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分之季,阳和布德,草木滋长。在这生机盎然的日子里,我国开国上将陈士榘将军与夫人范淑琴女士的骨灰安放仪式,于北京怀柔九宫山铁军长城纪念林庄重举行。仪式现场,春风拂面,松柏含翠,哀乐低吟,气氛庄严肃穆。
曾身着戎装,服役于工程兵的著名演员,亦是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扮演者朱龙广先生,以其浑厚激昂的嗓音,朗诵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作。诗中云:“开国上将陈士榘,一生忠于毛主席。人民不会忘记你,历史不会忘记你。”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如洪钟大吕,响彻云霄。当读到此处,在场众人无不动容,纷纷为之动容,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仿佛是对这位英灵的深情致敬,也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深刻缅怀。
骨灰安放仪式的余音未了,陈将军的幼子陈人康,便在记者的镜头前,娓娓道来他对父亲那段深沉的记忆。谈及父亲最令他难忘的形象,陈人康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在世人眼中,父亲身为开国上将、首任工程兵司令,我们这些子女理应沐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让人羡慕不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父亲的一生,几乎与军旅为伴,对待我们,他总是严肃如铁,仿佛我们是他麾下的士兵,鲜少与我们拉家常,更不曾询问我们的日常……”
一、
1909年4月,陈士榘在湖北荆门一个贫瘠的农家里呱呱坠地。
1927年9月,他毅然投身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随同毛主席的脚步踏入井冈山,在红四军中崭露头角,成为一名英勇的排长。
不久,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二次“围剿”,陈士榘所在的排肩负起保卫黄洋界的重任。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陈士榘率领全排,凭借手中仅有的1门迫击炮和寥寥数发炮弹,在黄洋界阵地上一再挫败敌军的猛烈攻势,最终赢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辉煌胜利。陈士榘的名字也因此声名鹊起,引起了毛主席的青睐。
长征路上,陈士榘已升任红一军团教导营营长,他带领部队历经无数艰险。1935年4月,他接到命令,肩负重任,率教导营攻占定番城,为红军打通通往云南的通道,拨开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陈士榘领命,挥师前行,手执战场上缴获的青天白日旗,伪装成中央军,浩浩荡荡直取定番城。城内国民党守军未察秋毫,以为中央大军将至,毫无防备。待我军逼近城门,敌人才如梦初醒,慌不择路地紧闭城门,却已晚矣。陈士榘率领教导营如疾风扫落叶,势不可挡,一举夺下了定番城池。
定番城破,毛泽东主席笑逐颜开,赞曰:“陈士榘啊,你这是学会了与敌周旋之道了!”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陈士榘身负重任,担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的参谋长。1937年9月,他率领343旅参与了林彪将军指挥的“平型关大捷”,一举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军民的士气,增强了战胜侵略者的信心。
同年10月下旬,日军突破娘子关,沿正太铁路西进,意图攻占太原。陈士榘受命率三四三旅从五台山区南下,与一二九师并肩作战,对西犯日军进行侧击,为保卫家园,共赴国难。
当日军第二十师团的先锋铁骑踏破晨曦,朝着广阳城缓缓逼近,陈士榘目光如炬,指挥六八六团二营如影随形,以退为进,步步为营,巧妙地减缓了敌军的脚步,为全旅迅速占据广阳及其周边要道两侧的制高点赢得了宝贵时间。待日军辎重队与精锐大队踏入三四三旅精心布下的陷阱,陈士榘挥军如虎,率领八路军战士如同山崩海啸,对日军发起猛烈的伏击。战鼓擂响,枪林弹雨,日军被分割成数段,溃不成军。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生死搏杀,这股日军被全歼,旅团长亦束手就擒。陈士榘,这位八路军史上首位俘虏日军旅以上指挥员的英雄,名震四方。
翌年,1947年9月,陈士榘与唐亮携手,组建成陈唐兵团,肩负南下使命,与陈谢兵团并肩作战,志在夺取中原重镇洛阳。彼时,洛阳城内,蒋经国亲自培养的青年军第二〇六师,师长邱行湘,乃蒋介石倚重的虎将,麾下精兵强将,装备精良,堪称攻城克敌的坚盾。3月11日之夜,攻城部队奋勇冲锋,敌军殊死抵抗,城门久攻不下,双方陷入胶着。
面对这不利局面,陈士榘临危不惧,一方面指挥部队持续发力,不给敌军任何喘息之机;另一方面,巧妙运用炮兵的强大火力,对城内敌军的核心阵地进行猛烈炮击。终于,在陈士榘的英明指挥下,攻城部队攻破了洛阳城,生擒敌师长邱行湘,将守敌两万余人悉数歼灭。洛阳,这座中原重镇,成为了人民解放军在中原战场夺取的第一个重要城市,见证了陈唐兵团的赫赫战功。
1952年9月,金秋送爽,正值军事科学院担任教育长的陈士榘,接到了中央军委的急令,肩负重任,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履新伊始,陈士榘便以卓越的远见,将原先杂糅的28个工兵团精妙地划分为工程工兵团、舟桥工兵团、建筑工兵团等三大类别,使得工程兵部队的编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如同一把利剑,锋芒毕露,显著提升了全军工程兵部队的专业技能与战术素养。
1958年4月,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导弹发射试验基地、核试验基地、核弹生产储存基地的建造重任,悉数落在了工程兵部队的肩上。陈士榘毅然带领十万精锐工程兵,跋涉千里,抵达那“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吃水贵如油,四季穿棉袄”的荒凉戈壁——罗布泊,开启了一场为“两弹”工程基地建设的艰苦征程。
在陈士榘的英明领导下,工程兵部队攻坚克难,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圆满完成了为“两弹”筑巢的艰巨任务。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那一刻,毛泽东主席在接见有功人员时,紧紧握住陈士榘的手,满怀深情地说:“你们工程兵立了大功,你们‘做窝’,他们‘下蛋’,我们中国人说话算数了!”
