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于1950年10月派兵进入朝鲜战场。对于中国派兵介入朝鲜战争这件事,韩媒直言:“朝鲜战争改变了台湾的命运”。
朝鲜战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改变了台湾的命运,1950年前后,中国一直在计划武力解放台湾,且我解放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由于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及美国海军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中国使用武力统一台湾的计划暂时被搁置了起来。朝鲜战争之后,中国武统台湾的工作方针逐渐转为和平统一台湾,最终使台湾避免遭受战争洗礼。这一切,都因朝鲜战争而改变。
在纪念朝鲜战争停战70周年时,韩国财团推出了题为“停战70周年,永无止境的6月25日”系列项目,回顾了朝鲜战争的3年时间,重建了当时激战的局势。对于韩国财团的这一行为,当时韩国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在报道中,韩媒提到“中国介入朝鲜战争,改变了台湾的命运”。
为了证明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可靠性,韩媒在报道中对台湾当时的危机进行了描述:“1950年4月16日晚上,中国军队第4集团军林彪率领第40军和第43军登上400艘小型船只和动力船,驶向距离大陆15英里的海南岛。它就像游击渗透一样接近,而不是有海空火力支援的两栖行动。大约10000名中国士兵在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的抵抗中牺牲,但在1950年5月1日,他们占领了整个海南岛”。
对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的情况,韩国方面的说法是:即使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蒋介石的70万国民党军队仍在西南和一些岛屿抵抗,没有撤退到台湾,在海南岛一带还保留有一定的军事基础。中国军队夺回海南岛后,又夺回了舟山列岛的登埠岛以及一系列小岛。
按照韩国方面的描述,解放军在进攻海南岛时,使用的船只是一艘安装在木船上的“帆船轮船”,带有缴获的汽车发动机,并配备了两门枪,被称为“地形船”,“体积小,易于隐藏,而且制作成本也很低”。在夺回被国民党占领的一系列小岛后,中国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在“夺回台湾”上。
当蒋介石退至台湾岛,美国在考虑亚洲政策的时候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1950年1月12日,美国将台湾排除在艾奇逊的“远东防线”之外。失去美国的军事援助,蒋介石无法坚持太久,因此他将前往台湾岛途中必须要经过的岛屿上都撤了军,只在金门岛和马祖列岛保留了少数部队,此时距离朝鲜战争爆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当时美国驻台湾代理大使斯特朗在1950年5月17日的报告中说:
“台湾的命运已经决定了。我们相信共产党将在6月15日至7月底之间开始攻击台湾。同时,我们将敲定一份将在1950年6月15日之前公布撤出台湾的美国公共实体名单”。
实际上,也正如美国大使斯特朗所言,当时中央军委已任命粟裕为负责攻打、解放台湾全部作战指挥官,进攻台湾的各类总、分计划也已经基本制定完毕“。
1950年1月,粟裕向中央军委提交了《解放台湾与军事强国建设报告》,这是收回台湾的总体规划。2月,毛主席根据该报告创建了伞兵入侵台湾的计划,不仅如此,中国还将台湾周围的兵力从40000人增加到156000人,并正在为收回做准备”。
实际上,从1949年5月解放军结束上海战役时,就已经在筹备进攻台湾的计划了。时任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受命组织三野部队,做攻台准备,为确保作战顺利,解放军第九兵团第20军、第23军、第26军、第27军共4个军被抽调进行攻台训练。
1949年秋天,中央军委将进攻台湾的部队数量增加至8个军,其中第九兵团的4个军为第一梯队,后增加的4个军为第二梯队。到1949年底,中央军委又将进攻台湾的部队数量增加到解放军第三野战部队的第七、第九、第十共3个兵团的12个军,算上后勤支援人员,当时共计划出动约50万人的兵力参与作战(第七、第九兵团为第一梯队,第十兵团为第二梯队)。
在紧急训练部队时,各种战前准备工作也在同步进行。1949年10月17日,解放军解放厦门,厦门成为解放台湾的前进阵地。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发起金门战斗,经和国民党军部队两昼夜战斗后,我解放军因缺乏两栖作战工具和登陆作战经验,且蒋介石增兵死拼,金门战斗失利。随后解放军调转进攻方向,积极投入解放其他岛屿的战斗中。
