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茧》刻画的不同人物,都代表了怎样的情绪?

铭桉看国际 2023-09-28 03:37:07

个体觉醒的期许

但从另一个维度看那个时代,由于新政权建立之后的革命文化强调整齐一律、统一意志、集体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个体的发育。

到了文革,这种“公共话语”又挟带了一种强制的暴力,使得代表个体的“私人话语”全无生长的空间。然而,鲜活的人性即便在这样的一种险恶的环境中还是会顽强地呈现。

在剧本中,主角林知夏渴望获得新的生活。在潜意识中她想逃离监狱般的家,逃脱她姐姐的控制和差使。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生气”被逐渐释放。她的姐姐林知春对异性怀有敌意,同时对她则是家长式的控制和管教,依恋,寄托,以及病态的占有欲。林知夏由于自己的个性软弱而听话。

以及从小被姐姐的严格管教,使她的内心世界变得封闭而绝望。

幸运的是,她还算年轻,曾经也称得上清丽动人。在她还小的时候,谈起林知夏的时候,人们会用柔弱来形容她,曾经也有很多人上门来提亲。虽然幽暗枯寂的生活使她心灵麻木,但却保持了对美的敏感性。

与林知春理直气壮地强求相比,林知夏却感到内心压力很大,很痛苦。与张老师见面后,她的内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她窥见了拥有正常生活的一丝可能性。

随着林知夏逐渐意识到自己现在的生活充满了痛苦,林知春却开始向她施加压力。

她忍受不了最亲密的人有任何离开自己的心思,千方百计把林知夏留在身边,继续这样幽暗寂寞的生活。正在双方都陷入了两难的泥沼中时,苍蝇作为腌臜事物的象征出现了。

窗外院子里有一个废弃的酱缸,总是会滋生很多嗡嗡叫的蚊蝇。当它们飞到酱油店里时,象征着世俗女人间的闲谈八卦和肮脏思绪。

当它们飞到逼仄的阁楼上时,象征着两姐妹不能为外人道的龃龉。这是林知夏对自己这种不正常生活的厌恶。

林知夏追苍蝇、打骂苍蝇。她的反常行为让林知春吃了一惊,也吓了自己一跳。我骂了什么?我说脏话了吗?

主角林知夏突然变得粗鲁起来,这象征着她古井无波的内心开始了第一丝悸动。我们开始从女主林知夏的身上,看到了边缘女性意识地觉醒,这个将近四十岁的老姑娘开始试着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开始觉醒的知夏与姐姐很反常地与姐姐发生了争吵,然后像每一个正常的女性那般对着镜子顾影自怜。接着胆子愈发大了的林知夏不顾姐姐的反对和张老师在剧院约会,相处融洽,忽然间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而当林知春发现自己的亲人和“恋人”逐渐远离,她离她的疯狂之路又更近了一步。

林家酱园的三位女性钱锦芬、陆令柔、庄雨秀,作为社会的个体,她们的彼此间的争斗和对与男性的交往可以看作是内在生命冲动的存在形式。正是她们的存在促进了女主的觉醒,同时这些欲望并没有超过生活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它们是合理的。

人物:逆境中的分化与矛盾

众所周知,人物是剧本的核心。剧本剧情的好坏与剧中人物刻画是否成功息息相关。本剧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尤为关注对人物的塑造。

无论是主人公性格命运的编织,还是避免一系列配角塑造时的类型化,都是刻画人物时应该关注的问题。

话剧《茧》刻画了各种人物,并描写了一批社会环境相互对立的情况下的主要人物,这导致了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分化,以及在特定人物的引领下多重性格组合的复杂变化。

人物:异常环境中的个体分化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现实主义的创造性方法,即“莎士比亚化”。这种创作原则要求作者直接描述整个社会的样貌,努力更加现实地还原客观生活,并通过戏剧性地展现生活的面貌,最终达成想要表现的样子。

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社会环境总是不断地对剧中角色的性格命运产生影响,因此作者必须以一种更加真实的方式来描述环境。

根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典型环境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的总情势,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人物所生活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以及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组成的。

在笔者的剧本设定中,酱油店的二楼是一片与世隔绝的世界。那里除了姐妹俩无人能踏足。那里的灯光昏暗,弥漫着让人不舒服的灰尘味道和淡淡的药味。

虽然阁楼还算整洁,但是摆设已经充满了岁月的痕迹,整体环境是一片阴晦沉寂的世界。由于有些变态的占有欲,林知春以长姐的名义把妹妹林知夏束缚在这个暗无天日的世界中。

她认为,所有想娶她的男人都是不怀好意的,都是为了谋夺她们父母留下的财产而来,所以绝不能把她们干干净净的身体给这些肮脏的男人,所以她也不赞成妹妹出嫁,并告诉知春,她之所以一直没有嫁人是因为要一直陪着妹妹。

酱园阁楼上的世界代表着旧时代的封建社会。受父亲影响,林知春从小到大一直被封建思想所禁锢。她的父亲生前不让两个女儿外出。

林知春都是被女佣接去上下学,并且去了教会办的女子学校。当林知春长大后,女子学校不办了,于是她的父亲也不再让知春去上学。一开始,她们父亲的用意可能是为了培养女儿的贞操观念,让她们谨守妇道。

可是谁也没能想到,林父已经去世了那么久,他的两个女儿还一直困居在这个破烂的小阁楼里,仿佛这里有什么了不得的财富一般不愿意离开一步。

由于林氏姐妹幼时长期受到旧式家庭的庇护,像旧时代的女人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久居深闺以守贞洁和妇道。

如果没有女校,她们就不会上学,即使她们的父亲早已去世了,时代也更迭变换。两个人仍然呆在家里,不见异性,保持贞洁的身体。可见,男权社会的思想在她们的观念里根深蒂固。

这个环境中有两类女性,一类是林知春,常年受父权思想影响,非常古板已经不能再觉醒。她毫不犹豫地拱卫着这个思想,并且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否则就会遭到她的鄙视和责骂。

她把妹妹从小就软禁在阁楼上,软禁在自己身边,表面为了守贞实则是为了满足她对自己唯一亲人的占有欲。林知夏只是离开她很短的时间,下楼去酱园店,但林知春却觉得花了很久。

她经常对林知夏说,她不结婚是为了一直陪伴妹妹,还给她灌输男人都很肮脏这种思想,让妹妹不与外人接触,长此以往,林知夏的思想就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这样她就可以永远陪伴着她。

林知春看不上楼下酱园里的几个女店员,非常抗拒与她们接触,同时也紧紧盯着妹妹防止她被她们影响。

第二类是林知夏,由于姐姐的影响,及对外界充满恐惧,却又因为人的天性而渴望离开这个牢笼。

在一个绵绵细雨的日子里,她看着楼下来接亲的婚车和成堆的嫁妆出神,这表明了她潜意识中对婚姻的渴望。

她恐惧于自己年华逝去容颜不再,因为她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一个女人。而窗外长出的一颗有些怪异的桃子,正意味着着她内心对阁楼外的世界的向往与期待。她不喜欢看到姐姐喝中药,那种苦涩恼人的气息让她感到压抑。

如果有机会,她会偷偷离开二楼,在午后的阳光下刺绣,这让她感觉很舒适,表现出她对外界勃勃生机的向往。在钱锦芬的帮助下,她逐渐掌握了一些社交方法,并且认识了张老师,并与他坠入爱河。而她在酱园后院里捡到的剪刀终于将她从封闭的楼上世界中分离了出来。

0 阅读:0
铭桉看国际

铭桉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