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吕布刚刚被消灭没多久,曹操和刘备这两位在这场争斗中的胜利者,有一天不知怎的忽然来了兴趣,于是他俩便相约安排了一场酒局。
当喝酒喝到酒过三巡之时,曹操冷不丁地冒出这样一句话:“这天下的英雄啊,也就只有玄德你和我曹操罢了。像袁绍那种人,根本就不值一提。”(注:使君在当时可指代刘备,玄德是刘备的字,此处为更清晰表述进行补充说明)
刘备着实是被这句话给吓到了。
需明确的是,彼时刘备已然被撤掉了地方上的官职,仅仅在中枢担任着“左将军”一职,并且当下人还在曹操所掌控的地盘之中。要是曹操对刘备动了什么不好的心思,那刘备可就真的是陷入绝境,毫无活路可言了。
于是,在听闻那句话后,刘备不由自主地让手中的筷子掉落于地。不过转瞬间,刘备便发觉自己这般表现或许已有些失态,极有可能会招致曹操的猜疑。故而,他赶忙借着天空中打雷的契机,又一次说道:“‘圣人讲过:迅雷疾风骤至,人必变色,确实是有缘由的。这震雷的威势,竟然能到如此程度啊!”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煮酒论英雄”说的便是这般情形。曹操与刘备二人对坐,以青梅煮酒,在那风云变幻之际,曹操试探着询问刘备天下谁能堪称英雄,刘备佯装糊涂,一番应对之后,这一情节便成了流传甚广、为人熟知的经典故事,也就是所谓的“煮酒论英雄”啦。
《三国演义》里的煮酒论英雄这段情节,着实是令人感到畅快的剧情亮点。彼时刘备正处于落魄境地,然而只有曹操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与众不同。并且,他们二人还对当时割据天下的诸多枭雄,逐个进行了一番评点呢。
可以说罗贯中是借助曹操和刘备这两个人,以一种较为隐晦的方式,将自己对于那些割据一方的枭雄的观点表达了出来。
特别是曹操后来用龙来作比英雄的表述,堪称极为经典。其言龙可大可小,可升可隐,大时能兴云吐雾,小时可隐介藏形,升起便飞腾于宇宙间,隐没则潜伏于波涛内。当下正值春深,龙会乘时变化,恰似人得志后纵横四海,龙这一事物,正可比世间英雄。
恰是由于这段故事极为经典,故而后世诸多历史爱好者,皆萌生出探究这顿饭背后所蕴含深意的想法。
历史上的曹操,为何突然要邀刘备共赴这样一顿饭局呢?曹操对刘备讲那些话,难道是存心试探刘备吗?彼时的曹操,是不是已然对刘备起了疑心?要是曹操已然开始怀疑刘备,那他又为何不干脆直接动手,将刘备除掉呢?
或许,若要把这些问题阐释清楚,不妨先从吕布被杀之后的情况谈起。
公元199年伊始,历经数月的围城之战后,吕布碰上了麾下将领叛变一事,随后城池被打开,选择了投降。最后,吕布落得个被曹操诛杀的下场,至于他此前所攻占的徐州,大部分也都落到了曹操手中,被其接管了去。
对于曹操来说,战胜吕布无疑是取得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巨大胜利。此前,曹操所拥有的地盘仅仅局限于兖州以及豫州的一部分而已。然而在打垮吕布之后,曹操便能够顺势将整个徐州纳入囊中。单从地盘面积这方面来看,仅仅这一战,曹操的地盘差不多就扩张了近乎一倍!
毋庸置疑,徐州内部实则存在诸多派系。曹操若想完完全全地将徐州平定,后续仍需耗费诸多心力。但相较而言,既然吕布已然被铲除,那么接下来所面临的问题,相较之下也就没那么棘手了。
然而,恰恰就在这样一个时刻,曹操不得不去应对另外一种抉择。
对于当下而言,面临着一个关键的抉择,那便是该以何种方式去处置刘备呢?这已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且需慎重考虑的问题。究竟是该采取这样的做法,还是那样的安排来对待刘备,都需要细细斟酌一番呢。
需明确一点,此前徐州正是被吕布从刘备手中给夺走的。并且呢,刘备的名声向来很不错,这就使得众多徐州本土的士族,对刘备也都能够比较轻松地予以接受呢。
于是,在当下这个情形下,曹操所面临的已然变成了一个极为棘手的两难之选。
要是把徐州再度交到刘备手中,这可就等同于“为他人作嫁衣裳”啦。可要是不把徐州给刘备,甚至干脆把刘备杀掉以绝后患,那往后曹操也甭想能得到徐州喽!暂且不论刘备在徐州有着怎样的高声望,单说曹操他自己,此前在徐州可是有过大规模屠城的恶行,名声那叫一个坏!
