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使臣出使西域,当地小国不听话,结果使臣竟然直接杀了国王?

史海文澜客 2025-02-15 15:54:08

在公元前77年的时候,正值汉昭帝当政时期,于汉朝这片土地上,有一件事儿发生了,而这件事儿还特别有意思呢。

这一年,汉朝派遣傅介子作为使者前往西域的楼兰国执行出使任务。此前,楼兰国原本是归属汉朝的附属国,可就在前些年,因匈奴在背后暗中使坏、蓄意挑拨,楼兰国便转而投靠了匈奴。打那之后,楼兰国变本加厉,接连杀害了好几批汉朝的商队以及使者,硬生生地将汉朝通往西域的通道给阻断了。

于是,傅介子此次前往西域,乃是代表汉朝前去质问楼兰背叛汉朝的缘由。彼时汉朝已然有了盘算,要是楼兰仍旧不知悔改,依旧追随匈奴与汉朝为敌,那接下来,汉朝便会径直派遣大军出征,将楼兰彻底荡平。

然而,最终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傅介子抵达楼兰后,压根没让汉朝大军有登场的机会。他一到楼兰,便寻得一个契机,直接将楼兰国王斩杀了!随后,傅介子又径直立了国王的另一个儿子成为新的楼兰王。如此一来,楼兰便再度倒向了汉朝一方。

有那么一个使臣,身处距离自己国家千里之遥的地方。令人咋舌的是,他居然敢径直将所到之处那个国家的国王给杀掉!更不可思议的是,杀了国王之后,他还能轻轻松松地让这个国家的局势来一场彻底的重新洗牌。咋一听,这事简直离谱到家了,可它确确实实是真实发生过的!

彼时的傅介子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达成那件事的呢?楼兰既然身为汉朝的属国,缘何要背叛汉朝?在傅介子斩杀了楼兰那位国王之后,楼兰为何没有奋起反抗呢?反倒十分乖巧听话,直接在内部完成了国王的更替呢?

这件事,说起来真的没那么复杂呢。通俗来讲,傅介子能够有所作为,一方面固然是他自身胆量非凡、很有胆识,而另一方面,最为关键的是,在那个时候,他的身后矗立着一个无比强大的祖国。

想聊聊汉朝和楼兰之间的那段恩怨,这事儿还得追溯到汉武帝在位的时期呢。

汉武帝在世之时,曾派遣赫赫有名的探险家张骞出使西域。在张骞此次出使前,汉朝对于西域的状况并非十分熟知。毕竟在此之前,河西走廊并不归汉朝掌控,而是被匈奴所把持着。

从地理学层面来讲,若中原地区打算前往西域,河西走廊差不多是必经之路。要是不走这条通道,那就只剩翻越青藏高原或者蒙古高原这两个选择了,可这二者的难度都极高。尤为关键的是,在汉武帝时期以前,青藏高原为羌族所据,北方草原则是匈奴人的领地,汉朝在这些地方都没什么话语权。

一直到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汉朝才得以首次详尽知晓西域的具体状况。没过多久之后,汉武帝便派遣霍去病率领众人去攻占河西走廊。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汉朝才算是切实开启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而后,汉朝有了这样的发现,在那一条路的最末端之处,最初与之有所接触的西域国度,恰恰便是楼兰。

楼兰虽说名气不小,可实际上并非什么大国。就依据史书中的记载而言,那时的楼兰人口最多也就一万四千人罢了。要是放在中原地区来衡量的话,大概也就和一个县的规模差不多呢。

并且,楼兰存在的历史并不算长。在古时的西域那片区域,起初是月氏人所占据的地盘。到了秦末汉初之际,匈奴势力逐渐强大并崛起,他们赶走了月氏人。此后,匈奴便在西域扶持起诸多小势力以及小国家,楼兰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由此可见,楼兰作为一个国家,大致是在汉朝初期方才出现的。待至汉武帝时期,细细算来,楼兰这个国家存在的历史,充其量也就约一百年罢了。当然了,要是谈及当地文明的历史,那其时长可就相对比较长了。

如此一来,楼兰人口颇为稀少,起初汉朝压根没太看重这个国家。就拿张骞出使来说,他主要把精力都放在了诸如康居、乌孙、大宛等远方国度上。实际上,汉朝真正意识到楼兰的重要性,那已经是在张骞离世之后的事儿了。

彼时,汉朝已将匈奴击退至漠北,周边诸多小势力也都挨过汉朝的教训。恰在这时,经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各国知晓了汉朝的存在。自那以后,双方开启了相互通商的往来,而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也由此渐渐形成。

在这条商路出现的那一刻,楼兰的重要性瞬间就突显出来啦!

