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毛主席在河南郑州接见前来访问的外国友人后,安排了同行的熊向晖撰写通讯稿。
毛主席的意思,是稿件篇幅可以短小精悍,只要把第三世界国家友人以及毛主席所谈到的思想要点写上就可以。
这项任务不难,就是时间上略微有些紧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e04be21c8d34597622e565aeb2b009a.png)
图|1960年11月8日,毛泽东在北京接见外国新闻工作者
熊向晖接到任务后,先是快速打草稿,逐字逐句反复修改了几遍,然后拿给刘宁一跟杨尚昆帮忙再修改了一遍,最后才递到毛主席的办公桌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60e5c31f81bad3848d1bf7cf17e4a3.jpg)
然而,当毛主席打开那篇稿子后,眉头却是越看越紧皱,尤其是看到其中几句话的时候,生气得把熊向晖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
毛主席为何批评熊向晖?其中是何缘由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99a2b6b9c5a10d8938bcc468486b48.png)
1960年,是建国后的第十一年,新中国从百废待兴的状态,慢慢步入正轨。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美苏持续冷战,中苏的关系由一开始的友好,趋向恶化。位于欧洲以南的非洲,在这一年,实现了17个国家从殖民到独立的过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dcf7900ef956404ed39a932d3f96d7b.png)
全球各国之间大面积的战火趋于稳定,但战后的贫穷、内部的纷争、大国相争所带来的影响,依然在持续的影响着各个国家,许多国家代表之间的走动日益频繁。
5月劳动节前,60多个国家的外宾来到北京,欢庆五一劳动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ebed22200ca331676b3694e6ab69aa.jpg)
后来,毛主席前往河南郑州视察期间,又接见了来自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诸多国家的来访人士。
毛主席对于外交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在外国友人来访郑州时,毛主席安排了多次参与外交工作的熊向晖,参与此次的接见记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96a56bff2a08ea425dcda821309087.png)
毛主席和基辛格
转眼来到了会议这天。会议刚开场,毛主席先是真挚的表示了对远方朋友的欢迎。
会议过程中,面对访客对新中国建设的称颂时,毛主席不以此为傲、而是抱以学习者的心态,向在场的诸多外国友人提出积极建议、大胆批评的想法,让各国访客大为赞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2ff32cda1b5dc6c55baa6ae37a3a75.jpg)
对于自己国家建设中做得好的,毛主席不否定,同时也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提醒大家切忌生搬硬套。
再好的经验,还是得结合着每个国家的国情来看,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c6694e5b6dafd41b66b154e78fe217.png)
面对不足,毛主席也不避讳,甚至邀请各国友人介绍各自国家,共同讨论,让这次接待实现双方都能有收获。
在整个过程中,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熊向晖则是负责将整个过程中各国提到的重点,进行一一记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1f50807c0dc8961f5dc3f89f3a180d.jpg)
在毛主席的分享以及鼓励下,整个接见的过程十分愉快。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随后就叫来了熊向晖,并给了他半个小时,让他将刚刚会议要点快速整理好,发篇通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b70f403a0849b66b74a98a630d7c725.jpg)
熊向晖接到这项紧急工作时,心中已然有数。要写哪些内容,要怎么措辞,都已经打好了腹稿。
可谁知,半小时过去,当熊向晖将自己打好的稿子交到主席办公桌上时,主席却是越看越不对,直接让人叫来熊向晖,把他给批评了一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83c5be6608bd91bccd51268bf0ab07f.png)
说起熊向晖,可不是个简单人物。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中共特工“龙潭三杰”。而熊向晖,就是“龙潭三杰”的后三杰中的一个。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8b475caaf1ffbbfae30290af2ea2bb.jpg)
新中国成立以前,熊向晖曾在我党的安排下,长年秘密隐蔽于敌方战线。他以敏锐与果敢,直插敌军腹地。
熊向晖秘密潜伏敌军阵营期间,为我党多次提供重要情报,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付出诸多贡献。
就连毛主席都曾说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可见熊向晖在潜伏期间所作贡献之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f3a4476096f051539bfc113ebf371a.jpg)
建国之后,熊向晖的身份从幕后转为台前,由时任外交部长的周总理举荐,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一职。
熊向晖从幕后转到台前,工作内容的转变不可谓不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a22234e1b8cf51c62ace09a59a72fd.jpg)
外交部,这一个专门对接外国代表的部门,其重要性对于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来说,亦是十分重要。
周总理看重熊向晖,也不仅仅是考虑到熊向晖昔日的贡献。从熊向晖的经历中,可窥见一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b54e0e4b5d716b7009ceaa43bf8b32.png)
周总理与唐明照(中)、熊向晖在首都机场
熊向晖出生于1919年,自小便十分聪慧,17岁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中文系。
在成为胡宗南的“心腹”后,先是被胡宗南送往当时的中央军校学习,后来又赴美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6dbc3baf57cfbcf99b1136bce5fb48.jpg)
在胡宗南身边“任职”多年,熊向晖帮胡宗南处理了不少的外交工作,是胡宗南的“得力助手”。
熊向晖在外交起草稿件方面的水平,胡宗南不止一次称赞。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熊向晖进入外交部,在专业方面是对上口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3a5d9cb466bbd34220fc01be8c6181.jpg)
熊向晖在起稿方面是专业的,那为何还会被毛主席批评呢?
