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州之死,鲁迅先生之《论人言可畏》

商学中人 2022-01-24 19:40:11

刘学州的遗书让人观之落泪:出生被卖,四岁失去养父母,学校里被欺凌、被猥亵,光是这样的经历已经足够悲惨了。这样的孩子,应该是坚强而又敏感的。

这个孩子又是向上而阳光的:初中时是班干部、学生会主席,“感动校园十佳人物评选活动”的候选人之一,还曾积极参加抗疫做志愿者。在最后的遗书里,也还记得要将账户里的一半余额捐给石家庄市孤儿院。

西安疫情刚过,对我这被封了三十多天的人来说,此时对一线的抗疫志愿者更愿多一份敬意。

对一个努力向上的孩子,如果只是亲生父母得而复失、拉黑断绝关系,虽然这是非常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我想他应该还经受得住——他的生长过程中本来就没有那所谓父母的两人,短短几十天的寻亲就当是一场噩梦,他还可以按照原有的人生轨迹走下去。

然而,最可怕的是——人言可畏,那么多网上陌生人的恶意谩骂最伤人心。

我是一个成年人,自认内心还算坚强,但也遇到过因发布某篇文章而招致几百条谩骂的经历,甚至有人专门发私信辱骂。那种感觉是非常糟糕的,即便也有很多人支持,但还是会感到惊讶和深深的怀疑:这些人是怎么回事?不尊重事实而只以自己的想象口吐恶言,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辱骂素不相识者。

一个成年人因为几百条谩骂尚且会郁闷不已,更何况一个未成年人骤然遭遇数以万计、以十万计的恶意言论,且又孤独的无人开导排解,怎能不心理崩溃?

《新京报》的那篇报道,表面看来只是客观记录刘学州父母的言论,然而,请那位记者扪心自问,在突出“刘学州让亲生父母买房”这一点时,是否对这个孩子缺乏善意?

忽然想起鲁迅先生当年因阮玲玉自杀而写的《论“人言可畏”》,重新读了一遍,还是佩服先生的深刻,近百年后仍然振聋发聩:

不久就有一位记者公开的反驳,以为现今的报纸的地位,舆论的威信,可怜极了,那里还有丝毫主宰谁的运命的力量,况且那些记载,大抵采自经官的事实,绝非捏造的谣言,旧报具在,可以复按。所以阮玲玉的死,和新闻记者是毫无关系的。

现今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评论的不能逞心而谈,失了威力,也是真的,明眼人决不会过分的责备新闻记者。但是,新闻的威力其实是并未全盘坠地的,它对甲无损,对乙却会有伤;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

那些曾经让人敬重的媒体,如今是不是也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一个女孩儿跑掉了,自奔或被诱还不可知,才子就断定道,“小姑独宿,不惯无郎”,你怎么知道?一个村妇再醮了两回,原是穷乡僻壤的常事,一到才子的笔下,就又赐以大字的题目道,“奇淫不减武则天”,这程度你又怎么知道?

这不就是以小人之心来恶猜他人吗?

我是不赞成自杀,自己也不豫备自杀的。但我的不豫备自杀,不是不屑,却因为不能。……然而我想,自杀其实是不很容易,决没有我们不豫备自杀的人们所渺视的那么轻而易举的。倘有谁以为容易么,那么,你倒试试看!

她们的死,不过像在无边的人海里添了几粒盐,虽然使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但不久也还是淡,淡,淡。

除非人们能长久的记住刘学州的遭遇、真正建立起对这类不幸孩子的保障机制,否则,什么都不会改变,只需几天,我们的脑袋里将充斥着下一个热点事件。

0 阅读:34

商学中人

简介:商学中人,商中学人,书香可人,书可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