需明确的是,楼兰所处的地理位置,大致位于河西走廊的西边出口附近。倘若把河西走廊视作一条通道的话,那楼兰所在之处,便如同能够直接掌控这条通道的阀门一般!要是楼兰不让商队通行,那么这条丝绸之路可就完全被阻断了!

彼时的楼兰,恰恰站到了匈奴一方,与汉朝作对。这事儿其实不难理解,要知道楼兰此前本就是由匈奴扶持起来的,其高层在立场上更偏向匈奴那边,如此情形,倒也实属正常。

汉武帝哪会管这些事儿!只要谁挡住了他的商路,那他必定是要出手收拾的。这不,在那之后的公元前,汉武帝干脆就派遣了一位名叫赵破奴的将军,领着好几万人朝着西边去溜达了一圈。要晓得,当时整个楼兰,全部人口加起来也就一万多人呢。面对这浩浩荡荡的几万汉朝大军,别说是抵抗了,光是吓都能把他们给吓死咯。

于是在此之后,并未出现任何意外状况,汉朝一方径直将楼兰国王给抓获了,并且随后把这位国王押解到了长安城中。

楼兰这位国王,还算是个挺能为国家着想的君主呢。在面对实力强劲的汉朝时,他心里很清楚,凭楼兰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于是,之后他径直向汉武帝提出申请,盼着楼兰能够归入汉朝的版图。然而,对于楼兰王的这一请求,汉武帝却并未应允,而是选择了拒绝。

在当时那个时期,汉武帝着实是瞧不上楼兰这样的小国呢。况且,楼兰人的长相跟汉朝人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在汉武帝眼中,压根就没把他们当成自家人看待。

然而即便如此,自那以后,楼兰便算是完全地倒向了汉朝一方,已然变成了汉朝在西域这片地域的小跟班啦。

面对强大的汉朝,弱小的楼兰起初压根就不存在反叛的可能。然而,关键在于随后近三十年的时光里,汉朝内部接连出现了一系列状况,这诸多情况致使楼兰被逼无奈,最终不得不走上反叛之路。

事实上,这件事的责任应当归咎于一个名叫李广利的人。

大约在楼兰投降之后的短短两年内,那位声名赫赫的名将卫青便离世了。卫青故去后,汉武帝擢升了另一位外戚李广利,使其接替卫青的职责。相较于卫青,李广利的能力着实差了许多。随后,在李广利的指挥下,汉朝耗费了诸多气力,向西去征伐大宛。

此次远征行动,最终的确成功拿下了大宛,还如愿带回了大宛的良马,使得汉朝在西域的威望得以大幅提升。然而,由于李广利不善于团结各方,致使西域诸多小国对汉朝的印象慢慢发生了转变,好感度逐渐降低。

在此之后,李广利便领军与匈奴展开作战。想当年,匈奴曾被卫青、霍去病击退至漠北。然而时隔近二十年,匈奴经过一番休养生息,又再度走出漠北。可之后呢,就因李广利能力太差劲,匈奴不仅没有被压制,反倒一步步恢复元气,越打越发强大起来。

在汉武帝在位接近尾声之时,一场巫蛊之祸突如其来,使得汉朝内部又有诸多能征善战的将军折损。巫蛊之祸平息过后,短短不到两年,李广利率军在北方与匈奴交战,结果却是大败亏输,落得个全军覆没的凄惨下场。

汉朝的精锐边军折损大半,究其缘由,是两件事相互关联所致。待至汉武帝在位末期,鉴于此种状况,汉朝只能选择进行收缩。如此情形之下,汉朝对西域那边的把控力,势必会进一步降低,已无法维持以往的态势了。

