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7日,李白托人带信给挚爱的妻子:
“到看守所后面一家老百姓的阳台上,隔窗一叙。”
这个时候,他的双腿已被“老虎凳”折断了,狱友们把他托起来,托在窗口。
当妻子抱着年幼的儿子出现在他视线中,李白噙着泪水,低声说道:
“以后你们不要来看我了,今后我无论生死,你们和全国人民一定会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当天晚上,李白被国民党特务残忍杀害,年仅39岁!
20天后,上海解放,李白终究未能亲眼见证这一刻……
这位英勇的烈士虽然与唐朝那位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同名,但相比起来,他的事迹却少有人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烈士李白,以及他与妻子裘慧英相遇相知、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f1bd708d44eb410faf618d62d52855.jpg)
李白
011939年,上海纱厂女工、共产党员裘慧英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
与李白同志假扮夫妻,保护李白身份不被暴露。
裘慧英收拾行装,来到上海贝勒路148号3楼。
第一次见到李白,她不禁感到一阵失望与困惑。
只见,李白高高的个子,身着一袭长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皮鞋擦得闪闪发光,还戴着眼镜,一副难以摸捉、高深莫测的模样。
裘慧英心里直犯嘀咕:
“这人看起来更像是个资本家,他真的是干革命的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090fc2ca1198cf379c070463fbf5adf.webp)
李白
当天晚上,李白把床让给裘慧英睡,自己跑去阁楼待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清晨,裘慧英早早起床,想要出门熟悉周围的环境。
然而,李白迅速制止了她:
“住在这儿的都是有钱人,他们可不会这么早出门遛马路!”
裘慧英对李白的这种“装模作样”感到有些不解,甚至有些怀疑。
她放心不下,悄悄去找组织汇报情况,问道:
“这个人不像个同志,会不会有错呀?”
对方一听就笑了:
“要是叫人看出是个同志,那还得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b0a4fac8e1311c187ad7f49a395a23.jpg)
电影剧照
02得到组织的确认,裘慧英安下心来,跟李白以“夫妻”的身份展开了工作。
朝夕相处中,裘慧英对李白的看法逐渐发生转变。
她发现,李白是个贴心的暖男。
两人共处一室,李白总是打地铺,把床让给她,并嘱咐道:
“女孩不能受凉。”
更令人敬佩的是,李白虽在外以资本家的形象示人,但私下里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他粗茶淡饭,节衣缩食,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交给联络员,用于革命事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6e5d731016b446fbcb17957da8cc47.jpg)
电影剧照
一天,裘慧英偶然瞥见李白肩上的枪伤,她惊讶地问道:
“你打过仗?”
李白微微一笑,简短地讲述了自己的战斗经历。
原来,年不到30岁的李白,已经是一位资深革命者——
他是湖南浏阳人,出生于1910年。
17岁加入共产党,20岁参加秋收起义,21岁参加无线电学习班,24岁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任红五军团无线电队政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白被党组织委以重任,派往上海负责秘密电台工作。
作为最早一批情报工作者,他在日寇与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下,用无线电波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0b5924f7c324c780c8fbbd110605e5b.jpg)
得知李白的过往经历,裘慧英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景仰!
她决心更加努力地协助李白,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白总是在凌晨2点到4点,在阁楼上收发报。
这段时间内,空间干扰和敌人侦探相对较少,是最佳的通信时机。
每当他戴上耳机,沉浸在电波的世界中,裘慧英便在楼下窗口望风,默默守护着他的安全。
在日复一日的并肩作战中,两人不仅配合默契,感情也日益深厚。
1940年,经组织批准,30岁的李白与23岁的裘慧英正式结为夫妻,成为一对生死与共的革命伴侣。
他们潜伏在上海,十年如一日地秘密战斗在“上海至延安”的空中战线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e4a44825c8dc5497da11abf56540f6d.jpg)
李白夫妇
031942年中秋节前夕,日本人采取分区停电的办法,在侦测中发现了李白的秘密电台,李白夫妇不幸被捕。
特务让裘慧英亲眼看着李白受刑——
李白被绑在老虎凳上,脚后跟塞了五块砖头,人被折磨地已经昏死过去。
敌人还不罢休,用冷水把他浇醒,逼问道:
“给谁干的?领导在哪里?有多少人?”
