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寒冷的冬日里,腊八节以其独特的风俗和文化意义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和期待。腊八节,有一标志性的习俗那就是熬制腊八粥,一碗粥里承载着温情与传承。
腊,本为每年年底的祭祀名称。汉蔡邕在《独断》中讲;“腊者,岁终大祭”从周代开始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的习俗已经很普遍了,腊月说到底就是一年的结尾。在农业社会人们忙了一年,一定要把五谷杂粮各种蔬菜吃全了,这样才能有全面的营养。吃的全,收的全,这是祈求人身安康,阖家兴旺之意。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节日初始祭祀是腊八节的传统节目,最早祭祀的对象只有八个。先啬神一神农,司啬神一后稷,农神一田管之神,邮表畦神一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水庸与坊神一水沟、猫虎神、堤防、昆虫神。到了唐宋腊八节,被蒙上了神佛色彩。相传,释迦摩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和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将此日定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延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取代了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腊八粥的制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和传承,它由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干,白果,菱角,玫瑰,红豆,花生等总计不下二十种食材。每一种食材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同时,也由此拉开了春节的序幕,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了。
腊八节是一个充满温情和传承的节日,它不仅让我们品尝到了美味的腊八粥,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味蕾得到享受的同时,又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当粥香飘荡在家中每一个角落。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温馨的节日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幸福,我们企盼让这种传承与温情永远流传下去。
腊八抒怀
多彩人生
腊八时节寒意浓,
粥香四溢暖人心。
豆米杂陈滋味美,
糖枣点缀色更金。
家家户户共欢聚,
笑语盈盈话丰年。
岁末时光情意深,
祈愿来日更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