就在同一时期,汉朝撤去了相关力量,匈奴随之再度崛起。这时候的楼兰,不得不直接面对匈奴带来的压力。起初,楼兰说不定还能壮着胆子与匈奴强硬对抗一阵子。可到了后来,由于汉朝这边不再过问此事,楼兰没了依靠,也就不敢继续强硬对抗了,只得又倒向了匈奴一方。

楼兰当时之所以背叛汉朝,真实原因便在于此。

汉武帝离世后,在接下来近十年的时间当中,汉朝压根腾不出手去处理楼兰的相关事宜。究其原因,是这几年里汉朝的高层一直在进行内部争斗。直至汉武帝去世七年之后,汉朝的权臣霍光方才成功击败所有政敌,得以独揽大权。

在霍光实现彻底掌权之后,便耗费了一两年的工夫,去着手处理昔日那些政敌所遗留下来的形形色色的党羽问题。如此一来,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便又过去了两三年的光阴。

因此,一直等到汉武帝离世将近十年之后,汉朝的高层方才彻底正视相关问题。直至此时,霍光才总算能抽出空来,打算着手去处理一下楼兰那边存在的种种问题。

然而,等到了此刻,楼兰此地的状况,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之前相比,那是完全不一样了。

在匈奴最初来袭之时,楼兰满心期待着汉朝能伸出援手相助,其国内不少人都怀揣着这份希望。然而,这一等便过去了将近十年之久。这般情形下,楼兰国内对汉朝的那份期望,无疑是愈发低落了。虽说依旧如往常一般向汉朝派遣侄子,可这时的楼兰,胆子却已渐渐大了起来。

后来在匈奴的挑唆之下,楼兰便胆大妄为起来,竟敢对汉朝的使者以及商队进行截杀之举,如此一来,那条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也就被其彻底截断了,而这一系列行径的背后,实则是匈奴在其中起到了撺掇的不良作用。

一直到了这个时候,汉朝高层方才最终察觉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程度。也正是在此之后,傅介子的这一次出使行动便由此展开了。

傅介子在汉朝起初并非是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早年是甘肃籍贯,凭借立下的军功逐步获得晋升。由于其家乡与楼兰相距较近,在这种情况下,出使西域的这一任务最终便交到了他的手上。

接下来要说到傅介子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情况,那次出使主要是以摸清状况为主。在当时的西域,不少国家虽说暂时倾向于匈奴,可打心底里还是对汉朝怀有畏惧的。所以,当傅介子代表汉朝抵达西域后,好几个西域国家都表现得极为尊重。

当傅介子向他们问及为何要背叛汉朝而转投匈奴时,他们哪敢强硬顶嘴回应,只是一股脑儿地把责任全都推给了匈奴方面,不敢直面自身背叛汉朝这一行为所应承担的后果。

在外交这个范畴当中,类似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极为常见的一种手段,说穿了,无非就是互相推诿、踢皮球罢了。

要是一直这般互相推诿、纠缠不休的话,这个问题是永远没办法得到解决的。而在此次出使的行程之中,傅介子倒是察觉到了这些西域国家存在着若干问题呢。

于是,在此之后,傅介子便先行返回了汉朝境内,接着就去寻霍光,向其进行请示相关事宜了。

彼时傅介子所察觉到的状况,实则是西域一带各国国王在安保方面存在的漏洞。西域的诸多小国,人口数量普遍不多。如此一来,即便身为国王,其身旁所配备的护卫也是寥寥无几。相较之下,汉朝皇帝的安保举措,那可真是严密得毫无破绽,堪称密不透风。

这其实挺正常的。要知道在中原地区,不光人口众多,历史更是错综复杂呢。想当年,中原的历史长河里,类似荆轲刺秦这般的事件那是屡有发生,连秦始皇都遭遇过不止一次的刺杀。如此一来,后续的汉朝皇帝在安保方面必然会格外上心啦。而西域那边呢,或许压根就没察觉到还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即便已经有所察觉,但凭借那些小国的综合国力而言,想要构建起极为完备的安保体系,着实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这无疑表明,那些小国的国王极容易遭到刺客的刺杀,刺客能够毫不费力地对其展开行刺行动,刺杀之事对于刺客而言,在面对这些小国国王时,存在着极大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能轻易得手。

