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利率呈现暴跌态势,各大银行存款利率全面跌破2%,曾经靠存款赚取稳定利息的方式如今已变得越发缺乏吸引力,与此同时,国债收益率也在一路下滑,走出了一条颇为引人注目的下行曲线。
就在本周一,我国国债收益率经历了重挫,与之对应的国债ETF价格则顺势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标志性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了2%,这一现象堪称22年来的头一遭。遥想年初之时,不少专家还笃定地认为2.5%会是国债收益率的长期底部,然而当时就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经济逻辑已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国债收益率再也回不到那个所谓的底部了,甚至断言2.5%将会成为大顶。
从国际对比来看,我国30年国债收益率被日本的30年国债收益率反超,这无疑是历史性的一刻。日本在过去20多年里一直深陷通缩困境,名义GDP几乎陷入停滞状态,不过近期不少经济学家却看好日本,觉得日本已然成功走出通缩。回顾历史,德国、美国也曾出现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的情况,而彼时它们对应的名义GDP均处于低增速阶段。后来美国随着几年名义GDP的高增长,国债收益率重新走高,德国则依旧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次我国国债收益率大跌还登上了热搜,其实从趋势上来看,它此前就一直处于下跌通道中,此次跌破2%的整数关口,才让更多人察觉到了它的特殊性。回顾过往,在9月份房地产开启第二轮刺激,股市随之大涨之后,国债收益率曾出现过几天的大幅上涨,可到了10月,股市下跌并进入震荡期后,一切似乎又回归到了原有的运行轨迹上。
然而,这次的情况与以往相比确实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以往每当国债期货出现大涨的时候,股市中的高股息概念往往也会跟着水涨船高,高股息概念所涵盖的四大行、三桶油、三大运营商、煤炭水电等板块都会迎来一波不错的行情。但这一次,情况却截然相反,自10月之后,这些高股息板块成为了市场中表现较差的板块,不少已经跌回到了本轮市场上涨的起始位置。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国债收益率后续的跌幅或许会相当有限。
展望未来,我国的LPR利率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3 - 4年的周期内,预计国债收益率大概率不会出现大涨的情况,而是会持续保持在低位运行。在当下的经济格局中,有一项重要任务摆在面前,那就是要让GDP平减指数回正,使名义GDP增速超过实际GDP增速,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单纯追求GDP增速本身。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对经济质量和结构优化的深层次考量,只有名义GDP增速提升,才能更好地反映出经济在价格和产出等多方面的综合增长情况,对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经济预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或许就在于即将到来的第三轮经济刺激举措了,明年一季度将会是见分晓的重要时间节点。如果刺激措施得当且能有效落地实施,那么经济有望迎来新的活力,推动名义GDP增速回升,国债收益率等一系列金融指标也会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反之,如果刺激效果不佳,经济可能还会在当前的状态下继续徘徊一段时间,金融市场也会继续维持现有的格局,投资者们也需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
对于投资者而言,国债收益率的持续走低以及其与高股息板块之间关系的变化,都在提示着大家要重新审视市场逻辑。以往依赖的一些关联性投资思路或许不再适用,需要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利率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板块在新环境下的估值情况等。例如,那些原本青睐高股息板块以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如今就需要思考该板块后续是否还具备同样的价值支撑,是否要适当调整资产配置比例,转向其他更具潜力的领域。
总之,国债收益率跌破2%这一现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金融数据变化,它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经济逻辑转变以及对未来市场走向的深刻影响。无论是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还是广大投资者,都需要密切关注这一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经济信号,以便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共同迎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