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与李子玉结为夫妇的过程极富传奇色彩,是《半生缘》加上《倾城之恋》。
故事始于1983年的芝加哥大学,彼时,他尚未婚娶,在美国教书,而她已嫁作人妇在美国陪读……
几年后,她回到香港,因为性格不合而和丈夫友好分手。
而他去了哈佛,在经历了一次失败婚姻后,来到香港任教。
一次偶然重逢,他们蓦然觉醒,原来眼前即是梦中人!
相恋一年后,他与她终于结婚。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哈佛教授李欧梵与女作家李子玉的婚恋故事——
李子玉与前夫邓文正
01时间倒流回1983年。
彼时,李欧梵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
而李子玉陪丈夫邓文正在芝大读博士,每天打零工半天,工余总爱到远东图书馆借一大堆书回家读。
李子玉与李欧梵
一个秋日的周末黄昏,31岁的李子玉,偶遇在远东图书馆看书的44岁李欧梵。
只见,李欧梵衣服颜色搭的颠三倒四,随身带着一个黑布袋提包,整个人看起来像只潦草小狗,神情有点委顿,但是眉宇之间却不失书卷味。
李子玉下意识地想:
“这人有点孤独,很需要人照顾。”
于是她走上前去,主动邀请道:
“你是否有空来我们家晚饭?”
李子玉生性好客,而又精于厨艺,她经常邀请中国留学生来家聚会,每逢周末便大开饭局,家里总是高朋满座。
李欧梵听到久违的中国话喜出望外,他爽快地答应了。
这次晚饭,李欧梵与李子玉夫妇促膝畅谈书画文学,相逢恨晚。
从此,他每周必有三天来吃饭,连续五年之久,三个人成了不是亲人的亲人。
李欧梵、李子玉、邓文正
02那时的李欧梵,对李子玉从未动过半分邪念。
只有一次,他莫名对她产生了“怜香惜玉”的感情。
那天,李欧梵请李子玉夫妇去看电影。
李子玉颇为认真、盛装赴会,她穿了一身红,头上还戴了一顶法国帽子。
就在那一瞬间,李欧梵十分同情玉莹,甚至有点为她不值——
“这也许就是她多年来唯一可以穿这种漂亮衣服的场合,即使是借口也得穿,因为她只是一个学生的太太,每天打工,周末的唯一娱乐是请一大堆朋友和同学来家吃饭,或搭其他朋友的破车到唐人街的那家‘七宝餐厅’吃夜宵。她的生活单调,可能比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更闷,但五六年来我没有听过她一句怨言。”
当然,这种莫名的情愫转瞬即逝。
在李欧梵眼中,李子玉依然是朋友之妻不可欺,“在朋友家中遇见的有风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
左一为王晓蓝
031988年,邓文正完成学业,携妻子李子玉回到香港。
而年近半百的李欧梵也于前一年结婚,娶了作家聂华苓的女儿、舞蹈家和大学教师——王晓蓝。
从此,搭伙的日子过去了,三人音讯断了5年。
等到李欧梵再次见到他们的时候,李子玉和邓文正因为性格不合,已经和平离婚。
离婚后,邓文正恢复了表哥的身份——他本是李子玉继父的外甥,以兄妹之亲情待李子玉。
当时,李欧梵还不时劝他们复合。
又过了5年,李欧梵与王晓蓝的婚姻也悄然结束。
怎么回事呢?
右二为王晓篮
王晓蓝从小跟着母亲聂华苓在美国长大,是个很西化、很独立的女人,婚后跟李欧梵各居一方。
因此,李欧梵仍然过着“结婚王老五”的生活,自己每天胡乱凑合着有一顿没一顿,家里也是一片冷清。
有时,他独自在家听古典音乐。
一曲刚完,曲终梦回,心中会突然感到一股苍凉,甚至自我伤感起来:
“读书恋爱两无成”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且患了糖尿病,李欧梵越来越渴望一个活生生的女人、爱他的女人。
“精神上我也许喜欢孤独,但肉体上我不喜欢一个人。 ”
1997年,李欧梵与王晓蓝离婚。
“我和前妻的婚姻破裂,原因之一就是给予彼此的空间太多,又因工作关系各居一方,相敬如宾,终至于成了陌生人。”
离婚后的一天,李欧梵因为腰痛不得不吃大量止痛药。
在疼痛与孤独中,他开始思考一个很久没有想过的问题:
“有哪一个女人对我最温暖?”