如此一来,倘若曹操在这个时候把刘备给杀了,进而自己接手徐州。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必然会是徐州全方位的抵抗啊!要知道,在当下这种曹操已然四面树敌的情形下,这样的结果,对他而言,那肯定是绝对没法承受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曹操究竟应当如何去做才好呢?
曹操实在没别的办法,最终只得选了个折中的办法。他把刘备提拔为左将军,然后径直将其带回京城。如此一来,徐州当地的士族即便心里有想法,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毕竟刘备不但没受到打压,还升了职呢。而刘备呢,这下也没办法再掌控徐州了,就连之前握在手中的豫州,也被剥夺去了。
这无疑是十分典型的“明升暗降”做法,表面上看似给予了晋升之类的待遇,可实际上呢,却是在暗中将其原本拥有的实际权力给剥夺掉了,完全就是这么一种情况呢。
就在如此这般的情形之下,紧接着,刘备便开启了他在许昌的生活历程。
《三国演义》里,刘备抵达许昌后,为消除曹操对其的戒心,便安心在家种起菜来。曹操心里琢磨着,刘备这般人物,怎会甘心去过那种平淡安稳的日子呢。于是,趁着关羽、张飞不在刘备身边的时候,曹操就差遣许褚与张辽,领了几十个人,把刘备“请”去了自己的府上。
随后,便诞生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可实际上在正史上,像刘备种菜啦,张辽和许褚一同去请之类的这些情况,那可全都是不存在的!唯一真实的就只有吃饭这件事本身而已啦,其他那些传说中的情节压根就没在正史当中出现过呢。
诚然,种菜这类事儿,在史书当中并未见有多少记载。不过呢,就刘备那一段不长的“许昌生涯”而言,史书之上倒是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记载内容。
在这一阶段当中,刘备实际上是完成了两件事情的。
首当其冲的便是曹操对待刘备的态度一事。据相关史籍记载,曹操返回许昌之后,对刘备极为礼遇,出行时同乘一车,就坐时共据一席。暂且不论曹操这般举动是否存在政治作秀的可能,单从旁人视角来看,曹操着实做到了礼贤下士,对刘备可谓是相当够交情了。
第二件事,便是人们所知晓的“衣带诏事件”了。
在刘备抵达许昌之后,汉献帝心中对曹操极为不满,于是便暗中吩咐自己的岳父董承,让其偷偷携带衣带诏悄悄出宫,意图寻觅合适之人将曹操铲除。彼时的董承,在接到这一任务后,便把目光投向了刘备,进而找到了他。
正是在这般情境之下,后来有一天,曹操的兴致一下子高涨起来,突然就动了念头,想要找刘备一同用餐。于是,便由此引出了那广为流传的“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在将所有的历史背景都一一阅览完毕之后,那么接下来,我们便能够着手去分析曹操的动机情况了。
首先,曹操为何不杀刘备这件事,其实是很容易解释清楚的。
彼时的曹操才刚刚接手徐州与豫州。而在这两处地方,刘备的名声那可是相当不错的。与之相反,曹操由于数年前发生的屠城之事,其在徐州和豫州的名声简直糟透了,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倘若将刘备杀害,那么徐州势必会发生造反之类的情况。这一点,对于曹操来讲,是决然无法容忍、绝不可能接受的。
因此,在缺乏确凿证据的状况下,曹操压根就不可能对刘备痛下杀手。毕竟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来支撑这样一个举动,所以曹操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绝对不会去杀刘备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在此之后,我们便能够对曹操请客吃饭的动机展开一番分析了。
后世对于曹操请客的那顿饭,大致存在着三种猜测。而且不得不说,这三种猜测各自从其本身的角度来看,都是能够站得住脚的,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一种猜想是曹操在对刘备进行试探。
有人觉得,说不定在那时,曹操已然听到了些许传闻,察觉到汉献帝说不定有对自己采取行动的念头。然而,曹操一方面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此事,另一方面也不清楚汉献帝会让谁来协助他完成这一计划。
