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只会让那些大错特错的矛盾,一错再错

袁大岛 2024-06-22 22:25:41

前些日子我去超市时,恰巧碰到住在同楼的住户带着孩子也来采购,相互打招呼之余,他的孩子突然开始哭闹,

原来孩子想买个玩具,家长一直没给买,而来到超市看到那个玩具就摆在货架上,就勾起了孩子“愤怒的回忆”。

哭闹声引来周围埋怨的目光,我正不知道该如何帮助邻居抚平孩子情绪的时候,邻居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慌张的态度,他一遍又一遍的跟孩子说,这个玩具已经给你买了,就在小区门口的快递站,咱们回去就能拿到玩具,但是如果再哭的话可就没人管你了。

话一遍一遍的重复,哭闹声渐渐减弱,似乎一切回归正轨,邻居此时尴尬的朝我笑了笑,我小声问他,其实你没给孩子买玩具对吧?

邻居朝我眨了眨眼,也以小声回应,

没关系,等孩子回家就不闹了。

等我买完东西往家走的时候,走到楼门前就听到了熟悉的哭声,这下不用问,肯定是孩子知道家长骗了他,于是开始“报复性大哭”,

那家长看到我,尴尬的点了点头,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我相信,他应该擅长处理此事,

应该擅长吧。

有时候听家人说,我小时候看到喜欢的玩具,也会用哭闹的方式来强调主张。

当然我的主张除了声音大点,尖锐点之外,在家长看来毫无意义。

因为对家长而言,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心智未开,尚不懂得赚钱辛苦,钞票来之不易的事实,只是出于本能的,对喜好事物所表现出的本能反应。

所以我强调主张,其实就是在强调需要,强调欲望。

出乎意料的是,我的长辈说我小时候并不会为此执着,与那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哭闹式主张”不同,我会闹一下,嚷嚷两句,然后大人不给我买,我也不会做出更过分的事情。

当家里人谈及此事时,多少会有所感慨,说我小时候懂事,懂得体谅大人的难处,也知道在公共场所哭闹是不对的。

为此,我会以善意的心态随声附和,但同时我也心知肚明,那时候的我,

想不了那么多复杂的原因,

老实说,我并不清楚为何那时的我会做出“理性判断”,论及此事的逻辑,我只能勉强得出一个还算稳妥的结论,

那就是我可能也哭过闹过,但是哭闹之后,我受了惩罚,

我记住了惩罚,所以就会在之后的,类似的事情之中,变得格外理性。

这种理性并非源自高深的认知,而是出于本能的防护,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继续“主张我的主张”,那么等待我的就是一顿打。

这点,我是确定的。

我不敢不确定。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长对我的承诺有很多是没有兑现的,那时我渐渐摸清了一个规律,一个与家长相处的规律,

那就是当家长对我的承诺无法兑现时,千万不要表现出任何激烈的情绪反馈,因为我知道即便这样去做了,到头来不仅无法让承诺兑现,反而我还受到全无必要的打击,

而这一切,源自于记忆中的痛,我记住了这种痛,所以也就明白该如何应对这种无法兑现的承诺。

时至今日,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清醒没有“误入歧途”,在我明白那些以谎言伪装的兑现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时,有一种源自于求生欲望的本能,催促我忽视那些可能对我造成消极影响的种种事实,

我接受了谎言,是因为我知道那些无法兑现的承诺,并不能干扰我的人生,

而对于那些谎言本身的价值而言,

我认为唯一的意义可能就在于,

谎言只会让原本大错特错的事实,

一错再错。

0 阅读:75

袁大岛

简介:用最实际的话语讲最实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