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者问“昨天看了几个中医视频,有的说高血压跟肾有关系,有的又说和肝有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笑了笑问他,生活中见没见过这两种高血压病友:
第一种高血压病友,说话如雷震,脾气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着,天天把自己气得脸红脖子粗。
第二种病友恰恰相反,根本没力气吵架,说话声音特细小,整天迷迷糊糊,又怕冷又怕热的。
患者恍然大悟,拍着大腿说“还真有,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很简单,就是因为症型不同。
中医里没有高血压这个词,但根据高血压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的“头痛”“眩晕”等范畴。背后的原因有虚实两类,虚者是气血精不足,实者是风火痰侵扰,病位在脑,但病因与肝、肾、脾息息相关。
第一种病因在肝,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就比如说第一种高血压病友,为什么经常烦躁易怒呢?因为肝火旺。性子急爱上火,这股火一直往上冲,烧得头昏脑胀,烧得血压一个劲涨。
为什么火这么旺呢?因为津液不足,压制不住火,所以治疗的时候,就得滋肝阴兼灭肝火两步走。
比如增液汤加减:玄参、麦冬、生地黄、夏枯草、连翘、炒枣仁、清半夏、红景天、白头翁、小茴香。
原本的增液汤只有三味药,麦冬、玄参、生地黄可以滋阴清热,但这远远不够,所以又加进去几味药,夏枯草、连翘清热泻火,清半夏清热燥湿,红景天益气活血。
如此一来阴补足了、火泻掉了、气血通畅了,血压自然就降下去了。最后,炒枣仁不仅补肝宁心,还能中和其他药的凉性。
第二种病因在肾,肾阳亏虚型高血压。
现在咱们来说说第二类病友,为什么经常精神不振、畏寒怕冷呢?因为肾阳亏虚。此消彼长,阳气虚了,阴寒就重了,寒性凝滞,就容易导致气血流通不畅,继而导致高血压。
肾阳虚,气血推动无力,所以不能满足身体器官需求,肢体末端就会变得麻木冰凉,人也会无精打采,乏力困倦。这种时候,就需要温补肾阳,让阴阳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比如二仙汤加减: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炒杜仲、桑寄生、知母、黄柏等。
其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可以温通经脉;血脉通了,还需要用当归补补气血,炒杜仲、桑寄生可以补益肝肾,养血滋阴;为防止温药太过,所以加了知母、黄柏,同时阴阳互生,阴药也能升阳。
高血压的根源千变万化,每一种症型都有独一无二的治疗思路。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不同之处,中医更加深入探究病症背后的虚实因果,致力于拔除病根,防止复发。
中医临床辨证十分复杂,有些患者初期是肾阴虚,久病之后变成了阴阳两虚,这种情况就比较难以辨证。有些患者是肝阳上亢,但也有些患者是肝郁气滞,这种情况也很难辨证。
所以,我劝大家不要盲目用药,这药别人吃有用,你吃就不一定有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的辨证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子配伍,才能更快恢复健康,摆脱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