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邻居家拥有全村第一台电视,我上门去看,却被嫌屁股大

今古看传奇 2025-01-03 02:01:35

文&编丨九霄叙史

我叫王俊杰,出生在1971年,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社会、经济的格局开始发生剧变。

作为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但精神世界却丰富多彩的80年代,我不仅感受到了时代的变革,也在自己的奋斗中,逐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注:本文章为虚构的人物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无不良引导,请理性阅读

记得小时候,住在一个不大的平房里,家里简朴但充满温暖。父亲王建国是厂里的技术员,母亲李芳则是镇上中学的语文老师。虽然都有一份工作,但家境并不富裕。

记得在80年代,电视机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还是一种奢侈品。当时不远处刘伯伯家率先买了一台黑白电视,于是周边邻居到晚上都喜欢去他家看电视,每次都挤满了人,大人都不好意思常打扰,于是差不多了都会催自己家小孩回家,而我则比较贪玩,不但是自己去抢座位的,还是最后一个走的。

看我整天来看电视,刘阿姨忍不住调侃我几句,说我人小鬼大,天天学大人看新闻,而且一个人就霸占了一个凳子,挪都挪不走,我听出了刘阿姨是嫌弃我,于是站起来堵气说:“我要让我妈也买一台电视,以后再也不来你们家了!”

刘阿姨一家笑了笑没在意,我一路跑回家,在母亲怀里控诉刘阿姨:“刘阿姨嫌我屁股大,挪不动,还说人小鬼大...”

母亲也明白,原本就是我们去麻烦别人,不过为了以后不让别人看不起我,于是母亲便告诉我:“小杰,妈妈也存钱买电视,让别人家都来我们家看。”

当时买电视可不容易,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票,为了存钱买电视,家里平时两个菜的,硬生生少了一个。

上小学后,我的生活便没那么好过了,因为母亲是老师,因此把我盯得格外的紧,每天都叮嘱我要好好学,以后就可以出人头地了,可惜我没有遗传到母亲爱读书的基因,课堂上时长被老师点名,不要搞小动作。

在三年级时,父亲在厂里弄到了一张电视票,而母亲也直接拿出了这几年存的钱,去售货店抢了一台回来。

当天晚上,我便叫了周边几家邻居都来家里看电视,邻居都说我父母舍得,电视要花不少钱呢,母亲也是谦虚的说,为了与时俱进,也是想条件好一些。

尽管画面模糊,信号不稳定,但每当有电视节目播出时,我总是全神贯注地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看到那些熟悉的动画片和新闻联播。

小学四年后,我逐渐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尤其是在母亲李芳的影响下,语文成绩异常的优秀,尽管每天放学后,依旧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四处玩,待到灰头灰脸的才回家,好在母亲并不是那么的顽固,她也很支持劳逸结合,认为上学了一天,那玩会也是应该的,不过晚上吃完饭看一会电视后,我还是得进入学习时间,母亲会带着我一起复习今天的课堂内容,帮助我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特别是在文学方面,在母亲的教导下,我积累了大量的诗词和文学常识。

尽管学业上有所优越,但我很早就意识到,家庭条件并不允许他过多地依赖父母提供的资源。在那个年代,许多孩子放学后都会参加补习班,而我的家境虽然并不贫困,但也不能像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随便报各种课外班。为此,我的父母更加注重他自主学习的能力。父亲王建国常常告诫他:“知识是自己学来的,家里不能给你更多的帮助,更多的还得靠自己。”

在那个时代,教育体制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1980年代中期,我进入了初中阶段,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渐提高,而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为了跟上学校的步伐,我开始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天放学后,我会在学校附近的自习室呆上一段时间,做着一份又一份的习题,强化自己的基础。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我的心态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母亲对我要求严格,几乎每天都会检查作业和复习情况,这让我一度感到有些压抑。

有时也会和同学们抱怨,认为自己好像永远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抱怨归抱怨,我也明白母亲本意是好,想着毕业之后便能熬出头,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学了。

每逢假期,我就会和父母一起去郊外走一走。那时的交通不便,汽车数量基本没见过,一般都是坐父亲的自行车,或者步行前往不远的乡村。这些出游的记忆,成为了我童年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依稀记得,有一年春天,父亲带我去看油菜花田,田野里一片金黄,风吹过,花香四溢,如今想起来,甚是怀念。

升上高中后,我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80年代末期的中国涌现出大量的改革成果,国内的高等教育机会逐渐增多,高考成为了更多年轻人争取未来的一条重要道路。我在母亲的影响下,早早就树立了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信念。

在高中的三年里,我的生活几乎全是围绕着学习进行的,每天早晨六点起床,晚上十点才能回到宿舍。与其他同学不同,我的学习并没有“天赋”的优势,成绩一直保持在中等偏上的位置。每次感到迷茫和疲惫时,母亲总是会在电话中安慰我:“不着急,小杰,慢慢来,踏实做事,成功是水到渠成的。”

高中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不仅要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也要肩负起作为家族一份子的责任。

高三的那一年,我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终被一所重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录取。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次个人的突破,更是家庭的骄傲。父母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泪水盈眶,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终于是出息了,以后也可以省一点心了。

大学生活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大学里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遇到了不同背景的同学和老师。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让我感到无比兴奋,我开始接触到现代技术的前沿,理解了编程、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概念,这些内容迅速激发了我对技术创新的浓厚兴趣。

然而,大学生活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与同学们的竞争中,我渐渐意识到,自己曾经的“努力”并不是唯一通向成功的道路。大学的环境更加复杂,不仅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社交、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面对这些挑战,我开始更加注重自我提升,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还包括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

在大学的四年里,我逐渐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青年。

毕业时,我选择留在一线城市工作,虽然离家远,但这是为数不多的机会,我想要跟上时代的进步,父母虽然不舍,但也都很支持,于是我进入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回望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我深知,正是那个年代的变革、父母的教育和自己的坚持,成就了自己。

如今在大城市的高楼大厦里奋斗,我始终没有忘记父母的教诲——“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学习永远是最重要的。”

如今的我,已不仅仅是那个小城镇里的普通孩子,而是时代进步中的一份子。

注:本文章为虚构的人物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果您觉得故事不错,请动动您发财的小手,为我点一个赞,感谢,好人一生平安

0 阅读:13
今古看传奇

今古看传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