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青年罗凡彬,用脚步体验北京文化与中国速度

北青放牛班 2024-08-20 14:58:24

“我叫罗凡彬,来自法国,我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中国,在北京。我爱跑步、爱健身,我是一名运维工程师。”

罗凡彬的中文名字是他的中国朋友给他起的,“凡”既是踏实平凡,又是超越非凡;“彬”则是彬彬有礼的意思,“我越了解中国,越觉得这个名字很适合我。”

8月初的那个周末,罗凡彬没有在广渠门的家中观看巴黎奥运会的比赛,而是出门参加了在北京香山举行的22公里山径越野比赛。

最终,他以2小时1分23秒的成绩获得了第六名。赛后,罗凡彬将这枚新的完赛奖牌收入自己的奖牌箱。这个箱子,他已经珍藏多年。

在中国的15年,罗凡彬参与了各种他能接触到的体育赛事,包括马拉松、越野跑和斯巴达勇士赛等,先后获得的100多块奖牌都被他装在了这个箱子里。

这些奖牌不仅是他个人努力和坚持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运动文化的快速发展和体育商业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它们象征着这个法国青年与中国这片土地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不解之缘。

01 从法国米卢斯

到中国北京

罗凡彬,1982年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大区的米卢斯,自小他便对远在8000公里外的中国抱有深厚的兴趣。

完成法国高考(le bac)之后,罗凡彬曾尝试过全职和半工半读的工作方式,试图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经过反复考虑,他最终决定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并用自己所有的积蓄支付了学费。

而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最后一年,出于对亚洲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向往,罗凡彬选择来北京继续深造。

对多年前的他而言,决定留学北京是一个勇敢的选择。

罗凡彬在中国

出发前,罗凡彬对中国的认知仅限于电视纪录片以及《丁丁历险记》之《蓝莲花》中的描述,他对中国的印象也只聚焦在动荡的近代历史中,西方殖民下的老上海。

初到中国时,罗凡彬对这片古老的土地充满了好奇与略带疑虑的期待。

生活在北京,罗凡彬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语言障碍。他形容学习汉语的过程“就像跑马拉松”,需要极大的毅力和策略。

为此,他发明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随身携带小本记录不会的汉字,然后查字典找释义;在电脑的免费软件上下载抽认卡辅助记忆单词;他还经常主动找身边的中国人交流,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常年运动让罗凡彬特别在意饮食,所以他最开始学会的汉语很多都与饮食相关。

他回忆起初到北京时,去一家饭馆吃饭的经历,点餐时他用不太熟练,甚至有点蹩脚的汉语想要点一份牛肉饭,看着服务员微笑着向他点头示意,他以为自己成功了,结果没想到上来的是一份牛肉面,“有牛肉就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我说对了一半。”罗凡彬笑称,自己学语言的体验和“开盲盒”一样神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凡彬逐渐适应并深爱上了在北京的生活。课余之时,他喜欢探索北京的历史遗迹:从故宫的庄严、天坛的宁静到颐和园的秀美,每一处都让他深深着迷。

罗凡彬在景点拍照

他喜欢在小胡同中漫步,感受历史的厚重。罗凡彬热情地分享他用脚丈量北京的体验,“我感觉游览过程中我所踏过的每一步,都回响着两千年前古人的脚步声,我所站立的地砖之下,或许曾留有昔日帝王的足迹,这让我觉得奇妙又荣幸。”

硕士即将毕业之时,罗凡彬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体验北京的魅力,还有深深的不舍,便决定寻找机会延长在中国的居留。于是,他开始积极参加招聘会,并最终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从而开启在北京长达15年的生活。

02 从语言学习者

到运维工程师

生活中的罗凡彬外表看起来很符合他的中文名字——文质彬彬,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运动迷。而他的生活中,除了充满对运动的热情,还有许多从运动中总结出的“运动赛事哲学”。

“人生就像越野赛,面对障碍,人会瞻前顾后不敢挑战自己,就会始终没有进步的动力,这个时候应该先报名一场比赛,推自己一把。”

他说的,是比赛,是工作,也是他学习汉语的经历。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罗凡彬逐渐领悟到了语言学习背后的深远意义,这不仅成了他生活的转折点,更为他铺就了一条广阔的机遇之路。

