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对游戏的兴趣?

铭水云 2023-05-20 17:24:24

无论年龄大小,爱打打闹闹,这本就是“天经地义”。

在理论上,如果孩子及时地完成了家庭的作业,并且已经完成了必需的阅读和学习,那么家长就应当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进行放松、娱乐和游戏。

只不过,我真的很不赞同,让小孩子们去做一些“不合年龄”的事情。

1、玩游戏是天性。

大部分的家长都对这款游戏一窍不通,只是觉得这款游戏简直就是在消磨时光,却能把自己的小孩哄得开心。

因此,很多小孩玩游戏的时间,通常是做完作业,吃完饭,或者是与人一起吃饭,或者是在一家火锅店,当大人们在餐桌上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时候,很多小孩也就可以获得默认和纵容,在客厅里拿着手机,三三两两地玩着手机,打着游戏。

不过,对于许多青少年来说,他们还没有资格使用电子设备,依我看,十多岁的孩子,在互联网上爆红的手游之外,更多的是去玩一玩那些质量好、口碑好的大型单机游戏。

毕竟,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有玩游戏的时候,身为家长,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也要注重对他们的指导和督促,不可能让他们每天只会在吃饭、睡觉的时候,都会去看书,不会让他们有一丝一毫的游戏娱乐的时间。

很明显,这是不合逻辑的,也是毫无人性的。

换句话说,对于低龄孩子来说,当他们学习能力较强时,他们可以选择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智力游戏,并在家长的监管下进行学习;10岁以后,就可以在家长和家人的帮助下,抛弃那些单纯、幼稚、无聊的游戏,去感受那些中外“游戏大作”中,那些内容丰厚、构思精巧的作品。

事实上,这就是最好的“游戏教育”方式。

2、与其阻止,还不如放手。

孩子也好,成年人也罢,越无法得到,就越会有执念。

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和指责自己的子女“沉迷手机”,“痴迷游戏”,但他们忘记了,一旦子女开始接触手机,开始打游戏,身为家长的他们,都会忍不住摆出严肃的表情,对子女进行没完没了的训斥与抱怨。

他们总是试图用自己天真的“青春期的逻辑”,去解释周围、学校、家里发生的一切。

在青少年时期,家长给他们的手机、玩的“禁令”,就是对他们休闲的一种约束与限制。因此,在家长,教师和学校的严格控制下,孩子是否将“告别手机”呢?简直是天方夜谭。

家长不敲门,教师允许同学互相举报,学校严禁同学把手机拿到学校,还公开让同学拿着锤子去打,然而,这一切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事实上,一些心胸开阔、聪明的父母,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想要培养出一个聪明的、善于使用高科技的人,就必须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数字设备。

3、合理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不喜欢或不让孩子们打游戏,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不对。

首先,孩子的“玩”是其本性,对其进行教育,应以引导为本,不应阻碍为本;

其次,为孩子提供的游戏必须适合他们的年龄以及他们的身体、心理状况,不可将游戏与休闲“混为一谈”。

在此基础上,家长应以正确、理性、适度的方式引导孩子玩耍,不要一味地制止。

自然,哪怕是八九十年代的父母,一提到“游戏”这个词,大部分父母都会觉得头痛,似乎在他们看来,一旦子女的学业受到影响,他们在家庭、在学校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在他们的身上,将他们的一切毛病,统统都归咎于他们的手机、游戏。

但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对其进行即时反应和反应的能力”,其实才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中心,而各类可以锻炼和提升的大型游戏,也有大量的资料证明,这的确是一款可以帮助孩子提升反应速度,交流能力,IQ,情商的好工具。

不是让他成天拿着手机,没日没夜地打游戏,而是让他在课后“小玩”一下,这样就可以提高他的身体素质,提高他的智力。

一些上了年纪的家长,可能会“天生”对网络,科技,游戏抱有一种恐惧,一种排斥,一种怀疑。然后,带着这种怀疑的态度去教导子女,特别是青少年,必然会造成两个代际“难以消除”的心理障碍,为什么要这么做?

总的来说,我还是希望各位父母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冷静的对待“小孩打游戏”,事实上,“适当的打游戏”并不是什么大错,而是“沉迷游戏”对小孩的身体、心理以及学业都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家长应当指导孩子多去接触那些具有益智、有益大脑的“游戏大作”,不要让那些还停留在那些单纯、天真的“小游戏”上。

0 阅读:9

铭水云

简介:珍惜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