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秦国压倒性优势,王翦还能横扫天下吗?以他的战术,不可能

史海文澜客 2025-01-11 12:22:50

在秦朝实现统一天下的进程之中,王翦简直就如同开了挂一般,是一种无敌的存在。

他带领军队成功攻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一举扫平三晋之地,接着又将燕国都城蓟攻克,而后还把楚国给消灭掉了。凭借着这一系列赫赫战功,他得以和白起、李牧、廉颇一同被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传奇名将李牧是被他以反间计所击败。特别是在灭楚一事上,李信宣称二十万军队就能灭掉楚国,可他却认定非得六十万不可。待李信战败后,他统领六十万大军即将出发之际,还就田宅之事同秦王你来我往地讨价还价,其深沉的心机展露无遗。有人觉得,王翦对人性了如指掌,堪称足智多谋的完美战神。

然而当你仔细研读史书之时,便会察觉到王翦所具有的另外一面。他在作战策略方面表现得极为平常,并无出彩之处,那为数不多的几次得胜之招,实际上均是在“照搬他人做法”,根本就没有什么新颖独特的地方可言。

王翦的军事能力到底处在怎样的水平呢?当把他与李牧放在一起比较时,究竟谁在军事能力方面更厉害一些呢?而且,王翦难道真的就如同人们所认为的那般完美无瑕,强大到不可战胜吗?

老谋深算?其实时刻都有火力不足焦虑

王翦为人所熟知的事情,当属在灭楚之际和嬴政展开的那场君臣之间的博弈了。在史书所记载的相关内容里,这一博弈过程把王翦的老谋深算展现得极为透彻,让人印象深刻。

公元前226年的时候,秦王嬴政把群臣召集起来,一同商讨灭楚的重大计划。王翦表示,要想成功拿下楚国,非得动用60万人不可,然而李信却觉得有二十万人便足够了。秦王嬴政听闻李信所言后大为欣喜,当即就决定让李信负责此事。王翦为此十分生气,干脆就回到家乡休假去了。

楚军施计引诱敌军深入其中,随后悄悄将精兵埋伏起来。待时机成熟,这些埋伏于后方的精兵猛然发动突袭,目标直指李信所率秦军。一番激战过后,楚军大获全胜,成功将秦军打得大败,甚至还斩杀了秦军的七个都尉呢。

秦王嬴政接到战报后,旋即就向王翦表达歉意,并给他调拨了六十万士兵。待大军即将出征之际,王翦向秦王提出想要众多美田宅园池的请求;在出关之前,更是接连五次恳请赐予美田。部下们对此大惑不解,而后王翦方才解释道:秦王向来多疑,唯有向他提出诸多要求,以此表明自己一心只图金钱,别无他念,方能消除秦王对他可能拥兵自重、拥兵自立的疑虑。

后世之人认为,王翦的这一番应对之举,满满的都是人情世故,堪称是职场操作方面的教科书范例。

于是问题便出现了,王翦此前灭燕、灭赵之时,秦王都未曾有所怀疑,可为何偏偏到了这次灭楚之际,秦王的疑心就变得如此之重了呢?

此次灭楚行动中,王翦所要求的兵力是最多的,其数量达到了秦国倾尽全国之力所能调集的最大规模。反观之前灭赵之时,王翦仅仅索要了三十万的兵力,两下对比,差距颇为明显。

为何会出现兵力相差如此之多的情况呢?在灭赵之时,赵军所拥有的兵力仅仅只有十五万而已。如此一来,王翦率领两倍于赵军的兵力前去展开攻打行动,那自然是显得游刃有余、轻松应对啦。

在灭楚之战时,楚国所拥有的兵力大概是在45万至50万人这个范围。而王翦当时提出需要出动60万人马去作战,这其实是与他向来所秉持的那种作战风格是相契合的。

有人认为调配如此众多的兵力,是想借此示弱并显得自己老迈,以防立下过高功绩而让君主心生忌惮。但需明白,要是单纯只为了示弱,那大可以少要些兵力。何苦因几乎调走全国全部兵力,从而引发嬴政极度的猜疑,给自身往后增添难以预估的风险呢。

