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到了,北京三、五、七年级的孩子们该开始为下个学年的体育测试做准备。这个暑假是加强体能训练的最好机会。但是去哪儿练,成为困扰一些学生和家长的事情。
尤其是在东西城上学的孩子,很多学校操场小、没跑道,在社会体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学生把目光对准了家门口的大学操场。然而,一部分学校的大门仍然紧闭着。
“炽热的阳光照在空荡荡的操场上,然而我却只能去大马路上跑步吸尾气。”一位初一学生说。
01 体测在即找不到练习操场,
中小学生把目光投向周边高校
杨女士的孩子在北京市西城区鸦儿胡同小学上学,孩子的体测成绩各项都很不错,只有短跑一项成绩有些拖后腿。而且不仅是杨女士家的孩子,班上其他孩子的短跑也都是弱项。
杨女士觉得,这主要是学校太小、没有合适的跑道给孩子们训练导致的。
“马上上六年级,孩子就要面临50米×8的折返跑项目体测了,在学校练习时,孩子们要25米的距离来回跑16趟,虽然老师会在跑步成绩上每趟减1秒,但孩子们跑起来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等于是才跑25米就要转身折返,速度根本上不来。”
其实,在北京市内,尤其是在东城、西城两区,有不少这种“袖珍学校”,正因为学校面积小,所以操场跑道的规格受到了限制。
一些城区小学的操场太袖珍
比如,北青报记者探访的培新小学、东交民巷小学、黄城根小学、板厂小学等学校,都只有塑胶运动场而没有跑道。学校工作人员表示,孩子们上体育课就是在塑胶运动场上课,跑步也是在运动场上选择合适的长度来训练。
找不到标准操场,于是有家长就将希望投向了周边的大学。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刘先生,孩子9月份开学就要上六年级了,即将面临六年级体测,他也提到了50米×8的这个体测项目:“这个项目是折返跑,差半米来回就是好几米出去了。”所以,刘先生一直为找不到适合的场地发愁。
后来,他想到了离家不远的人民大学,“人大里面肯定有标准田径场,100米的一半就是50米,这样来回练习折返跑效果肯定更好。”
于是,刘先生利用周末带孩子去了人民大学,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
人民大学门口的保安告诉他,社会人员不能随便进入学校,需要在公众号“人大通”上提前预约,然后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才可以进入。
刘先生随即打开“人大通”却发现,最近一周的入校参观名额都已经约满,要想预约得提前一周才行。而且按照这个规则,如果暑假期间孩子想每天定期去人大的体育场跑步,那么就得每天都要提前一周预约。“人大通”预约小程序
刘先生觉得这样的入校制度太麻烦,但人大校门处的保安告诉他,这已经是今年新改的政策,以前是必须要有校内师生预约访客登记才可以进入,校外人员自从疫情以后就不能随便进入了。
人民大学进不去,再往北边走走呢?刘先生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打听了一下,跟人大的情况差不多,需要个人提前预约,但是打开清华和北大的预约程序一看,一周之内全都约满了。
02 探访:部分大学对外限制开放,
也有高校仍封闭管理
北京的高校开放程度如何?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高校的开放程度不一,开放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还有的学校至今未向社会开放。
作为中国的“头部”高校,“清北人”三所大学虽然开放了个人预约入校,但预约名额非常抢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很难约上。
北青报记者曾至少三次打开这三所学校的预约程序,每次打开显示的都是最近六天“约满”状态。有的时候还会赶上系统BUG无法显示、校园活动或升级改造不开放等情况,且清华大学的预约小程序显示,每人每年仅可成功预约一次。
清华大学的预约程序
在互联网上也有人吐槽“清北人”三所高校的入校政策。有网友表示,每天早上8点北大会放出预约名额,她就捧着手机抢,结果填完信息再一确认,系统就告诉她已经约满了,“大家的手速都那么快吗?”