李白咬紧牙关,坚不吐实。
正在此时,他看到了妻子,便用唇语说:
“保护好自己。”
裘慧英含泪点头。
看着丈夫受罪,她虽心如刀割,但坚持说丈夫做的事自己一概不知。
敌人无可奈何,只得将裘慧英释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b623d76bf7383a761e23436428856c2.jpg)
电影剧照
而李白被继续囚禁,受尽酷刑,坐老虎凳、手指甲被钳子一片片拔去……
但是,他忍着剧痛,坚称自己是为商业投机的私人电台。
最终,经党组织多方奔走,李白于1943年5月被营救出狱,并与裘慧英一起赴浙江淳安工作。
经历了长达9个月的非人折磨,李白对革命的热情却有增无减:
“敌人把我的十个指甲用老虎钳拔去,但我现在照样用这十个指头做发报工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e8933f3249d5f9b715450df9012f96.jpg)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李白夫妇重新回到上海,住进黄渡路107弄6号,开始新的潜伏工作。
这对革命夫妻的情报工作,顺利进行到1948年。
此时已是解放前夕,黎明的曙光已经初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389a8b0d131f9a55c592f0cd0f2af6.jpg)
1948年12月29日晚上,李白获得一份关乎渡江战役命运的国民党绝密军事计划。
他知道,此时国民党特务正在疯狂排查地下党,任何一次电台的开启都可能暴露他们的位置。
但是,他选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发报机。
1948年12月30日凌晨,当李白正全神贯注地给延安发送这份重要电报时,国民党特务如同鬼魅般突然出现在他们的房子四周。
裘慧英发现异常,她低声而急切地通知丈夫:
“有人正在翻墙进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7a6ccf28ac24fc355a35909e9a0502.png)
李白与妻儿
可是,这份电报太重要了,太紧急了!
为了避免更多的解放军战士付出生命的代价,李白没有停下自己飞舞的食指和中指。
他一边飞速地按发报键,一边安排妻子逃离:
“你带着儿子藏到楼下的同志潘子康家,我把这份电报发完就走!”
裘慧英万分不舍,李白厉声道:
“这是命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8b2e4377b17435500f9a08c03c9388.jpg)
电影剧照
几分钟后,敌人便闯了进来,将李白团团包围。
李白镇定地吞掉电报稿,然后飞速地向战友们发出最后一句话: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随即被逮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a661ff97d1b87921d3420bd8007690c.webp)
电影剧照
05在狱中,李白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严刑逼供的摧残,始终坚如磐石,紧守住了党组织的秘密。
1949年5月,李白被秘密转押至上海蓬莱路看守所,他预感到自己死期将至。
他通过一位出狱的狱友带信给妻子,约定在看守所后面一家老百姓的阳台上相见。
1949年5月7日,狱友将双腿已断的李白,托举到铁窗窗口,帮助他与妻子见最后一面。
李白望着泪流满面的妻子,轻声劝慰道:
“天快亮了,我所希望的终于要实现了。如果我还能回来自然最好,万一不能回来,你和孩子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将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
当天晚上,特务头子毛森按蒋介石“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的手令,将李白等12位同志押至浦东戚家庙,秘密杀害。
李白壮烈牺牲,年仅39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f92f1867aebbf013e7e7c9ce3f73b4.jpg)
李白
20天后,上海迎来了解放。
上海刚一解放,人民解放军军管会和裘慧英就四处寻找李白的下落。
6月20日,在特务的招供下,他们在上海郊外的一块空地下挖出了李白的遗骸。
仅仅凭借裤子上的补丁,裘慧英就认出了自己的丈夫——
那是她一针一线亲手缝的!
尸检的结果令人痛心,种种迹象都表明,李白从入狱到被害,遭遇了非人的折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7ce3ffc4b404fd2a5c5d5a21c2b31d.jpg)
电影剧照
06十年情深,天人永隔,但爱与信念永存!
裘慧英永失挚爱,却将悲痛化为力量。
她继承丈夫遗志,继续为党的事业奉献终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f33f898082ee13821f49f782fcab0a2.jpg)
晚年的裘慧英
新中国成立后,裘慧英先后担任上海邮电电技工学校副校长,邮电公会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和顾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386ad8defdee9440afc26f67031a2b.jpg)
李白烈士的儿子李恒胜,也在上海第十研究院第23研究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92年,裘慧英与世长辞,享年75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7ecaba07453527bccd8e1f64ba8b10.png)
电影剧照
这就是烈士李白的故事。
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永远值得后人怀念!
申毅曾经写文章回忆李白烈士:
“每当我们十几个当年一起工作的同志聚会,我们都会回忆起那段岁月,都会不约而同地回忆起我们曾亲耳接收的、来自李白同志的那永不消逝的电波。”
那电波,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更是李白烈士精神的象征,永远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1de04ba08b6cd33238e3246e51edb5.jpg)
八一电影制片厂更是以李白为原型,拍摄了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当孙道临扮演的男主角“李侠”,在敌人的枪口已经对着,抢着向延安发完重要情报之时,他向战友深情发出最后的话: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这一震撼人心的镜头,在1958年上映时,即引起巨大反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731f09b699e070b8a80ff6e5ba9ee0d.jpg)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新版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作品层出不穷,继续传承着李白烈士的精神。
电波永不消逝,英雄永垂不朽!
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献身的英雄们,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