由此可见,王翦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火力不足焦虑症。他对于能否取得胜利,心里是没底的,非要将自身置于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形之下,才觉得有把握能拿下胜利呢。

而之后在楚国所展开的作战行动,同样证实了他对于绝对实力的倚仗。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部来到楚国,随后一整年都坚守壁垒,按兵不动。六十万士兵就在原地开展起类似户外的活动,没事干就比试扔石头,看谁扔得远。项燕所率的四十万楚军,因自身兵力相对处于劣势,不敢贸然上前强攻,只能在远处陪着耗着。如此过了一年,楚军粮草耗尽没法再耗,只得向东撤去。王翦即刻抓住时机出兵,大破楚军,斩杀项燕,还俘虏了楚王负刍,顺利平定楚国。

有人声称这是王翦为鼓舞士气,采用以逸待劳之策,进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可实际上并非这般情况。让六十万士兵一直坚守不出去作战,哪怕是步步为营的战法,相较而言都要比这种做法积极不少呢。

王翦这般作战,乃是凭借秦国强劲的后勤保障体系,与楚国拼耗国力。六十万秦军于楚国作战之际,粮草能从巴蜀、关中持续不断地运达。而楚国为抵御秦军,征调了国内众多青壮劳力,致使粮食生产能力骤降。如此与秦国耗上数年,楚人即便未战死,也会渐被饿死。项燕后来撤离,想必多半因粮草供应不上,能想见彼时楚军何等饥饿疲惫,士兵心情何等沮丧。王翦恰在此时出兵,正是趁人之危啊。

王翦之所以坚守不出,其用意并非是要在军事上直接战胜楚国,而是企图从后勤补给方面去拖垮楚国。这便是王翦一直按兵不动、坚守不战的真正目的所在呢。

这种作战的方式,与单纯的平推相比,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就其军事指挥的水平来讲,那可是丝毫都谈不上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呢,完全就是平平无奇的表现。

足智多谋?灭赵,其实只是抄作业

需明确的是,在战国末期的那段岁月里,赵国能在危局中勉强支撑,多亏了李牧这束闪耀的光。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一系列作战行动里,屡次给予敌军沉重打击,并且始终保持着不败的战绩,由此也流传着“李牧死,赵国亡”这样的说法。

最终,李牧并非战死沙场,而是中了王翦所施的反间计,结果死在了己方之人手中。如此结局实在令人惋惜,一代名将,没有马革裹尸,却因奸计遭自家人残害,实在是命运弄人,也让那段历史添上了一抹令人慨叹的悲凉色彩。

李牧可是与白起、王翦、廉颇一同被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既然如此,那王翦通过用计杀掉了李牧,难道就能因此被称作战国兵神了吗?实际上,答案可不见得是这样的呢。

王翦所用的反间计,可并非是他自己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实际上呢,他不过是照搬照抄了前人用过的办法罢了。

此次布置的作业,正是长平之战相关内容。

秦、赵两国于长平展开了一场战略大决战。彼时,见赵国久久按兵不动,秦国觉得如此下去白费功夫,于是派间谍前往赵王处散播谣言,称廉颇已撑不住快要投降啦,还说秦人压根没把这老家伙放在眼里,惧怕的是赵奢之子赵括。赵括奔赴前线挂帅后,果不其然改变了廉颇的防守策略,大力展开进攻。秦国统帅白起瞧出赵括急于建功,便先诱其深入,接着截断他的粮道,把赵军围了个严严实实,最终将几十万赵军悉数歼灭。

这一回,王翦基本上是沿用了之前类似的做法,就如同照着之前的模式再来了一遍那般,做法上大体是相同的,也可以说是采取了与之极为相近的行事方式,差不多就是依照旧例在行事。