于是,彼时的傅介子便想到了行刺这一办法。在傅介子看来,倘若出动大批军队长途跋涉去征战,那必然会对汉朝的国力产生极大的损耗。相较而言,要是能够直接将那些小国的国王刺杀,接着于这些小国当中,扶植起一位亲汉的国王,再让其他亲汉的官员登上高位。如此一来,所付出的代价可比直接出兵要小得多啦。

对此,霍光持支持的态度。毕竟这个计划,即便失败了,无非就是傅介子一人丢掉性命罢了,而汉朝后续自会为他报仇雪恨。但要是计划成功了,那汉朝便能够避免众多人员的伤亡。

随后,在获得霍光首肯的情况下,傅介子领着数位随从,又一次踏上了前往楼兰的路途。并且,傅介子此次出行还携带着诸多金银珠宝呢,就是打算拿这些当作能够顺利接近楼兰国王的有力凭借。

当抵达楼兰后,起初楼兰国王极为谨慎,压根就不打算轻易去接近傅介子。在这种情形下,傅介子随后便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假装要离开楼兰,转而奔赴西域的其他一些小国去了。

在即将离开之际,傅介子又一次前去找到了楼兰王,说道:“皇上派我前来,实际上是有事情要同您讲的,只是这话在讲的时候不能有旁人在场。”就这般,楼兰王受那些金银珠宝的诱惑,最终同意了傅介子提出的单独会面的这一要求。

当国王将身边的侍卫都遣散后,现场仅剩下傅介子一人了。就在这时候,傅介子猛地抽出腰间的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趁着国王毫无防备的当口,一下子就挥刀将其斩杀,国王当场毙命。

就这样,傅介子不费什么大力气便将楼兰王给干掉了。整个过程颇为顺利,没遭遇太大阻碍,傅介子凭借自身的能力与谋划,干净利落地达成了这一目标,使得楼兰王轻易地就丧生于他之手。

在此之后,外边的大臣与侍卫们自是也都听见了声响。可当他们赶来查看状况之时,却发现楼兰王已然离世。而这时的傅介子呢,又一次凭借汉朝使者的身份,对他们展开了威吓。

傅介子个人或许并未让楼兰人感到惧怕,可一提到强大的汉朝,楼兰人就胆寒了。要知道,仅仅四十多年前,汉朝不过是稍显愠怒,便即刻派遣了数万大军前来,那等兵力,足以将楼兰彻底踏平,而且踏平一百次都不在话下。

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此时的傅介子可不单单是以汉朝使者这一身份在发声,实际上还代表着一位楼兰王子呢。此前,楼兰曾派遣质子前往汉朝充当人质。就在那时,傅介子就宣称,往后要拥立这位王子成为楼兰的国王。并且他还表示,只要其余人不进行抵抗,汉朝是不会去追究他们责任的。

就这样,经历了一番极为复杂的内心挣扎后,楼兰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抵抗。从那以后,楼兰更换了国王,并且又一次成为了汉朝的附属,如同小弟一般跟随着汉朝的步伐,在那段历史中开启了新的篇章。

傅介子刺杀楼兰王的故事便是如此。或以下要讲述的是傅介子刺杀楼兰王的故事哦,其具体情况就是这样啦。或这讲的正是傅介子去刺杀楼兰王的那段故事,大概情况就是如此这般了。

傅介子的故事发生在古代,那是一段外交佳话。他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着实令后世之人赞不绝口。要知道,若没有傅介子,汉朝想要处理楼兰事宜,恐怕得派遣几万的大军出征才行。好在有傅介子,这才使得汉朝免去了劳师动众、长途远征所带来的诸多消耗。

然而在那时,就汉朝而言,这不过就是一则趣闻罢了,压根算不得什么要紧大事。要知道汉朝当时国力极为强盛,哪怕是出动几万兵力去打上一仗,那也并非什么棘手之事呢。至于像楼兰这般仅有一万多人的小国家,打从一开始到最后,实际上从来就没被汉朝瞧在眼里过。

然而,楼兰的归降一事,着实对后续汉朝的历史产生了颇为重大的影响。要知道,自楼兰归降后,西汉通向西域的道路便再度被打通了。而这一成果,无疑为十多年后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筑牢了根基,起到了极为关键的铺垫作用。

0 阅读:6
史海文澜客

史海文澜客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