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毛主席一岁的大将军——张云逸

简介一个人 2025-02-04 19:12:34

张云逸

张云逸(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海南省文昌市人,享年82岁。

早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和广东陆军速成学校,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

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5师第73团参谋长(团长周士第【上将】)、第11军第25师第73团参谋长(团长黄浩声,党代表陈毅)。

1929年12月参与组织领导“百色起义”,并组建了红军第7军。历任中共右江前敌委员会委员兼红7军军长(书记兼政委邓小平,总指挥李明瑞),中共湘赣边河西临时总前委总指挥(书记滕代远)兼红7军军长(政委许卓),红3军团第7军参谋长(军长李明瑞,政委葛耀山)、军长(政委张文彬),军委总参谋部作战局局长(部长叶剑英)、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叶剑英、刘伯承)兼作战局局长,红军副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副总参谋长和作战局局长(总参谋长刘伯承、叶剑英);参加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中央苏区反“围剿”的作战指挥。

张云逸大将纪念丛书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相继任军委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红8军团参谋长(军团长周昆【1938年失联】,政委黄甦),红军陕甘支队副参谋长(参谋长叶剑英),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叶剑英)兼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叶剑英【兼】),军委后方办事处参谋长(办事处主任周恩来【兼】),军委委员(主席毛泽东),红军总部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刘伯承)。

1937年春前往广州、香港、南京、武汉、福州和桂林等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张云逸大将纪念影视

全国抗战爆发后,参与新四军的组建和整编工作。先后任新四军参谋长(军长叶挺,政委缺编)兼第3支队司令员(政委缺编,副司令员谭震林),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政委缺编,副指挥徐海东【大将】)兼第4支队司令员(政委郑位三),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新四军副军长(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代政委饶漱石)兼第2师师长和淮南军区司令员(政委郑位三)、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校长。

抗战时期的张云逸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书记饶漱石),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军长兼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兼华东军政大学校长、山东军区司令员(政委康生),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第一副司令员粟裕【大将】)兼山东军区司令员。

张云逸、韩碧夫妇

1949年8月起,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华南分局第二书记(至1955年.书记叶剑英),中共广西省委书记(1949)、省委第一书记(1952-1956),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5),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49-1951)、军区政委(1951-1955.司令员李天佑【上将】),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3.主席林彪),军委人民武装力量委员会副主任(1962-.主任罗荣桓【兼】、徐向前【兼】),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62-1969.书记董必武)。

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是中共第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夫人:韩碧(1904-1984),海南省文昌县人,享年80岁。

1939年参加新四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云逸、韩碧夫妇与家人

注:

黄浩声(1900-1968),湖北省安陆市人,后因潘汉年错案被捕。

李明瑞(1896-1931),广西自治区北流县人,烈士。

滕代远(1904-1974),湖南省麻阳县人,后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许卓(1907-1934),广东省广州市人,红军烈士。

葛耀山(1904-1933),江苏省高邮县人,红军烈士。

张文彬(1910-1944),湖南省平江县人,著名抗日英烈。

黄甦(1908-1935),广东省佛山市人,病逝。

谭震林(1902-1983),湖南省攸县人,后任国务院副总理。

郑位三(1902-1975),湖北省红安县人,后任第八届中央委员。

0 阅读:26
简介一个人

简介一个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