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讲:“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亦是 “护肝、强肝” 的黄金契机。
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介绍几个“天然强肝王”,入春后常吃,一把消灭肝上的浊脂、瘀滞,让肝“干干净净”!
1.山楂
过年期间,想必大家都“大饱口福”了,大鱼大肉、甜腻糕点、香醇美酒......可谓是“珍馐美馔齐聚”。殊不知,肝在无人在意的角落替我们承受了太多。尤其是本身就有脂肪肝、高血脂等问题的朋友,肝更是“难上加难”。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巧借山楂把体内的痰浊、瘀血好好清扫清扫。它功在降脂化浊、理气活血,其所含有的黄酮、熊果酸成分还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红枣:健胃益气、降脂化浊。
+荷叶(干品)、川陈皮:降压降脂、化痰排毒。对于痰湿蕴结所致的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都很有帮助。
(注:使用任何中药之前务必找专业辨明自己的情况,脾胃虚弱者、心脾阳虚者慎用山楂。)
2.蒲公英
“春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 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之势向上、向外疏发。
然而,若此时生活起居失宜,如过度劳累、熬夜伤阴,或饮食不节,极易阻碍阳气的正常升发与疏泄,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头目胀痛、眩晕、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干口苦、耳鸣、食欲不振......这个时候蒲公英就能帮上忙,常见的搭配像:
+玫瑰花: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玉米须:消炎利尿、缓解水肿;
+菊花:清肝明目、镇静安神;
(脾胃功能较差、体质偏寒、孕妇慎用。)
3.乌梅
乌梅能“补肝,且能敛肝,用于阴分药中,功效甚大。”它不仅能够帮助肝藏血,还能够化津生液、促进胆汁分泌。
如果说您出现了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无力、失眠多梦等不适,平时用乌梅泡水喝还是不错的。在这里大家分享几个临床上乌梅入方调治肝胆病的小方子。
·醋制乌梅+佛手+枸杞+冰糖少许:慢性肝炎、脂肪肝属肝阴不足者,症见口干、目涩、胁隐痛等。
·乌梅+威灵仙+白僵蚕+炒薏苡仁:消散瘀积、化痰散结;辨证加减对于痰瘀互结所致的胆息肉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乌梅+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胆结石、胆泥淤积(结石直径<0.5cm为宜,症属肝胆湿热者。)
(孕妇、处于月经期、外感咳嗽、泻痢初起及有湿邪者慎用乌梅。)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希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