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鸭绿江

怜珊来看过去 2024-11-15 02:59:39

(1)双方部署

日军在取得了平壤和黄海海战胜利后,便开始扩大侵略行动,并把战火烧到中国领土。1894年9月21日,日本大军营组建第一军和第二军。山县有朋为第一军司令官,第一军由第三、第五两个师团编成,作为右翼,从朝鲜义州渡鸭绿江入侵辽东地区。大山岩为第二军司令官,作为左翼,在辽东半岛登陆,攻夺金州、旅大,入侵辽南地区。

九连城是由朝鲜义州进入中国国境后,通往各地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由九连城向北经汤山城、凤凰城、草河口、连山关,通奉天;向西南经安东县、大东沟、大孤山,通金州、旅顺。因此,首先占领九连城,进而侵占辽沈地区,就是日军所谓的“作战大方针”。

清军为阻止日军向中国本土进攻,改变了原来“海守陆攻”的战略,采取了“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盛京以固东省之根本”的战略防御方针。清政府派出四川提督宋庆,任命他为驻鸭绿江防线各军总统,负责指挥前线战事。同时,清政府还令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率镇边军赶赴九连城,与宋庆合作联络各军策划防御。至10月下旬,集中在九连城附近的清军共2.3万余人,除依克唐阿的镇边军和黑龙江齐字练军外,均由宋庆指挥。

清军采取在鸭绿江沿线设防的方针,将九连城附近一带作为主要防御阵地。以九连城为中心,东起宽甸县长甸河口,西至鸭绿江以西的大孤山等地都有设防。九连城每边城墙有1公里,清军每隔400米左右设有一个炮位,城内有9个兵营驻守。

清军的防御部署分东、中、西三段防线,东段防线:从长甸河口至安平河口一线,由依克唐阿将军率镇边军及齐字练军分守。中、西段防线各军共1.8万余人,统领者宋庆率亲兵四营,并在九连城以北的苇子沟设司令部。

中段防线:九连城由总兵刘盛休率铭军专守;虎山和栗子园附近,由总兵聂士成率牙山军四营驻守;九连城北面的榆树沟和苇子沟附近一带,分别由总兵马玉坤率毅军五营及总兵宋得胜率毅军四营驻守。

西段防线:沙河镇及元宝山附近一带由吕本元、孙显寅率原汝贵所部盛军驻守;鸭绿江下游及大东沟、大孤山等地由丰升阿、聂桂林率奉天盛军和原左宝贵所部奉军分守。

(2)侵占安平河口

10月22日,日本第一军全部到达义州集结完毕,随时准备侵入中国。

义州时为朝鲜北境重镇,可通水口镇。当年在义州城东北角小山最高处建有亭阁,名为统军亭。从统军亭看中国境内,地势形胜,一览无余。

日本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抵达义州的当天,便登上统军亭观察鸭绿江对岸清军的设防情况。

山县通过实地观察认为,虎山是江北的天险,欲攻占九连城,必先拔取虎山。但拔取虎山似非易事,因而制定了派出奇兵从安平河口渡江、从侧翼袭扰清军防线的计划。

10月22日夜间,山县命步兵第十八联队长佐藤正大佐担任此项任务:沿鸭绿江向上游迂回至水口镇。

佐藤接到命令后,当即率7个步兵中队、一个骑兵分队,并携大炮两门,向水口镇进发,准备从水口镇至安平河口涉渡。

日军之所以选择这里为涉渡地点,是因为“略相对峙,江水至此颇散漫,水渐浅,流渐缓,处处便于徒涉。”

清军沿鸭绿江设防,防线漫长,以何处作为防线重点,令统帅宋庆颇感困扰。对于安平河口的重要性,清军虽有注意,但并未派驻重兵防守。

10月上旬,铭军统领刘盛休探知日军有从安平河口和长甸河口渡江的可能,报告李鸿章说:“贼已到义州。上游牤牛哨(水口镇附近)离义州30里,人马均能过江;长甸口离九连城90里,亦有渡船,均无兵防守。”

清廷命驻九连城“各军会商,酌派马队为游击之师,于江岸上下游严密梭巡,遇有贼踪,半渡击之”。但清廷又担心日军从别处渡江,故又于次日补发一道电谕:“鸭绿江地段绵长,必须择应行设防之处,或筑土炮台,或建地营,或设水雷,一切防具妥慎筹办。”

10月24日上午11时半,佐藤支队到达水口镇东面,开始向安平河口涉渡。驻守该处的清军将领倭恒额率部迎击,同时东面鼓楼子以及安平河口的堡垒开始进行炮击。日军半渡之时,清军齐字练军派出骑兵60人阻击,当日军冲进距离安平河口600米时,齐字练军后撤,随后倭恒额也撤退。

当时驻守安平河口的倭恒额部齐字练军春字营250人和骑兵1哨50骑;另筑炮垒两座,各设有大炮1门,兵力相对单薄。午后1时半,日军占领了安平河口。此战清军战死20人,丢弃大炮2门,步枪15支。