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汉献帝若要寻求援助的话,那刘备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彼时的刘备尽管已被解除地方上的职务,可手中仍旧掌控着军队。而且刘备本就是刘氏宗亲,当时又正好身处许昌。在这样的情形下,汉献帝要是打算寻求援助的话,那必然会选择向刘备求助。
然而,彼时的曹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没办法确切表明刘备就一定掺和到这件事当中了。在这种情形之下,要是直截了当地表明态度,非要去强行逼问的话,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事与愿违呢。
于是到了最后,曹操便选取了这样的一种方式,以此去对刘备加以试探。
第二种推测在于,即便曹操并不知晓衣带诏这一事件,可他内心却存有试探刘备是否怀有野心的想法。也就是说,曹操虽对衣带诏一事没什么了解,但还是打算去探一探刘备心里到底有没有那份不安分的野心劲儿。
需明确,彼时刘备在遭曹操明升暗降后,差不多丧失了全部的实际权力。不妨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曹操心里琢磨着,要是自己处在刘备的境地,那肯定会满心愤懑的。
曹操内心深处对刘备是极为尊重的。从其后续的所作所为能看出,曹操本是打算重用刘备的。不久后,袁术欲北上与袁绍会合,这时曹操便派遣刘备前往豫州及徐州一带对袁术进行阻击,最终成功让袁术未能达成北上的意图。
刘备在徐州颇具声望,若其能真心臣服于曹操,助力曹操开创新的霸业,那对曹操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之举。只是在此之前,曹操得先弄清楚,刘备对自己是不是真心实意的。他得明确,刘备究竟是不是那种怀有野心的枭雄,要是把刘备放到地方上,刘备会不会借机发起叛乱呢?
接下来曹操便操办了这样一场酒局,借“英雄”的名义去试探刘备内心的野心。而刘备最后的表现,着实让曹操极为满意。也正因如此,没过多久,曹操就把刘备重新派回了徐州,使其再度执掌地方上的大权。
相较而言,后世最为支持的便是这种猜测了。毕竟从曹操后续的表现来看,确实对这一点予以了印证。如此一来,和另外两种猜测作比较的话,这种猜测所具有的可能性无疑是最大的。
再来说说第三种猜测的情况吧,其实就是曹操压根儿没什么别的念头。就那天一起吃饭那事儿,他纯粹就是想寻个自己看得上眼的朋友,在闲暇的时候能一块儿唠唠嗑、吹吹牛啥的,没什么复杂的心思在里头。
这种猜测,乍一听似乎极为荒谬,给人一种很不靠谱的感觉。可要是细细琢磨一番就会发现,它存在的可能性其实是相当大的,绝不能仅仅因为初听时觉得荒诞,就轻易将其存在很大可能性这一点给忽视掉呢。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时候,刘备在曹操心里的地位可是相当高的!刘备本是出身于底层的宗室成员,然而他凭借着自身的不懈打拼,一路摸爬滚打,最终能达到如此高的地位呢。并且不得不说,刘备的个人品行那也是极为突出、相当出众的。
在曹操看来,刘备其人以及他所取得的那些成就,着实是足以让自己心生钦佩之情的。曹操眼中的刘备,其表现和所达成的功绩,都达到了能让曹操为之折服、打心底里表示赞赏佩服的程度。
于是乎,在许昌难得有了些许闲暇之时,曹操心里便不由得动了念头,想要去找刘备,和他互相夸赞一番。这既是出于情感方面的一种渴望,也是为了从对方那里获得一种对自身的肯定。
至于曹操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话的缘由,其实就是男人间喝酒喝到兴头上后的相互吹捧罢了。说不定曹操跟别的朋友一同用餐时,也常常这般相互夸赞呢。就好比会夸赞某个人是世间无双的出色良将,又或者称某个文臣堪称当世的管仲那般。
总而言之,上述所提及的这三种可能性,均是能够成立的。鉴于史书当中所记载的内容存在一定限度,所以我们着实无从知晓,在当时那种情境之下,曹操内心究竟有着怎样具体的想法。
不过有一个方面,我们心里是十分明白的。
确实是这样,就这一顿饭,再加上曹操当时所讲的那些话,真的把刘备给吓到了。
因此没过多久,待刘备寻得契机得以离开许昌,且再度将兵权握于手中的时候。刘备旋即便又自成一方势力,紧接着就展开了对曹操的反对行动。
而在此之后,历史的主要发展脉络,便步入到了官渡之战这一重要阶段。那官渡之战在历史长河中可是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呢,自此之后,诸多局势也因这场战役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