到1950年初的时候,解放军华东沿海前线部队做好战前准备,全军战士时刻准备投入战斗中,建立攻取台湾的前进阵地。1950年5月,解放军对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等东南沿海岛屿的解放,为解放台湾扫除了前进障碍。
但当时美国一方面侵略朝鲜,威胁中国的安全,一边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炮制台湾问题,阻碍解放军解放台湾的步伐。台湾此时面临着外部危机,美国方面突然放弃帮助台湾,“与中国就台湾问题开战,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1950年1月12日,艾奇逊在演讲中提到“远东防线”,旨在告诉毛泽东他打算“放弃台湾”而不是朝鲜。艾奇逊的演讲表明,美国放弃了台湾,与共产党政府关系正常化。进入1950年后,处于孤立无援中的台湾是非常惶恐的。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准备收回台湾,且表示会使用武力后,台湾当局是恐慌的。
关于1950年夏天发生的事情,韩国方面是这样描述的:“中国不得不紧急将枪口指向朝鲜半岛,瞄准台湾。毛泽东并不反对金日成武力统一的计划,但金日成想在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后获得中国的帮助”。在韩国看来,他们并没有料到朝鲜会在1950年6月25日突然发动进攻,也没有料到中国会向台湾发动进攻。
韩媒表示:“毛泽东从外国新闻中得知了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的消息。1950年6月12日,当朝鲜将兵力集中在北纬38度线附近时,毛泽东向粟裕及其部队发出电报,指示他们迅速占领台湾。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的战争阴云正在竞争中升起”。
而朝鲜战争究竟是如何影响到台湾的命运的?
到1950年6月25日,中国已经收回台湾周围的大部分岛屿,已经在商定具体攻打时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的对台政策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美国将第七舰队从菲律宾海域调至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共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6月27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杜鲁门宣布1月5日宣布的不干涉中国内战的政策已不复存在”。
美国方面的军事力量借朝鲜战争,趁机进入了台湾海峡。“不仅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变化,且中国没有时间以及精力收回台湾,6月25日的战争彻底改变了台湾的命运”。台湾学者张淑雅也基本同意“朝鲜战争拯救了台湾”的观点,一些美国学者也认为,朝鲜战争“使蒋介石的财富大赚一笔”。
同时,中国进攻台湾的计划也因苏联耽搁了很长时间。台湾距离大陆超过149公里,蒋介石在岛上拥有400多架飞机和70多艘船只,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空中力量,这是中共几乎从未有过的。中国为了进攻台湾,曾经多次向苏联提出海军和空军援助请求,但要么是因为苏联拒绝,要么是因为苏联承诺后的延迟交付,导致行动迟迟无法进行。
中国又向苏联请求,在6个月到1年时间内,莫斯科将培训1000名飞行员和300名机场工作人员,并向中国出售100--200架战斗机和40--70架轰炸机。当时计划是在1950年下半年进攻台湾,斯大林立即拒绝,称如果苏联支持登陆台湾,可能会导致与美国的世界大战。
当时中国对苏联的空中支援寄予厚望,但直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苏联的飞机、军舰和军事行动所需的主要装备和设备仍然没有运抵中国,中国武统台湾的行动一拖再拖。苏联的拖延支持,是中国延迟收回台湾的原因之一。
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后,南朝鲜军的疯狂抵抗也是阻碍中国武统朝鲜的一个重要因素。战斗爆发后,韩军司令官向美国宣布,打算以3个师、1个装甲旅和20架运输机共33000名士兵迎战。李承晚也曾表示,台湾驻韩国大使曾经提出:台湾愿意派遣20000至25000名士兵支援南朝鲜军,但被李承晚婉言拒绝了。
在南朝鲜军作战不利时,南朝鲜防卫大臣申信武曾向李承晚抱怨兵力不足,并要求麦克阿瑟将军派遣50000或更多军队时,曾经受到了蒋介石总统的支持。当时蒋介石不希望战场转移至台湾地区,极力想要在朝鲜战场上拖延中国部队的作战速度。
正因如此多的阻拦因素,当年的朝鲜战争才会打3年之久。也正因作战时间过长,让中国有了更多考虑对台政策的时间。所以,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开始考虑和平统一台湾的策略,台湾的命运就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