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个中成药因超高价被医保局点名,中成药暴利到底谁在买单?

圆圆聊健康 2025-04-25 20:11:09

近日,江苏省医保局公布了2025年第三批药品价格预警名单,12个药品被点名,其中涉及到六味地黄丸、健脾益肾颗粒等11个“明星”中成药。39深呼吸梳理发现,截至目前这三批药品价格预警名单里,共有106个药品被点名,其中98个为中成药,占比竟然高达92%。

在这三批预警名单中,因价格高于已挂网最高价但不足2倍而触发黄色预警的药品最多,共有58个,包含复方板蓝根颗粒、牛黄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血塞通滴丸等品种;而在更为严重的红色预警中,有44个药品因价格高于已挂网最高价2倍(含)—10倍不等,触发了“红一星”、“红二星”预警,涉及的品种有肾舒颗粒、护肝宁胶囊、蛇胆川贝枇杷膏、龙胆泻肝丸等品种,相关企业将被医保局约谈,医疗机构也将被提醒谨慎采购。

此外,健脾丸、川芎茶调丸两个中成药品种因高于已挂网最高价10倍及以上触发了“红三星”预警,被医保局宣布暂停挂网,医疗机构原则上不得采购。

一直以来,中成药的价格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品种繁多且分布散乱,规格剂型复杂且独家产品多价格偏高等。与化学药不同,“中成药一个品牌就是一个品种,没有同样的通用名,品牌价值、原材料也各不相同,导致价格差异很大。”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说。

为了消除高药价,国家从2021年开始实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去年年底的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中,20个产品组、95个产品中选,中选药品价格的平均降幅达68.98%。

中成药的“虚高”药价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随后不少人发现,非集采同通用名、同品规药品存在不同厂家挂网价格差价较大的情况,有的相差几倍、几十倍。对此现象,有业内人士向39深呼吸坦诚,一些是由于企业人手不足,导致在各地的药品价格维护不及时;也有一些是部分药企抱有侥幸心理,寄希望能逃避监管,选择不降价或晚降价。

中成药在医保目录中“攻城略地”

“孩子发个烧,药费花了300多块,中成药比西药贵了16倍!”南京宝妈王丽(化名)的遭遇,在社交平台上引发轩然大波。她的缴费单上,注射用阿奇霉素仅12元,而一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竟要197.4元。评论区瞬间炸锅:“中成药刺客专挑孩子下手?”、“这价格是治病还是抢钱?”

这并非孤例。杭州网友王宇(化名)晒出的药单中,西药福多司坦口服液49.50元,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却要144.42元 。“医生总说中成药副作用小,可这‘小’字背后是患者钱包的大窟窿。”王丽的吐槽,戳中了当前中国患者面临的困局:看病时发现医生开的处方中往往会在主治药品中搭配1-2个辅助药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中成药。

◎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吐槽中成药的价格。/ 图:网友供图

“中成药不占药占比,开得越多,科室绩效越好。于是,感冒开3种止咳药、发烧配2种清热解毒药,成了潜规则。”广州一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告诉39深呼吸,这就导致了一边是中成药在医保目录里“攻城略地”,一边却是中成药滥用乱象频发的状况。

首先从数量上,可见一斑。中成药纳入医保数量持续提升。

2000年首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共涵盖中成药575个品种,西药913个品种,而2024年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中,中成药品种数量已上升至1394个,占比达44%。更多中成药进入医保,不少行业人士表示原本是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的闭环,然而落地之时,的确给资本介入留以可乘之机。

比如一些地区,要求医院规定了中成药的使用比例(部分达70%),催生了庞大的灰色产业链:医药代表给予医生的返点提成。尽管后续国家医保局曾就医院中成药使用比例问题进行回复,“不宜对中成药在医疗机构的配备使用政策进行强制性约束,一刀切要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机构的中成药使用比例不低于40%”。

对医院而言,中成药不受“药占比”考核限制,开得多反而能降低科室的“西药超标”风险,因此私下也鼓励医生多开中成药。对部分医生而言,开具中成药既能体现“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特色,又能规避西药说明书上明确标注的副作用风险,中药说明书上的“尚不明确”四个字,显然成了天然的免责盾牌。

对药企来说,中成药的定价空间比西药更大,尤其是独家中成药,即便后来被要求进入集采,一些行业人士透露也依然有“可操作”空间。例如,某集采药降价80%,但被发现原料成本仅占定价的5%。

更荒诞的是,某集采药因价格偏高被要求撤网时,给予的答复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但医保局数据显示,原料采购价实际同比下降了15%。