熊向晖在得知自己写的通讯稿被卡在了毛主席办公桌上时,心中也是十分不解。
写通讯稿,他也不是第一次写了,算得上是老手。可为何毛主席在流程上迟迟没有“放行”呢?难道是出现了错别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8733301b28c992c0778383d4aa45b1.jpg)
最终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响了毛主席办公室的门。
办公室里,毛主席紧皱着眉头,看到熊向晖后,将一旁书桌上的通讯稿递给了他。
熊向晖接过手去,看着被单独圈出来了三个地方,眉间神色有严肃、也有不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f619f41cfec25e1e6314992444afbe.jpg)
前两个地方,一个是将感谢这些朋友对中国人民的“称赞”二字改为“友谊”,另一个则是在描述会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最后胜利这句话时,强调语气,加上“一定会”,表示我们对反帝国主义的必胜决心。
加上“一定会”、把“称赞”改为“友谊”这两处,熊向晖能够理解毛主席要表达的涵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172347a5ed229cc1c514ab47768349.png)
熊向晖夫妇
然而面对第三处,熊向晖就有些不懂了。
“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这句话,按照毛主席的意思,是要把“毛泽东主席的领导”八个字、以及“伟大”两个字给去掉,把整句话给换成“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熊向晖不理解,新中国历尽千辛万苦才走到建国这一天,之后的十一年里的一步步建设,毛主席在其中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为何不能这么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034f7e3387cbf39d0a96d6952b9584.png)
听到熊向晖的疑问后,毛主席收起了以往的和蔼,神情严肃的看着熊向晖。
在毛主席看来,中国人民能走到当下的阶段,并不是因为有着毛主席的领导、或者说是任何一个干部的领导,而是靠的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发力,才达到的结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6a27ec69fbe09b3b2925e973b32f35.png)
再者,建国十一年间的发展,此期间所带来的变化自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如果要将其说成“伟大”,就有些夸张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6d6507e0ceac49e08a6406d499e0b2.png)
1960年我国煤炭工业的大发展,有力地保证了钢铁工业的继续跃进
近些年,毛主席时常到各个地区进行视察。为的就是走近群众,发现建设过程中的不足。
“毛泽东主席的领导”这几个字,实在有些“干部化”,也有些“唯心主义”的思想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d4cb17a83b5a0550940c874e88ee9c.png)
建国前,从共同抵抗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哪一个,靠的都是人民群众,而并非是某一个人。
新中国的基础,所取得的建设,都来自于每一个人民群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4a9b52eca06f6cea2bee5207720ab1f.png)
熊向晖听完毛主席的批评后,低下了头。
哪怕多年后再回忆起毛主席的教育,他的心中依然感慨万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f2f3e70803e2a5d1907ba2471f2c21a.jpg)
熊向晖
这只是一篇通讯稿,在熊向晖过往的工作中也写过无数次。
但毛主席的话,一直激励着他,牢记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成就是人民的成就。
参考资料:
[1]熊向晖.毛主席对一篇新闻稿的修改[J].文史天地,1997,(02):30-32.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c73a5aecb27b2c274abd187a713e8f.png)
[2]熊蕾.跟毛主席学改文章[J].上海人大月刊,2007,(06):54-55.DOI:10.16702/j.cnki.cn31-1590/d.2007.06.005.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e9a5ba10f1284e78b4dd9a4645a5ea.png)
3.《环球人物》杂志:毛泽东高度评价熊向晖:“一人可顶几个师” 2018-01-05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8147c67b03761abdb1c36169c26a48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