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京曾在一次会议中向外界透露,俄罗斯将装备6种新式尖端设备,而在此次特别军事行动前,其中的5种都陆陆续续的完成了实验,并以“完全体”的形式列装了部队,唯独最后一种,面对西方记者屡次提问,俄罗斯就是避而不谈,可谓是吊足了外界的胃口。
直到不久前,乌克兰上空的星链卫星屡屡“失明”,西方国家才猛地意识到,最后一种设备,很有可能是针对卫星的,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国防部也“恰好”放出言论,称一款叫“佩列斯韦特”的激光发射器,已经列装进了部队。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星链卫星究竟是不是被佩列斯韦特破坏的?而这款发射器又是否存在短板呢?
2021年9月,在俄罗斯北部的一个武器试验场中,一架查打一体无人机正在进行高速机动,起初,外界以为该无人机进行的是攻击实验,毕竟从高空俯冲的飞行方式,以及显露出的红外特征来看,地面上一辆废弃的坦克,很可能将被它发射的导弹击毁。
可谁知,就在外界以为这架无人机完成了发射,并“逃之夭夭”时,不知什么原因,它却像断线的风筝一般,直挺挺地栽向了地面,与此同时,“实验”失败后,外界还纷纷嘲笑起了俄罗斯。
也难怪,从近年来俄罗斯的军改状况来看,虽然他们的常规武器,还大体保留了前苏联的“实力”,但因为在高科技领域一直被制裁,所以但凡用到芯片的武器,其水平一直差强人意,而这架无人机的坠毁,也从侧面体现了,俄罗斯信息化武器确实难堪大用。
面对这样的情况,俄罗斯倒显得十分淡定,一方面,他们将坠落的无人机捡回了工厂;另一方面,相关负责人还宣称,此次试验根本不是失败。这不免引起了外界的疑惑,无人机在还没发射导弹的情况下,就突然坠落了,如此还要“吹嘘”成功,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
有意思的是,在种种质疑之下,发言人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而此次军事实验,也在西方记者的嘲笑声中结束了。然而,就在6个月后,俄罗斯突然发表言论,称他们研发的新式激光武器,已经完成了列装。
原来,此前有关无人机的实验,根本不是为了测试它的打击能力,而是测试一款叫“佩列斯韦特”的新式激光武器,在无人机威胁地面目标的情况下,究竟有多少毁伤能力。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此时公布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无人机当时的飞行速度是0.7马赫,距离地面的距离大概在5公里左右,在这其中,激光武器一共用了15秒,烧穿了无人机的信号接收与动力模块。
不过,就在俄罗斯发表有关该武器的言论后,西方国家却没有提起重视,反倒是讥讽俄罗斯,称其完全就是在为军事实力不济“开脱”。原因也很简单,自从苏联解体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俄罗斯似乎都不具备,研发此类新型武器的能力了。
时间回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刚一上台,就急不可耐地推动了他的新思维计划,简单来说,该政策就是从政策到经济,一切向美国看齐,而在这其中,苏联科技也免不了从举国体制,转向了西方的自由体制。
当时,戈尔巴乔夫曾特意要求,苏联要研发一种,能与美国媲美的电子计算机,有意思的是,苏联的技术工人们,在研发初期原本信心满满,可在经过一番探索后,却愈发感到了不安。原来,早在十几年前,两国对于现代信息化的理解,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就拿一切信息化科技中最基础的芯片来说,在苏联看来,该设备的民用价值比较低,也正因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使用电子管元件。同时,由于这种材料的重量很大,所以苏联做得一直都是有关电子管小型化的努力。
而对于美国来说,因为特殊的研发体制,其电子领域的首要目标是赚钱,所以他们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可以民用的晶体管集成电路中,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设备也就成为了如今的芯片。
当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苏联的电子管科技虽然在研发初期,确实具有发热量低,体积小的优点,但随着科技不断迭代,苏联为了紧跟“潮流”,只能通过增加电子管的数量,达到与晶体管设备相同的实力。
不过,单纯的叠加也是有上限的,所以在1985年,苏联人准备用该类型的电子元件,媲美对方的晶体管设备时,发现在相同性能下,电子管的成本将是晶体管的6倍还要多,而这也正是戈尔巴乔夫下令研发新设备后,又无奈宣布放弃的原因,而在后来,因为一轮又一轮的打压,俄罗斯即便想要完成向晶体管芯片的靠拢,也总会被西方“及时叫停”。
聊到这有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既然苏联和俄罗斯都缺乏相应的能力,不就说明“无人机试验后”,西方的推测是正确的吗?那么俄罗斯此次列装的“佩列斯韦特”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其实从某种方面来看,该型激光武器能被俄罗斯研发出来,也算是一种巧合。
2016年,俄罗斯国防部曾下达命令,需要一款能够直接击毁卫星的武器,而根据当时的科技理论,击毁卫星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发射实体的“炮弹”,通过极高的动能,用物理的方式对卫星造成杀伤;另一种则是发射激光,通过破坏其电子元件,使其失去效用。
在这其中,第一种方式无疑需要功率无比强大的发射器,与此同时,击毁的卫星也有坠落到地面的危险,也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更加青睐,利用激光攻击卫星的方式。就像咱之前聊到的,激光武器需要强大的芯片作为支撑,而俄罗斯恰巧缺乏此类工艺,换句话来说,他们很有可能看着别人的卫星飞在头顶,却无法做出有力回击。
不夸张地说,这一弊端确实影响了俄罗斯国防部很长时间,然而,就在3个月后,俄罗斯却找到了激光技术的“源头”。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研发部门曾推出了一款型号为1K17的激光坦克,从实验资料来看,该武器有能力对10公里外的直升机产生影响,而在5公里的距离上,它更是能够直接毁伤直升机。
不过,该武器的缺点异常明显,首先,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产生如此功率的“电池”,重量甚至比坦克本身还要大,可若是减小功率,就无法达到毁伤效果了;其次,其发射器中使用到了一种可以放大峰值增益的“水晶”,但受限于材料学的局限性,苏联当时生产这样一块“水晶”,成本高达200万卢布,也正因如此,苏联才被迫放弃了该武器的使用。
而现如今,阻碍1K17的条件虽然没有完全解决,但对于俄罗斯来说,成本却大幅降低了,因此,他们在该武器的基础上,研发出了“佩列斯韦特”。有意思的是,北约面对该武器一直秉承“看笑话”的心态,直到他们的记者,核实了俄罗斯此前击毁无人机的实验后,才不得不对其重视,并为其赋予了“寻衅者”的北约代号。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就在不久前,乌克兰上空的星链卫星屡屡“失明”,西方国家就立刻联想到,其是否遭到了佩列斯韦特的打击,因为根据俄罗斯提供的官方数据,该武器能够击毁高度在1500公里以内的卫星系统,而星链卫星的飞行轨道,恰巧位于这一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西方的质询,俄罗斯没有给出回应,不过,现有科技表明,世界各国现都在研发激光武器,其中最大的瓶颈是,激光集束程度较低,因此在打击卫星时,容易被大气反射,导致毁伤效果不如预期,与此同时,激光武器为了保证功率,“电池”往往都以数十吨计,基本没有机动能力,放在战场上简直是活靶子,换句话来说,目前的激光武器仍旧处于广泛的实验阶段。
当然,星链是不是被佩列斯韦特打坏的,外界还不得而知,毕竟根据现有的技术验证,如果天气条件好,激光武器确实有能力摧毁卫星的信息模块,而这些卫星失明的真相,恐怕还要等此次冲突结束,外界才能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