罗凡彬的法国家乡

他在中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个线上外语学习平台做运维工程师,而这一行他一直做到今天。

“语言学习之于我,远非单纯地掌握技能,它还是我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重塑了我的人生轨迹。”罗凡彬感慨,“掌握多门语言,让我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视野,我对这个行业充满热爱,并渴望能长期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便我的具体工作并非直接聚焦于语言教学本身。”

从初入行至今,15年来,罗凡彬始终以技术默默支持着无数语言学习者,也包括他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到底什么是运维工程师?罗凡彬将这项工作比喻为守护居民楼自来水供应系统的关键角色。

在他看来,保障系统的流畅运行,就如同确保每一滴水都能按需送达,既要密切关注流量的均衡与水压的稳定,又需具备前瞻性思维,对潜在的紧急情况做出精准预测并迅速响应。

在他的工作平台上,面对年轻用户在夜晚集中打卡所带来的使用高峰,虽然有监控系统能够辅助运维工作,但还需要罗凡彬想办法有效预测并缓解可能发生的压力点,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随着平台发展迅速、规模扩张,运维工程师的责任越来越大。“面对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工作环境与高强度的职业挑战,我的压力也很大。”罗凡彬感慨,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他的工作也“离硬件越来越远了”。

曾经数据中心与机房是他进行运维工作的“主工地”。那时,他频繁穿梭于公司和位于酒仙桥的数据中心与机房之间,亲手安装与维护服务器。

随着中国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那段与硬件亲密接触的时光已成过往。

罗凡彬见证了中国云计算技术的进步,昔日硬件的“枷锁”被逐渐打破,城市中的数据中心开始转型为更加高效、智能的云服务平台,数据要素市场成了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罗凡彬在工作单位

“现在,我们主要通过代码来控制硬件,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我们的角色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偏重硬件操作的工程师逐渐向偏重计算机语言的程序员靠拢。”罗凡彬说。

罗凡彬不仅只进行运维工作,还会使用软件进行语言学习。

通过软件学习,掌握的词汇量逐渐增大后,罗凡彬决定参加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我当时先在网上报了名,之后的三个月里,我每一天都在练习汉字,这对我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2013年,也是罗凡彬自学汉语的第4年,他以超出合格线85分的成绩,一次性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四级,2015年又一次性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五级。

如今,他已经可以毫无压力地用汉语与人沟通,也能“玩转”中文社交平台,发帖记录每一次参加比赛的感受,还能在评论区游刃有余地和跑友们互动。

今年7月初,他在朋友圈“晒”出了他在软件上坚持打卡1550天的截图。除了中文课程外,他还在软件上学习西班牙语、日语、俄语以及中国方言粤语等课程。

罗凡彬深知,掌握一门语言绝非易事,但正是他对世界的这份好奇驱使他不断前行,触碰、理解、欣赏各国不同的文化与风情。

罗凡彬的打卡截图

03 从挑战自我

到见证发展

语言学习和运维工作是罗凡彬生活里的双重“赛道”,而他脚下那条真正的赛道,是从法国延伸到中国,从少年时代延续至今的运动赛道。热爱运动的他,跑过的每一座城市坐标,见证着他每一次挑战自我的“再尝试”。

戳视频~

“我从初中就开始跑步,但来到中国后停滞过几年。”2017年,中国斯巴达勇士赛事的兴起,唤起了罗凡彬对跑步的兴趣,于是他在中国开启了自己的奔跑之旅。

斯巴达勇士赛是一项风靡全球的系列障碍赛,参赛者需要面对各种障碍,如爬绳、翻墙、穿越迷宫、扛沙袋等,有些障碍需要合作跨越,考验参赛者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第一次参加,我就上瘾了!”罗凡彬说,“北京没有的比赛,我会想办法到别的地区参加。” 他还曾利用到美国出差的机会,顺便参加了一场当地的斯巴达勇士赛。

