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雨水不下雨,做饭少下米”。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公历的2月18日,这天是雨水节气,它也是春季的的第二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从名字上来看,我们就能明白,它是一个反映降水的节气。
到了雨水节气之后,气温会开始出现回升,冰河融化,降雨也会增多,当然下的雨,多是下雨,或者是短促的下,不会像夏天一样,下的急下的猛。像在我们南方地区,此时因为有了雨水的浇灌,再加上温度上升,油菜进入快速的生长阶段,地里的野菜,此时也冒出头,人们开始忙着春耕,春播,春种。
每年的雨水节气,都会在正月当中,而未过正月都是年,因此,雨水节气当中,也会有很多的年俗,它们杂糅在一起,就形成了雨水节气,独有的一个文化,比如在这天回娘家,拉保保,占稻色,吃春菜等习俗相当之多。
像在我们赣北地区,雨水节气,最重要的一个习俗,就是回娘家,这个时候回去,不能是空着手,而是需要带上罐罐肉,接着把它送给家里的父母,而父母也会准备一些雨具,比如伞之类的回赠。
送罐罐肉,希望以后生活富裕,同时这天还要接寿,寓意着家里人健康长寿,雨水节气,是春天的开始,都希望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另外,送伞的话,是父母希望孩子们,在外可以有所依靠,可以遮风挡雨。
除此之外,雨水节气,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这天的天气情况,俗语就有“一年收成看雨水”,今日雨水,今年的年景好吗?农谚咋预兆的?
一、雨水不动流,江河要断流
这句农谚的意思就是,如果雨水节气这天,出现了大晴天,没有降雨,那么往后江河就容易断流,换言之,江河断流,缺少雨水,这就是典型的春旱的一个预兆,春旱一旦出现,年景收成就会比较的差,这样就会影响到后续的收成。
二、一年收成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这句农谚就很好理解了,一年的收成,就看雨水节气是否出现了降雨的一个情况,如果降雨就有收成,如果无雨就很难带来丰收,而想要收的多,还要注意肥料,雨水加上肥料,才能迎来大丰收。
从这些谚语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年的收成,就看雨水这天的一个天气,如果是大晴天,可能预示着年景不好,反之,如果是出现了下雨,那么也就预兆着后续出现丰收,年景会相当的不错。
另外,民间还流传着诸多的农谚比如
1、雨水一日晴,春来一月旱
2、雨水无雨多春旱。
3、雨水落水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满。
4、雨水有雨收成好,雨水无水收成少。
5、雨水有雨冷一旬,无雨无雷旱怕人。
我们从这些谚语当中,其实不难发现,如果是雨水节气,出现了降雨的一个情况,那么对于作物的生长来讲,是有好处的,正所谓水润万物,此时雨水比较多,意味着油菜,还有小麦之类的也会生长的比较好。
当然,这里笔者还是要多提一句,如今的气候条件,已经发生了改变,再加之农谚也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我们作物了解就可以了。从雨水的物候来看,今年的雨水节气其实是有些反常的,所以单纯看这一天来预兆年景,还是多带有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