然而,相比战场上的辉煌战绩,陈士榘的家庭生活却充满了波折。他的一生,曾两度结缘,第一任妻子范淑琴,便是罗荣桓元帅精心牵线搭桥的成果。那时的陈士榘已逾三十,仍孑然一身,罗荣桓元帅便将当时在115师文工团工作的范淑琴介绍给他。
初见范淑琴,陈士榘便对她心生好感。然而,他性格腼腆,迟迟不敢表白。他曾偷偷给范淑琴写了一封信,却始终鼓不起勇气交给她。直至115师政训处副主任萧华挺身而出,主动将信交给范淑琴,这段美好的姻缘才得以促成。
两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情投意合,琴瑟和鸣。第二年,范淑琴喜得千金,然而命运弄人,这个无辜的生命未能留住,范淑琴痛彻心扉,陈士榘只能以“革命之殇”宽慰妻子:“这就是革命的代价,我们的战友们,每日都在为理想献身……”
岁月流转,范淑琴为陈士榘接连诞下六子二女,共计八口之家。然而,陈士榘身陷戎马倥偬,奔波于战火与建设之间,家中大小事务,无不落在了范淑琴的肩上。日复一日,缺乏交流的夫妻俩,感情之河渐生波澜。
范淑琴性情直率,直言不讳,这在寻常日子里并无大碍。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的直言却为她带来了无妄之灾。
一次闲谈间,范淑琴无意间提及“江青曾是上海滩上的三流演员”之语,不料此言竟被有心之人添油加醋,上报至江青处。江青闻言,怒火中烧,遂指使手下罗织罪名,将范淑琴拘捕入狱。
范淑琴被捕,陈士榘的处境顿时变得岌岌可危。在感情上,他理解并同情妻子的遭遇;然而,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又让他对妻子私下议论主席夫人之事感到愤慨。加之当时政治环境的压力,进退维谷的他,不得不在痛苦与挣扎中,向范淑琴提出了离婚的残酷要求。
陈士榘之子陈人康,追忆往昔,忆及那段动荡岁月,不禁感慨万千。彼时,公检法机关俱已沦陷,陈士榘虽心生离意,却无奈离婚之路漫漫,手续久拖未决。
四、
范淑琴身陷囹圄,遭受非人折磨,身心俱疲。入狱期间,更有一女同志与陈士榘走得甚近,令范淑琴痛不欲生。她本可巧妙化解这场危机,却终因一纸举报信,揭露了陈士榘与女同志的暧昧关系,不仅令陈士榘自尊受损,更使两人关系雪上加霜,终至陈士榘与女同志另结连理。
范淑琴被捕的消息传至家中,儿女们悲痛欲绝。次子陈人康,正值血气方刚之年,怒不可遏,遂走上街头,张贴“炮轰中央文革”、“火烧谢富治”的大字报,以示抗议。
此举在当时,实属惊世骇俗。陈人康很快便被警方拘捕。审问之下,得知其乃陈士榘之子,警方遂将其送至工程兵保卫处处理。本想就此放其一马,却未料陈士榘对此事态度坚决,认为儿子此举乃反对中央文革小组,是反革命行为,遂不顾父子之情,将儿子送回公安部门,大义灭亲,令人唏嘘。
在漫长的囹圄之苦中,陈人康终于迎来了重获自由的曙光,那是在一位慧眼识珠的领导关怀下,他得以重见天日。得知此事后,毛主席亲笔赞誉陈士榘,赞其“大义灭亲,立场坚定”。江青亦趁机施以善意:“陈士榘,此次暂且作罢,往后还望严加管教,莫让子孙误入歧途!”
陈人康的鲁莽之举,亦令其胞兄陈沂滨蒙受连累。鉴于陈人康当时尚显稚嫩,疑云笼罩,有人暗指陈沂滨幕后指使,教唆其子走上街头挥毫泼墨。此事后,陈沂滨亦遭军籍剥夺,无奈退伍还乡。
岁月流转,动乱终息,蒙冤者得以昭雪。陈沂滨依政策本应恢复军籍,他亦屡次在父亲陈士榘面前提及此事,恳求父亲为其伸张正义。然而,陈士榘却始终未曾点头,这导致陈沂滨在漫长的等待中,政策落实之路愈发坎坷。
岁月如梭,陈沂滨终究未能逃过病魔的魔爪,一场严重的心脏病如晴天霹雳般降临,需筹足十万元巨款方能手术。彼时,陈沂滨的医保尚在襁褓之中,这笔救命钱对他而言,无异于遥不可及的星辰。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范淑琴携其他子女,倾囊而出,八万之数虽微薄,却凝聚着人间大爱。她们又四处奔波,借贷两万,终是将陈沂滨从死神手中夺回。多年以后,提及这段往事,陈家子女们的眼眶不禁泛起泪光,悲痛与遗憾交织,如同陈年的老酒,愈久愈醇。
1995年7月22日,陈士榘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临终之际,子女们心中涌起无尽的哀思,他们轻声问道:“父亲,您一生中最挚爱的人是谁?”陈士榘的声音虽已微弱,却字字掷地有声:“毛泽东!”这声回答,仿佛穿越时空的回响,彰显着一代伟人对领袖的无限忠诚与敬仰。
老狼
小编再回学校读几年书吧!
不看回复
六子二女,八口之家?这加减法都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