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在任何一个单位,34岁都意味着最有干劲、又有经验、又有办法、最能出成果的年龄。放到企业,34岁意味着是企业的中高层,能挑起单位的大梁,再冲一冲就是董监高。放到政府,快一点的已经是处级干部,正常的也是科长了。放到部队,放到具体一个战友身上,那就是合成旅的宣传科长。34岁,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候,两年前他刚担任科长的时候,头发还没有多少白头发,两年之后再见到,人显得比较憔悴,尤其是白头发都掩盖不住了。在这个最好的年龄阶段,看起来还有较好发展前途的时候,他却已经萌生了退意,想转业。
他说,尤其是每天晚上加班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冒出这个念头,控制不住这个念头,确实干不动了。但只要在这个位置上,不干不行,事情那么多,人手又少,工作标准始终很高,上面要那结果说话,当个科长,无人可用的时候,所有事情都只有堆给自己,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他说,其实也不是害怕加班,只是有自己的担忧和顾虑。想再进一步,晋升副团,前面还有一堆35、36岁,甚至更大的营级干部,科长这个位置还要好好熬几年才行。先不说这几年怎么干,万一熬过来了,还是没有把握好机会,那又怎么办?人总是要向前走,完全不为自己的前途考虑根本就不可能。
等到36岁转业,就算那时候能够转业,也拿到了船票,正营回到地方,意味着什么,能安置到什么岗位,大家都很清楚。这一步踏空,等于前面的努力白费了。他最担心的是,事情做了,时间熬过来了,人老了没了斗志,结果转业了。转业还好,最害怕转业都不行,指标难拿到不说,拿到了,科员都安排不上,让你逐月,这是他最不敢想,也是很多人都担心的事情。不是说逐月有多么的不能接受,而是对比以前的自主择业,对比转业到地方由政府安置工作,对比相应的收入,逐月确实会让自己“想说爱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在自主择业被停止,转业指标又很少的情况下,逐月又成了不得不要、甚至不得不选择的一个选择。
那时候,自己都快40了,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方方面面压力最大,开支最大的时候。房贷车贷,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哪一样不用花钱?可恰恰是逐月,工资收入比现役要少不少,等到了退休,能拿到手的就更不符合预期了。人都是在为明天担心,也在为自己和家庭操心。他很想能转业,但现在想实现转业有很多不现实的地方。想继续干,却也有很多担忧。想破罐子破摔,也不可能。
一是转业不符合条件,单位不会放人。前面排队的人那么多,他完全没有机会。
二是自己也不甘心就这么走,想继续冲一冲,但冲坡失败又咋办?年龄大了,最后逐月,想起了都难以接受。
三是不当科长,混日子,等到达龄。怎么可能?你有能力,真是干事出成果的时候,你不干谁干?技术不好,操作不过关,挨个处分,就更得不偿失了。生活是处处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