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陕西眉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将军。
据说白起是楚平王太子的后裔,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国力强盛。秦昭襄王十二年,秦国需要卓越的将领,秦昭襄王野心勃勃,有了图谋天下的战略。
正巧当时继承了商鞅的变法内容,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无论身份高低,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当朝为官。
就这样,白起有当将领的机会,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秦国丞相魏冉的推举,得到了秦昭襄王的任用。
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率兵打败东周军队,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采用先弱后强的战术,对韩国魏国的军队展开猛烈攻击。此一战,白起凭借不到韩军魏军一半的兵力,歼灭韩军魏军24万人,被秦昭襄王封为国尉,白起因此一战成名,他的名声远扬,被许多人知晓。
后来,白起又渡过黄河,收复了韩国安邑以东的土地。此后的许多年,白起又陆陆续续收复了许多地方,这个天才的军事将领,被世人称为战神。
要说起白起有名的战役,莫过于华阳之战与长平之战,秦昭襄王三十四年,赵国魏国合攻韩国的华阳,危急时刻,韩国向秦国求救。于是秦昭襄王派白起,率军救援韩国,秦军一刻不敢耽误,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战场上。
赵国魏国惊慌失措,被白起和带来的将士杀的片甲不留,赵国魏国大败。俘获赵国魏国两国大将,斩杀士兵十三万余人。
长平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四十五年,赵国接受上党,成为秦国与赵国之间战争的导火索。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正式与赵国正面交锋,强大的秦军势不可挡,赵军损失惨重。
就这样,战争持续了三年,《战国策·齐策二》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赵国的粮食不够坚持下去,昭君人心惶惶,此时的白起露出一贯的作战风格,深藏不露,先弱后强。
九月,秦国与赵国进行最后一次交锋。昭君多天未吃粮食,饥肠辘辘,自相残杀。最终赵军大败,许多士兵见没有更好的出路,选择投降秦国,白起见状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将赵国40万降兵全部坑杀,残忍至极。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秦朝襄王四十八年,秦国再次发兵,打算攻打赵国。白起考虑再三,认为此时赵国兵力衰弱,秦国应该与赵国搞好外交。这个建议却没有受到秦昭襄王的采纳,秦昭襄王毅然决定发兵。
后来,秦昭襄王与白起一直意见不合,每次请求白起复出,都被白起以病为由拒绝。秦昭襄王五十年,秦朝相王赐白起以剑命其自刎,白起长叹接受,自刎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