当天佐藤支队未敢孤军深入,而是选择安平河口西南一处高地露营,以待次日正面日军发起进攻。

安平河口的丢失,预示着清军再度大败的结局。

(3)激战虎山

10月16日,清军统帅宋庆接报,日军向上游的宽甸方向前进。这是日军的一个伎俩,造成企图北上渡江的假象,吸引并分散清军在九连城方向的兵力。然后再于夜间快速奔回义州。清军中计,重新调整兵力部署。

清军也清楚陈兵对岸的日军肯定要渡江,而渡江就要造桥,造桥就要选择合适的地点。10月22日,宋庆亲自查看鸭绿江的沿江险要,“独虎耳山与义(州)相近”,于是命令加强虎山防御。

10月24日,防守虎山的清军将领马金叙得知佐藤支队已由上游的安平河口渡江后,预料第二天必有战事。于是命令士兵加紧巩固阵地。

在佐藤支队进攻安平河口的同时,。在义州的日军主力部队正在准备架桥材料,计划在义州和虎山之间的中江上架设浮桥。

24日夜,日军在虎山对面的中江台和中江东侧支流上架起两座浮桥,驻守在江对岸的清军竟毫无察觉。

10月25日清晨6时15分,日军第3师团长桂太郎中将率领1个联队,在浓雾的掩护下直扑虎山。

待日军已近山下,才被虎山守军发现。马金叙督军御敌,并对部下做动员:“今日之战,关系甚大,虎山存亡,悉赖尔等,须戮力同心,以御敌人。”士卒皆大呼,原效死保守此山。

日军为配合步兵正面攻山,炮兵在义州城东侧高地进行炮火支援,以榴霰弹集射虎山。

日军23日在义州城上观察清军布防时,已对清军布防情况了如指掌,看到距离两三千米的虎山上,“马”字旗迎风飘扬,就已经得知这是马金叙的守军。

战斗未曾开始,兵力部署就已暴露,清军沿用的依然是冷兵器时代排兵布阵的方式。

于此同时,日军右翼联队在也开始渡江,并向东包抄,意图抢占虎山东侧高地。马金叙随即分兵抗敌。

双方“枪炮互击,杀伤相当。”地形上的优势,暂时弥补了清军在人数、装备和作战能力上的欠缺。

随着日军不断增多,“我军子药垂尽”。就在此时,原本派往安平河口截击日军佐藤支队的吕本元率骑兵500人赶到。

清军统帅宋庆命马玉崑、宋得胜率步骑2000人、8门火炮,渡过叆河向日军反击。同时,九连城的铭军也以4门火炮进行炮火支援。

只是这次清军的反击还是没能挽回败局,就在桂太郎部陷入困境时,山县有朋急调左翼联队支援,迂回进攻虎山。等清军援军赶到,日军援军已经渡江完毕。

马玉昆、宋得胜恐后路被日军截断便率援军退向栗子园,日军则乘势集中兵力先后向虎山发起四次冲锋。聂士成、马金叙虽率领部下奋勇还击,终因寡不敌众,清军于11时30分败退。

战后统计,清军阵亡495人。其中宋庆毅军的营官、哨官伤者十之六七,阵亡者330人。日军死亡34人,伤115人。

(4)全线崩溃

日军占领虎山后,山县有朋便在虎山设司令部,开始策划攻占九连城的作战部署。26日4时30分,日军按照既定作战部署,向九连城发起总攻。日军以第三师团为右翼,立见旅团为中路,大迫第九旅团为左翼,呈三面包抄之势,从北面向九连城进发。

日军集中火力向九连城进行轰击,而原本人喧马嘶的九连城,却出奇的寂静。日军第九旅团派兵登城而入,发现城中已不见清军的一兵一卒。原来,在25日虎山酣战之时,防守九连城的刘盛休在安排部分兵力留守后便率大部队撤退。当晚,宋庆见人心涣散,自己兵单力薄,也连夜向凤凰城退走。附近其他各军见状,纷纷向西溃走,人马自相践踏。

留守在九连城的官兵闻讯后,怕日军抄截后路,也趁夜色退走,并在日军必经的城门等交通要道上,预先埋设了地雷。由于撤退匆忙,60余门山炮和野炮、600余支步枪、数千顶帐篷以及若干军粮,竟然全部丢弃资敌。

日军不费一枪一炮,不伤一兵一卒,占领了边境重地九连城。驻守在安东县的清军,听闻九连城失守,全部退往大东沟及大孤山。26日,日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便顺利占领了安东县。

 日军占领安东县时,聂桂林和丰升阿所率奉军、靖边军及练军盛字营尚驻大东沟西,当即留下两营奉军驻大东沟,余皆北退。10月27日,日军大迫支队来逼,两营奉军亦退走。至是,3万重兵防守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在鸭绿江防之战中,清军不仅伤亡惨重,而且各种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也损失严重。据日方公布的数字,日军缴获大炮74四门、步枪4,401支、炮弹30,684颗、枪弹4,320,661颗,精米2,590石、杂谷2,000余石,以及马粮和其他杂物无数。

0 阅读:4
怜珊来看过去

怜珊来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