
古籍《本草纲目》记载桑葚“利五脏关节,通血气”,《滇南本草》更赞其“益肾固精,黑发明目”。现代营养学也发现,桑葚富含花青素、维生素C、铁元素等营养成分,堪称春季养生的天然“营养库”。
2. 营养数据亮点
• 花青素含量是蓝莓的2倍,抗氧化能力远超维生素E,堪称“天然抗衰剂”。
• 铁元素每100克含量达1.85毫克,是苹果的20倍,贫血人群的食疗佳品。
• 膳食纤维含量高达4.1克/100克,润肠通便效果显著。
1. 养肝明目,缓解春困
春季肝火易旺,常出现眼睛干涩、疲劳等症状。桑葚中的花青素和维生素A能滋养肝血,保护视网膜。
建议用眼过度的上班族和学生,每日食用20颗鲜桑葚,或冲泡桑葚枸杞茶(桑葚干10克+枸杞5克+菊花3朵),缓解视疲劳。
2. 滋阴补血,改善气色
桑葚的铁元素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适合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的女性。
传统食疗方“桑葚膏”(鲜桑葚熬制后加蜂蜜)自古用于调理血虚,现代研究也证实其能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3. 润燥通便,应对春燥
春季气候干燥,易引发便秘。桑葚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搭配蜂蜜榨汁饮用效果更佳。但脾胃虚寒者需注意,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腹泻。
4. 抗氧化防衰老,守护血管健康
桑葚中的花青素和白藜芦醇能清除自由基,延缓皮肤老化。研究表明,连续食用桑葚8周可提升皮肤抗氧化能力30%,其活性成分还能降低血管炎症,预防动脉硬化。
1. 选购技巧
看外观:成熟桑葚呈紫黑色,果粒饱满,果柄翠绿新鲜。
辨染色:用湿纸巾轻擦,天然桑葚仅轻微掉色,染色果实会留下明显紫痕。
警惕“毒替身”:野外生长的马桑果与桑葚形似,但果实为球形且单独生长,误食可能引发呕吐、抽搐,需仔细辨别。
2. 清洗与处理
用淡盐水浸泡5分钟,去除表面灰尘和农残,保留果柄防止营养流失。
脾胃虚寒者可加入2片生姜同泡,中和寒性。
3. 储存方法
鲜桑葚冷藏保存不超过2天,建议铺厨房纸吸水后密封存放。
长期保存可制作桑葚酱(鲜果与冰糖1:0.5比例熬制)或冷冻储存(洗净晾干后分装密封)。
1. 三类人群慎食
• 脾胃虚寒者:桑葚性寒,易引发腹痛腹泻,建议搭配桂圆、生姜食用。
• 糖尿病患者:每日不超过15颗,避免血糖波动。
• 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先试1-2颗,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咽喉肿胀等反应。
2. 食用量建议
健康成人每日鲜果20-30颗(约100克),桑葚干15克以内,过量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3. 特殊提醒
桑葚含鞣酸,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如海鲜、牛奶)同食,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桑葚的紫黑色果实,凝聚着春天的生机与传统养生智慧。
从护肝明目到润肠抗衰,这颗“紫珍珠”为现代人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天然解决方案。掌握科学的食用方法,注意体质差异与食用禁忌,方能真正发挥其养生价值。
编辑:程焕映 温嘉林责编:陈广泰征稿啦!
广东卫生信息面向全省医护工作者征集原创科普稿件,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不管你是医生、护士、药师、检验师、麻醉师……只要你能写下你最擅长专业领域的科普,都能投稿!
投稿邮箱:888@838.cn
投稿要求:
1.900-1200字左右,稿件需在本平台原创首发;
2.稿件请标注好作者、通讯员或审稿人等信息;
3.配图谨慎使用非商用图片;
4.投稿即默认接受平台编辑可对文章内容、标题、排版等进行适度修改或删减,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5.稿件征集为公益科普使用,不涉及任何费用;
6.稿件录用后,平台编辑将通过邮件发回登发稿件链接。
期待您的稿件!
广东卫生信息编辑部
小小桑葚,养肝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