然而此次,王翦仍旧是凭借着绝对的优势方才获得胜利,并非是依靠战术来取胜的。

赵军仅有十五万之数,而与之对阵的秦军,兵力多达三十万。双方相较,在兵力方面差距极为明显,呈现出一种悬殊的态势。

况且赵国的国力也近乎到了枯竭的地步。彼时赵国境内天灾频频发生,致使到处都充斥着饥民,在这样的状况下,它又能余下多少精力去应对打仗之事呢。

在五年的时候,代地发生了极为强烈的地震。从乐徐以西起,一直向北延伸到平阴这片区域,大量的楼台房屋、围墙矮垣大多都被震坏了,地面还出现了裂缝,东西方向的裂缝长度达一百三十步。到了六年,又遭遇了严重的饥荒,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谣言说:“赵为号,秦为笑”。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李牧居然成功地将王翦阻挡了一年有余。要知道,王翦可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一方,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一结果对王翦而言,称其为失败更为恰当,而绝不是什么平手的状况呢。

原本想着凭借自身的绝对优势在战场上一举击败李牧,可结果却未能如愿以偿。为了能挽回些颜面,王翦便动起了歪脑筋。随后,他瞅准赵国朝堂昏暗无光,君主昏聩糊涂,奸佞之臣肆意横行的情形,狠狠地给李牧来了一招背后偷袭。

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被秦国间谍用重金收买。之后,郭开便诬陷李牧,称其勾结秦军,还打算跳槽去秦国。赵王迁听闻此事后,心急如焚,全然不听李牧的任何解释,直接下达命令,致使李牧就这样被干掉了。

李牧刚离世,仅仅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赵军便遭遇惨败,被彻底击溃。而随着赵军的溃败,赵国也很快走向了覆灭的结局,曾经的赵国自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王翦在后续灭楚之时,之所以会出现带兵数量越多越好的情况,极有可能是与之前灭赵过程中遭受阻碍而产生的挫败感存在关联。

抛开国力优势,未必能胜李牧

见到这一小标题,或许有人会心生不服,心里想着难道真就没有在各方面都极为突出的所谓“六边形战士”吗?就拿王翦来说,他在军事方面表现得四平八稳,而这恰恰很好地彰显了他每战必定取胜、绝不打没把握之仗的显著特点。

要知道,三十六计当中可是包含着反间计的,而这反间计同样属于兵法范畴呢。毕竟三十六计涵盖诸多计谋策略,反间计便是其中之一,它在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说到底也是一种兵法手段。

教员曾经明确指出:帝国主义以及所有的反动派,实际上都不过是纸老虎罢了。它们看似强大、来势汹汹,实则外强中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其本质是虚弱的,是经不住考验的,只要人民敢于斗争,就能将其战胜。

事实上,若不考虑国力以及兵力这些因素的话,王翦在战略战术方面着实没什么突出之处。当双方在局部的实力不相上下时,王翦甚至有可能多次败于李牧之手呢。

秦国向来有讳败的传统,在其历史记载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就拿秦国与六国作战的情况来说,秦国战败的那些战例在史料中鲜少出现,即便有,大多也只是简单提及,叙述方式极为隐晦,像年月、双方统帅、己方出兵数量以及自身伤亡情形等关键信息,往往都不予以标注。

不过,倘若将《战国策》与《史记》相互参照着来看的话,仍旧是能够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王翦在李牧尚未离世之际,曾遭受过一次极为沉重的挫败。也就是说,在李牧还活着的时候,王翦经历了一回使其遭受重创的情况,这次重创对于王翦而言,无疑是其军事生涯中颇为重要的一个经历节点。

奸臣韩仓在赵王面前对李牧进行诋毁。于是,赵王安排他人取代李牧主帅之位,还责令李牧即刻返回邯郸。紧接着,赵王又派韩仓去训斥李牧,甚至妄图将其杀害。

武安君到来后,韩仓便数落他道:“将军打了胜仗,大王设酒款待将军。将军在大王面前敬酒祝寿时却手持匕首,理当处死。”武安君回应说:“我是因患有佝偻病,身体高大但手臂短小,无法跪地至地,担心在大王面前失了礼节而获死罪,所以才让工匠做了个木杖接在手上。大王倘若不信,我愿拿出来展示。”……