这种局面下,最受伤的其实是患者和医保基金。从事医药行业多年的方洪云(化名)向39深呼吸算了一笔账,一盒某品牌的清热解毒口服液,医院价格是183元,虽然医保报销后自费50元看似很划算,但如果按疗程足量吃,总费用反而比吃西药更贵。

监管风暴开始刮向中成药

同一种药品在不同企业间,有着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差异,这显然是不正常。

对此医保局也曾有过回应,比起化学药来,中成药中同一名称也有可能存在成分不同、药品剂型不同、企业质量标准不同而价格产生差异。同时许多中成药是独家供应、区域供应,长期以来中成药的价格难以调控,经常是按下葫芦又起瓢。

但若价差超出合理范围,显然存在较大水分。

为此,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近年来,都在推出多方面举措整治中成药药价虚高问题,引导药价回归合理范围。

2024年1月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四同药品”新规,要求在2024年3月底前基本消除“四同药品”(即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省际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

地方层面,除了江苏省外,上海、山东、山西、四川、贵州、安徽等省市也采取了类似颜色预警机制。“1.8倍机制”也被多省采用,即药品价格在低于最高限价的同时不能高于最低中选价格的1.8倍。

2025年国家医保局提出,要推进挂网药品价格治理,推动形成全国药品挂网价格规则共识,全面建立定点药店医保药品量价比较指数,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编制覆盖各学科领域的立项指南。

◎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次药价整治行为堪称“史上最严价格治理”,其影响深远。/ 图:国家医疗保障局

与此同时,虽然中成药的医保目录在增加,但目录准入门槛也在不断优化,甚至是提升。据39深呼吸了解,从2019年起,国家医保局对各地省级地方医保目录来了一次大清扫,在此期间,大量中成药被清扫出局。

而且近年来被纳入医保目录的中成药,基本为高创新成分药、经典名方制剂、新药材开发类新药,且为乙类医保目录,意味着并非全额报销。

“谋划”处方药转OTC的战略已打响

越来越多中成药被纳入医保支付,表明在支付端政策利好,但实际过程中,也更多造成中成药入院压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DRG试点城市中部分医院对中成药存在“偏见”,部分医院对中成药的停药、限量有增无减,更有甚者直接将中成药全部从住院药房退至门诊药房。

2021年9月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布《关于接收新药资料申报的公告》,对大多品种敞开大门的同时,对中成药提出申报要求,“中成药只接收国药准字号为Z的国家1类新药、国家医保谈判品种以及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品种”;2022年4月7日,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发布的《关于开展2022年度新药遴选的通知》,要求“中成药不予上会(基药、国谈药品除外)”。

◎ 张伯礼院士表示,常用的中成药安全性和效果得到了临床验证,建议普药可以转为OTC,鼓励企业将这些药退出医保目录。/ 图:微博话题截图

“我们鼓励普药转为OTC(非处方药),市场定价,药店销售,退出医保目录后所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来支持大品种中成药进入医保目录,从而促进整个医保中成药目录更加合理和完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院士的这一建议引发中药企业狂欢。

较高定价自主权、不需要考虑挂网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种种“诱惑”下,目前不少中药企业将旗下的处方药主动转OTC,拥抱院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累计“处转非”的品种已经高达近百个。

米内网数据显示,预计2029年,院外市场将以1.6万亿元的总量,打平甚至超过院内市场。而2021年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OTC产品有140个,其中中成药已经达到79个。

但当某品牌安宫牛黄丸以1800元/粒的价格在院外市场流通,患者是否真的能为这场“价格迷宫”买单,还需要时间给我们答案。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6 阅读:3282

评论列表

心随你在

心随你在

38
2025-04-26 21:34

中成药基本就是垃圾!中成药勾兑西药,价格那叫贵,疗效嘛,只能呵呵

呱呱

呱呱

27
2025-04-26 23:07

我咽喉痛看病,不管是协和还是省中医院,随便开药一次就是400起步,关键没有治好,并且医生开单相互不认,同样清热解毒就要用他的说效果好,结果都是屁用没有。家里药箱不够放,又买了个药箱,丢了又可惜。真的麻烦管一管。小诊所直接上激素,大医院直接开一堆药。不管你好不好,还指望你来复查。

漫漫 回复 04-27 21:58
都不是啥好东西,但是大医院信的过一点。[呲牙笑]