就在这时,十年前李子玉温暖如春的面孔,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李欧梵和李子玉
041999年,60岁的李欧梵,与47岁李子玉在香港重逢。
其时俩人都已孑然一身,李欧梵第一次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开始欣赏李子玉。
他发现李子玉虽然人到中年,却仍然保持着真性情,纯真得令人直觉地想保护她。
“你最令我倾心的就是你的纯真和热情,我一辈子还没有碰到这样的女子!”
而李子玉陪李欧梵去演讲,看着他在台上挥洒自如,也对他产生了崇拜。
“那份自信,那份学者风苑,就是很有魅力,我仰慕你——非为你的名气,而是你的学问。”
于是,这一对饱经沧桑的男女,各自众里寻他千百度,才蓦然觉醒原来眼前即是梦中人!
这一下,“半生缘”便爆发出“倾城之恋”来了!
李欧梵与李子玉
两人三天定情,相恋一年后决定结婚。
结婚前,李欧梵给李子玉的前夫邓文正,写了一封真诚的长信,征求他的同意:
“文正弟:
我们三人早已成了一家,你们分手后,多年来我都希望你们复合。
但此次见到子玉,我的感觉不同了,觉得她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女人,不再是你的太太,所以我的感觉因此也变了。
也许,我和她相识已久,但缘分尚未到,而你和她似乎缘分已尽,所以我终于鼓足勇气,向她表示由衷的好感,一切出于至诚,没有任何虚假,多年来她心情压抑,也需要一个人爱她。
我想你会觉得有点意外或突然,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是理智上说不清的。即从理智而言,希望你会同意,这未尝不是一个颇为理想的结局。她终于找到一个她和你都可以信任的人。而且我和你之间的友情,一直是君子之交,多年来互相受益也不少,而今后更可以维持下去。
也许,我们三人本是一家,以后也真可以变成另一种现代式的家:
你和子玉有家在先,我和她成家在后。我们都希望子玉快快乐乐地过一辈子。 ”
李欧梵李子玉结婚照
052000年9月12日,在邓文正的首肯和祝福下,李欧梵和李子玉结为夫妻。
2004年,李欧梵从哈佛大学提前退休,定居香港,并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
李子玉为丈夫烧饭煲汤、调理身体,李欧梵一下子年轻了十几二十岁,甚至遗传的糖尿病也控制住了。
有了健康的身体,他更好地专注于工作,成为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史、思想史的佼佼者。
李欧梵夫妇
而李欧梵立志每天让妻子“大笑三次”:
“我最喜欢看她大笑时的表情,绝无丝毫羞答答之意,反而意爽如男子,声若洪钟,还会指着我狂嚎,像骂我一样,那才是我最得意的时刻。”
李子玉
并且,他鼓励妻子写作、画画,实现自己的价值。
后来,李子玉与李欧梵合著《过平常日子》《一起看海的日子》《恋恋浮城》等书,个人也出版了散文集《云想衣裳》《人间情长有细味》,还开了自己的画展。
她从一位交际圈子狭窄的家庭主妇,成长为一位可以穿漂亮衣服出席重要场合的独立女性。
李欧梵夫妇
“爱情就是相互成全对方的完整。”
只有和爱的人共同成长、相互成全,才会让爱情之火,经久不熄。
这正是李欧梵与李子玉的婚姻。
值得一提的是,李子玉还是像年轻时一样好客,常常请客吃饭。
而她的前夫邓文正也是这些来他们家“搭伙”的亲友之一。
三人每年一起过年,完全是家人一样的爱了。
因此,李欧梵常常对妻子说:
“你是个最幸福的女人,前夫和丈夫都爱你!”
李欧梵夫妇
06如今,李欧梵85岁了。
他和李子玉已经携手二十余载,两人的婚姻愈发稳固。
对于幸福的看法,李子玉的哲学是“付出”:
“去爱一个人是很好的感觉,倒空了自己才可以有空间去享受别人给你的爱,爱心是越付出越多的。”
而李欧梵悟到了一个最浅显的哲理:
“其实幸福就在于日常生活。甚至在《战争与和平》中,一场惊天动地的拿破仑战争,就是为了让娜塔莎变成皮埃尔的贤妻,也让皮埃尔领悟到日常生活中人生的真谛。 ”
近年,这对夫妻又合写了《烂漫余情人似玉》一书。
这本书的推荐语是:
“一部当代版的《浮生六记》
一段传唱华人文化圈的黄昏恋情
一位哈佛教授从60岁开始的童真式爱情
只要能找到相爱的人,
再晚遇见也是值得的”
这是李欧梵和李子玉的爱情,也是他们对天下有情人的祝福: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参考书籍:《烂漫余情人似玉》——李欧梵 / 李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