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文人墨客眼中,春雨最惹人喜欢,而啥时候的雨,才能算作是春雨呢?有的人说是立春之后的雨,其实不然,立春,这是名义上的春天,但实则气候还没有达到春天的温暖,而真正能算作春雨的,笔者认为应该是雨水节气之后,此时温度升高,柳树也已经抽新芽,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的雨水节气,相比往年要来的更早一些,公历的2月18日,就是雨水节气,一直到3月4日或者是5日结束,在这个时间段,温度会比较的升高,正如古代将雨水分为三侯一样,“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节气,正好处在“七九”中间,此时河水破冰,大雁北归。一场春雨,便会带来春天的生机。
雨水节气为啥可以预兆后续的一个天气情况?
雨水节气,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这个时候太阳的直射点会发生变化,而且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因此会带来气候的一个变化,如果说在这个阶段,雨水比较的少,那么后续就容易出现倒春寒的一个情况,或者说出现春旱的一个情况。
如果说雨水节气雨水比较多的话,那么后续,作物就可以顺利的生长,因为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这个时候雨水比较多,带来了充足的水分,庄稼就好比枯木得以逢春,播种下去的作物,得以萌发,已经生长的作物,可以茁壮成长。
另外,雨水节气,它所处的阶段刚好是七九,俗语有“七九河开,八九燕归来”,这个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规律,因此,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它可以对后续的天气,起到一定的预兆作用。
当然,在很早之前,古人其实就已经利用雨水这天来占稻色,从而来预测一整年的一个收成情况,这天出现降雨,则容易带来丰收,反之出现晴天,则容易带来春旱,影响作物的丰收。
2月18日雨水节气,今年会春旱吗?晴天好还是雨天好?农谚咋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农谚一:雨水不动流,河水要断流
意思就是雨水节气这天,如果没有出现降雨的话,那么后续河水就会断流,显而易见,就是提醒我们雨水节气,没有下雨,后续容易出现春旱的一个天气,甚至河流都没有水。
这就会导致庄稼在生长的时候,缺少雨水,而春天雨水少,春播作物没有雨水的供给,就容易生长的不好,甚至是影响到后续的丰收。
农谚二:雨水雨不下,农人要害怕
这句农谚的意思就是,如果雨水这天,没有出现下雨,那么农人,也就是种地的人,就会开始非常的担忧,担忧没有降雨,那么耕地也没法进行,这样一来,播种就会延迟。一旦播种延迟的话,会造成连锁的一个反应,比如说,后续不需要雨水的时候,就出现了雨水,春天出现干旱,夏天出现涝灾,那么就容易导致,秋天收成不好。
所以农人害怕,就是害怕,没有出现下雨的天气,导致后续出现了春旱,影响到播种,以及作物的生长。
农谚三:雨水日头笑,遍地起新坟
这个农谚的意思就是,雨水节气,出现了大晴天,这个日头笑,明显的就是告诉我们,天气温度比较的高,出现了晴朗的天气,那么遍地起新坟,则是说的年景不好,导致作物不能很好的生长。
该下雨的时候下雨,该晴天的时候晴天,风调雨顺,万物才能顺利的生长,反之,则容易出现歉收。
总结一下,2月18日雨水节气,人们更喜欢看到下雨的情况出现,因为下雨的话,更容易迎来丰收,如果是天晴的话,人们害怕出现春旱的一个情况,这样会导致整个的庄稼生长不好,到最后影响到年景,当然这些只是民间谚语的说法,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具体情况,我们还需要具体分析。
用户37xxx10
雨水今天好冷[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