北京大学的预约程序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算得上是校园开放的第二梯队,这些学校都只在周末或节假日限时开放,开放期间市民可以刷身份证进校,工作期间则不对社会开放,必须通过校友预约才能进入。
北京工业大学平乐园主校区的安保人员表示,目前学校只在周末和节假日限时开放,至于寒暑假期间是否开放尚不得知。“反正寒假的时候不让进,暑假估计更不让进了,暑假的人肯定比寒假还多。”
此外,还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样的学校,除了在周末、节假日开放外,工作日的晚上和寒暑假也限时开放。根据对外经贸大学贴出的开放时间通知显示,工作日的晚6点到9点,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上午10点至晚上7点对校外人员开放。
但是这样的开放时间,很难满足市民的要求。住在樱花西街的张先生认为,对外经贸大学在周末、节假日和暑假的开放时间,恰好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早上晨练进不去,晚上散步也进不去。相对开放程度最高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均为刷身份证或现场扫码登记即可入校。
对外经贸大学贴出的开放时间通知
北青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至今仍然有部分高校采取封闭措施,不对外开放。除了北工大通州校区和外交学院之外,其他多为艺术类院校。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
北工大通州校区的保安告诉北青报记者,学校从疫情以后就一直封闭,至今未开放主要是因为马上要升级改造,等各处设施安装上闸机后,就会择机对社会开放。
外交学院校门口的值班人员也表示,疫情前学校是可以随便出入的,但疫情至今学校都没有对外开放,社会人员只能通过本校师生预约进入。
03 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
教育部早已定调
对于很多从小住在高校扎堆的海淀区的80后来说,大学校园开放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些人甚至从没听说过哪所大学是封闭不让进的。
家住樱花西街的市民张先生就是一名80后,他记得,在他读高中上大学的年代,家周边的几所高校他都是常去的,每到暑假,他就会去北京化工大学的操场上踢足球,去中医药大学的篮球场打篮球,高三那年他还经常去对外经贸大学的空教室里上自习。后来,他还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校园里邂逅了自己的妻子。
对于张先生来说,这些大学跟他自己的母校一样亲切,“没有开放的大学就没有我们后来的家庭。”他说。
清华大学门口排着预约参观的长队疫情时,大学关闭了校门,但如今,不少高校还延续着封闭管理的思路,而这种封闭管理,也给校际交流带来了影响。
一位在北师大读心理学的同学表示,疫情期间他们有很多调研课题都因为各学校封闭管理而无法搞下去,只能被迫更换研究题目和方向。
这两年,关于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出现过不同的声音。有学生习惯了校园的封闭管理,认为校园放开后,社会人员大量进入“象牙塔”般的校园,会给校园造成秩序和安全上的隐患。“从本校的学生角度来说,我不想学校打开。但是从一名中国社会的大学生角度来说,我觉得学校有义务向社会开放,因为高校还有社会教育属性。”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学生说,她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自己曾经参观过北大,虽然最后高考自己没有考上北大,但感受过大学的生活学习环境,也给她后来高考带来了很大的动力。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就应该对外开放。山东大学的一名学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他的认知里大学就应该开放,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应该供社会民众使用,尤其是在周末和工作日下班以后的时间,因为公立大学不仅仅是在读学生的大学,也是社会的大学。
大学校园需要刷脸才能进入
关于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开放,教育部此前就有过公开回应。2024年1月2日,教育部在网站上发布了《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329号(教育事业类428号)提案答复的函》,就《关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过校园开放服务城市和区域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进行答复。
教育部在答复中指出,大学校园更好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同时,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北外开放的大学操场上,有小朋友在玩篮球
撰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朱健勇
实习生 李睿洁 任玉函 薛聿君 (杜水静 孟伊娜 林乐澄 余蒙蒙 李晴 吴怡欣 宋欣晔 曾敏对本文亦有贡献)
统筹 | 林艳 张彬
图片丨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摄(头图为培新小学 朱健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