罗凡彬在比赛中

除了痴迷参加此类比赛,罗凡彬也是马拉松与越野跑的狂热爱好者。

跑步穿梭于北京城大街小巷的日子里,他有机会发现这座城市体育文化蓬勃发展的诸多细节。

“我备赛马拉松的习惯是每周末跑30公里,北京的二环路长33公里,正好合适我训练。”罗凡彬有着独属于跑者的丈量北京的方式。

和很多北京马拉松跑者一样,罗凡彬也喜欢定期绕着北京的二环跑步。他发现,除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外,北京对于公共运动空间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现在护城河边修建了近13公里的塑胶跑道,对我们这些马拉松爱好者太友好了。”

罗凡彬在护城河边跑步

除了绕着二环跑圈,跑者们还能怎么和北京城“互动”?提起这个话题,罗凡彬的兴奋点也来了,他赶忙掏出手机,轻触屏幕,过往数年间他穿梭于北京大街小巷的跑步轨迹逐一浮现,犹如银线描摹着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

提到自己跑过的线路,罗凡彬如数家珍。比如,今年元旦,罗凡彬利用跑步路线在手机地图上画出了一个大大的2024;春节,他又跑步穿梭北京城,最终“绘“出了一只兔子;七夕当天,他还刻意跑了一个13.14公里的路程,以“一生一世”来契合七夕主题。“总之,每个活动都很有趣。”罗凡彬说道。

罗凡彬用自己的跑步轨迹“绘出”的特殊图文

除了手机地图上跑出来的一个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图文,罗凡彬手机里还保存着许许多多在中国跑步时拍下的照片和视频。

他从手机相册里又翻出一段在北京香山越野跑时拍下的视频。视频中,天色昏暗,但罗凡彬的声音却异常兴奋,随着镜头的缓缓转动,一部亮着灯的自动贩卖机出现在视线里,他欢呼道:“This is why I love China”(这就是我爱中国的原因)。

原来,为了准备8月份的山径越野比赛,罗凡彬提前一周就去香山做夜跑准备。但7月份的北京还是桑拿天,罗凡彬又遇到了备水不足的问题,困顿之际,他在山上发现了一部正常工作中的自动贩卖机。

“如果放在过去,设备不完善,山路夜跑遇到缺水问题是很麻烦的。”罗凡彬觉得,山路上自动贩卖机的普及,也是这座城市体育文化蓬勃发展的一个例证,它能帮助跑步者们在跑步过程中更放松、更能纯粹地享受跑步的乐趣。

罗凡彬在山路夜跑时遇到的自动贩卖机

随着全民体育热度攀升,赛事服务也越发完善,“中国的斯巴达勇士赛中最让我感叹的就是比赛过程中的拍照服务。”罗凡彬在比赛中的特写照片自信又充满活力,挥洒的汗珠都一清二楚。

“这是免费的,都是实时上传的,而且还可以直接通过面部识别或号码识别挑选自己的照片,省时省力质量还高,从这些方面来说,中国的斯巴达勇士赛发展已经在世界上是很高的水平了。”

在斯巴达勇士赛的世界里,有些奖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比如三色奖牌需要参赛者参加三个里程和障碍难度不同的比赛,才能拼凑成一块完整的荣耀。

为了这块完整的奖牌,罗凡彬会飞到不同的城市参加比赛,这样的经历对他而言,早已成为常事。对于罗凡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奖牌收集过程,更是他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旅程。

三色奖牌

罗凡彬一直用的微信头像是一张拍摄于云南哈巴山山顶的照片。那天,他参加了一个当地的越野跑赛事,他是第一批到达山顶的跑者中的一员,得以亲眼见证哈巴山山顶日出的辉煌与壮丽。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的艰辛与努力都化作无尽的感慨与喜悦。

在山顶,他回望来时的路,思绪万千:“如果我没有离开我的国家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努力训练,那这张照片就不可能存在。”

罗凡彬登顶云南哈巴山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罗凡彬的故事也成为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生动例证。他用他的脚步丈量着中国的大地,也见证着中国互联网行业与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辉煌。

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他还将继续奔跑,用汗水与激情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撰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实习生 孟伊娜 林乐澄 刘程

统筹 | 林艳 张彬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0 阅读:0

北青放牛班

简介:以青年视角报道热点新闻,关注青年、研究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