韩仓讲道:“将军得胜而回,大王给你敬酒庆贺功绩,然而将军回敬大王之际,双手竟紧握着匕首,这般居心险恶,实在是罪该处死!”武安君赶忙辩解称:“臣的胳膊患上了曲挛的毛病,伸不直,并且臣身材高大,跪拜时双手无法触碰到地面,臣特别担心因对大王不敬而犯下死罪,于是就让木工打造了一个假臂,大王要是不信,臣可以展示给大王看。”……

据《战国策》记载,在李牧被杀之前,他曾有过一次战胜秦军的经历。而当时与李牧在战场上相对的,不是别人,正是王翦。

而且,在李牧取得胜利之后,赵王还特意对李牧进行了接见。由此不难看出,这一场胜利,其规模定然不会小,所具备的战略意义也是极为不寻常的。

在宜安之战当中,王翦遭遇了李牧,而最终的结果是王翦在这场战役里败给了李牧。此役之中,李牧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抵御了王翦所率军队的进攻,使得王翦未能达成预期目标,进而导致了王翦在宜安之战的失利局面。

秦国派遣王翦去攻打赵国,赵国则派出李牧、司马尚来抵御秦军。李牧多次成功击败并使秦军败逃,还斩杀了秦将桓齮。王翦对此深感厌恶,于是给赵王极为宠信的大臣郭开等人送去许多钱财,让他们去施行反间计……

秦国派遣王翦去攻打赵国,结果却被李牧轻而易举地给阻拦住了。李牧在交战过程中多次成功地将秦军击溃,这里说的击溃可不是简单的打败哦,而是把秦军打得四处逃散。不仅如此,他还斩杀了王翦麾下的秦将桓齮呢。

桓齮是秦朝统一六国进程里的重要将领之一。在与赵国作战期间,于赵国的武遂之地发动袭击,成功斩杀了赵将扈辄,而且还把扈辄手下多达10万的赵军全部予以斩首。经此一役,赵国的有生力量遭到了极大程度的削弱。

王翦的左膀右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却惨遭杀害。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样的情况下,王翦所遭受的挫折会是多么巨大,真的是难以估量。

番吾之战存在一种可能情况,那就是王翦或许在这场战役当中被李牧打败了。当时双方交战,局势复杂多变,就结果而言,有这样一种说法,即王翦在番吾之战时,有可能是被李牧成功击败的一方。

此次,乃是王翦与李牧展开的正面交锋。

在秦王政十四年之时,秦国出动兵力攻打赤丽、宜安两地,李牧亲自率领军队前往迎战,双方在肥下展开激战,最终李牧成功将秦军击退。凭借此战功,李牧获封武安君。到了秦王政十五年,秦国再度出兵攻打番吾,李牧又与之交战,同样成功击退了秦军。

据《秦始皇本纪》记载,自秦王政十一年起,王翦、桓齮、杨端和三人便一同组队向赵国发起进攻。到了十四年的时候,桓齮于宜安遭遇兵败,并且被杀身亡。而在十五年的番吾之战,很明显是由担任主帅的王翦率领军队去打的这场战役。

如此来看,在灭赵的进程里,王翦的作战之路走得颇为坎坷,面对李牧时多次遭遇惨败。说不定恰恰是这接二连三的失利,使得王翦心里明白,单在战场之上,自己恐怕是再也没可能击败李牧了,所以最后才动用阴谋手段除掉了李牧。

从这里能看出来,王翦会显得那般无敌,其实是因为秦人在撰写史书的时候做了特别处理,他们仅仅把王翦那些辉煌的战绩留存下来,至于他可能存在的败绩呢,全都给弄得模模糊糊,让人难以看清全貌了。

由此可见,王翦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进而跻身战国四大名将的行列,全然是依靠着秦国在国力、兵力以及后勤等诸多方面所具备的绝对优势。倘若双方实力相当,那么王翦极有可能会败于李牧之手,其无敌战将的光环恐怕也会就此破灭。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王翦及其子王贲便是如此。秦朝拥有超级强大的军事机器,在这样的时势背景之下,他们父子二人得以凭借其优势,从而取得了攻灭五国这般光辉闪耀的战绩。

0 阅读:3
史海文澜客

史海文澜客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