漫漫 回复 04-27 23:08
哎,你非要这么杠一下,那也没办法。

郑州井盖大王

郑州井盖大王

17
2025-04-26 21:10

国家应该从种植开始就大力整治 本来这些年就中医药式微 这些无良药商厂家还在搞抬价 其他东西物价涨十个点 你tm能涨十倍

三元 回复 04-27 22:22
管他怎么涨,反正也没多大用处。涨上了天就会掉。

一阵风

一阵风

16
2025-04-27 07:26

中成药贵主要还是中药被资本控制,被炒上天价,如黄芪前几年一两5、6块钱,现在超市卖的价格是19.8块钱一两,还🈶️石斛和那个治疗睡眠的神药都炒成了黄金价格,这俩年所🈶️的中药材上涨的非常利害,本身🀄️医就不如西医来的快,如果🀄️药继续嗖嗖嗖的往上涨钱,给🀄️医普及发展会带来阻力和不利的,

三元 回复 04-27 22:16
特别是那些土郎中骗起人来最黑心,我也差点被骗,那年因腰椎增生到处求医,遭遇了个黑医“黄氏跌打",开始就烫药200元+敷药300一天,敷到第七天他叫我要带足钱来,我问他要带多少❓,他说8000块一服药(敷的),我就问他是不是用冬虫夏草来敷,吓死人了。白白的被他骗了3500一点效果也没有,后来想想,他开价8000块一服是让你知难而退,你要是上当他也照宰不误,你要是不治了他又可以说你没有坚持到最后,不怪他的药没效。借此奉劝各位,不要相信什么包治好的土郎中,凡是包治都是骗钱的黑医。

用户10xxx69

用户10xxx69

13
2025-04-26 22:46

医保定价,越定越高。一些好药便宜药都不见,改下名价格贵了几倍或十几倍。

取消

取消

12
2025-04-26 19:24

医院就不卖中成药,想用的中成药去医院基本都没有

上官天月 回复 04-26 23:13
屁没有,张口就来。中成药与西药占比为1:3

张可予

张可予

9
2025-04-27 08:09

化学药品治病,中成药挣钱嘛,很正常,反正就是有人愿意买。

三元 回复 04-27 22:23
若是没有当时的盘尼西林,后期也不会有什么计划生育吧?

张可予 回复 三元 04-27 23:37
确实

冷眼旁观

冷眼旁观

9
2025-04-27 08:32

嚼口馒头搓成的大药丸子,还真有人吃![呲牙笑]

用户12xxx75

用户12xxx75

9
2025-04-27 18:44

现在我都很少开中草药了,一是真假难辨,二是极个别药太贵了,例如失眠来的,本来一副药就13.4块钱,10g酸枣仁一上,价格立马3.40,价格翻一两倍不说,效果还不一定好,酸枣仁造假的太多了[笑着哭]。

njhdy

njhdy

8
2025-04-27 09:28

中医已被资本捧杀

遥遥有期✎﹏

遥遥有期✎﹏

7
2025-04-27 22:13

药厂出药应该不贵,贵在23456789............。还有,我感觉不懂病理的人随便买中成药吃有没有效是看运气。因为即使懂病理的医生也不敢说大多情况药到病除。

用户15xxx54

用户15xxx54

6
2025-04-27 22:11

很多鸟有病就迷信中医,认为中医能调理自然美,增加性功能[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罗莎海

罗莎海

6
2025-04-26 16:45

提成高

江湖夜雨

江湖夜雨

5
2025-04-26 23:47

看看现在开中药方剂的,一天没有一百多算少的了。西药一天一二十块算多的了

云江口

云江口

5
2025-04-26 22:29

中医师开中草药自煎价格比中成药贵不止几倍

三元 回复 04-27 21:59
你可能不了解中药涨价了N倍,川贝都10元一克了。

用户12xxx75 回复 三元 04-28 07:41
我就是主治中医师我不知道中药涨价了?但也只是其中个别中药涨价特别猛,例如酸枣仁,远志还有你说的川贝这种,其他中药价格变化并不大。一副中药你制成丸剂,不计手工费的话,价格绝对低很多。所以别乱带节奏。

九天龙

九天龙

3
2025-04-27 00:09

都些垃圾药。。不吃、吃一颗、吃一斤都是一个鸟样。。

两个古都

两个古都

3
2025-04-27 08:36

教育医疗,老百姓利益最相关的行业,市场化弊大于利!

平常心

平常心

2
2025-04-27 09:46

涨价的太厉害了

外公

外公

2
2025-04-27 03:46

牙科的暴利谁来管?

龙飞凤舞

龙飞凤舞

2
2025-04-27 06:47

没办法,最难搞的有病不用不行啊,药效也差多了,

飛翔

飛翔

1
2025-04-27 03:43

没办法,还有两代人中毒太深,劝也不听

JIMMY

JIMMY

1
2025-04-28 17:17

天天讲发扬光大中草药,可是老百姓越来越吃不起中草药了,药效慢时间长价格高!

圆圆聊健康

圆圆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