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大前天发布了《七大期间,人人欢畅,陈光却反复抱怨说:毛主席,我哪点对不起你》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了传奇战将陈光,他曾担任过中共五大抗日根据地、一个大战略区的军事主官。
与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华中等大战略区相比,山东战略区的战略地位尤为重要。
毛主席经常感慨:“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我们不妨来看:山东抗日根据地北联华北、南结华中,乃是华北、华中之枢纽;西临晋冀鲁豫边区,西北接晋察冀边区,与此两大战略区互为依托,成鼎足之势;南隔陇海路与华中区相连,是华中通向华北进而与中共中央保持联系的重要通道。
在抗战时期,从战略角度看,可从侧面牵制着日军,对日军南进构成威胁。
毛主席高瞻远瞩,早在1936年4月就指示北方局派人前往经略山东。
曾在1934年初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开滦五矿总同盟3万余人反帝大罢工的黎玉,担任了这一重任,他秘密前往山东,恢复和重建了屡遭敌人严重破坏的中共山东省委,任省委书记。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因时而动,领导山东省委发动山东各地的抗日武装起义,并亲自领导了徂徕山起义,兼任起义部队政委。
1938年,鉴于我在山东的力量薄弱,他在该年4月赴延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提出派干部和一个主力团去山东。
毛主席早有此意,不过,他认为一个团是不够的,说还要多派去一些。
他承诺:“必须给你们调派一个名将,再派一支主力部队去,这样的话,他们就不敢再叫你‘土八路’了。”
毛主席准备调往山东执掌帅印的名将是谁呢?
毛主席的心中已经物色好人选了,那就是时为皖南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的罗炳辉。
关于罗炳辉,老覃以前发布过许多与之相关的文章,如《毛主席高声喝问策马奔来的罗炳辉:为何迟来?答:给敌人做了顿饭》《红一方面军的军团长,虽在会师后曾倒向张国焘,不死当为大将军衔》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打开来看看。
总之,罗炳辉曾经是毛主席非常信任和依赖的得力大将。
让人深感遗憾的是,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在四川懋功和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之后,罗炳辉看到红四方面军有八万之众,而红一方面军不足二万,就对形势产生了误判,以为真理掌握在张国焘的手里,在张国焘发起的与毛主席的“北上与南下”之争中,反对了毛主席的北上路线,选择跟随张国焘南下。
而根据《人民日报》在1981年7月30日发表的,由张纬所著的《独臂将军的一生》里面的记载,原在红一方面军的彭绍辉被派往红四方面军第30军当参谋长,看到张国焘飞扬跋扈,不但拒绝接受中央北上方针,还另立中央,气不过,向朱德写信反对南下,托付罗炳辉务必转交给朱德。
谁也没有想到,罗炳辉为了讨好张国焘,竟然出卖了朱德,把信交给了张国焘,差点导致彭绍辉被杀。
那天,张国焘气呼呼地让人带彭绍辉前来训斥,侍立在旁的王树声察言观色,掏出了驳壳枪,推上子弹,把枪口顶在彭绍辉的胸膛上,厉声责问彭绍辉见了张主席为何不敬礼?为什么反对南下和反对张主席?为什么反对成立新中央?
关键时刻,朱德赶到,夺过了驳壳枪,严肃批评王树声不该这样做。
在朱德的干涉下,彭绍辉总算躲过了一劫。
多年后,彭绍辉每回忆起这一段,都会感激不尽地说:“我的命是朱总司令从枪口下抢下来的!”
话说回来,张国焘南下遭遇了一连串失败后,又带领红四方面军重新北上。
即罗炳辉又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并没有过多责怪他,对他重用如初。
这不,当黎玉向中央求将,毛主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罗炳辉,准备由罗炳辉去山东负军事总责。
但罗炳辉在新四军的工作走不开,最后才决定改派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率领115师前往去山东。
我们也知道,罗荣桓后来在山东全方位展现了他的经天纬地之才,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