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9岁,相貌平平,下肢瘫痪。
但因为才情,她的灵魂熠熠生辉。
一位33岁的青年,坚定地选择与她共度余生,甚至效仿诗人雪莱,与她携手私奔。
然后,奇迹发生了!
她恢复了健康,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还写出了不朽诗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df0ae6d5c50dd8952a8f9a2b02149f.jpg)
勃朗宁夫人
01她就是英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女诗人——勃朗宁夫人。
提起这位女诗人,一些人可能会背出这一名句:
“我该怎样地爱你?让我一一数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25b94ab6007ad1c05aaafa77eeb6e8.jpg)
勃朗宁夫人,原名伊丽莎白·芭蕾特,1806年出生于英国一个富裕家庭。
15岁那年,她不慎坠马,从此下肢瘫痪达24年。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30岁以后,她又饱受咳嗽心悸、两胁疼痛的折磨,虚弱地连下楼都要弟弟们轮流背着。
32岁那年,她最心爱的弟弟爱德华,陪她去海边小镇疗养,却不幸溺水而亡。
伊丽莎白彻底崩溃,“这一击一下子完结了我的青春”。
从那以后,她闭门不出,每天躺在病床上,身体每况愈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c26aa43d6dd31721ccbbde11331e54.jpg)
后来,伊丽莎白如此描述自己的生活:
“我一直生活在书本和梦幻里,而家庭的日常生活仿佛只是飘过耳边的一片轻柔的营营声,好像草坪上飞舞着一群蜜蜂一般。时间就像水一样流过去,流过去——后来我就得了病,我仿佛站在人世的边缘,什么都完了,有一段时间来,从此休想再跨出房门一步了。”
然而,尽管身体被禁锢在病床上,伊丽莎白的精神却飞越了千山万水。
她躺在床上读书、写诗,沉思在诗人古老的语言中,用文字诉说着自己的心声。
1844年,38岁的伊丽莎白将她过去五年中写的诗结集出版。
这本诗集让她一夜成名,成为接替华兹华斯、与丁尼生齐名的诗人!
于是,她有了独立谋生的资本。
这在那个年代的女人中简直是凤毛麟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8500da3193493766f4863f8e827ad41.jpg)
罗伯特·勃朗宁
021845年1月10日,39岁的伊丽莎白收到一封读者来信。
写信之人名叫罗伯特·勃朗宁,他33岁、单身,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诗人。
他热烈地表达了对伊丽莎白的仰慕之情:
“我对你的诗歌极为倾心,亲爱的芭蕾特小姐。
正如我所说,我真是对你的书万分倾心——我也同样倾心于你。”
巧合的是,伊丽莎白读过罗伯特的诗,她认为他是个博大精深的诗人,成名只是早晚的事情。
第二天,她给罗伯特回了一封长长的、谦逊的信。
“亲爱的勃朗宁先生,我从心坎里深深地感谢您……心灵的共鸣是值得珍惜的,对我来说,尤其值得珍惜……”
从这以后,两人开始了热情而天真的通信。
从1845年1月10日到1846年9月19日,他们一共写了570多封信,几乎是一天一封。
他们从文学谈到人生,彼此有着不言而喻的默契,处处都情投意合。
很快,罗伯特提出见面。
她拒绝,他坚持;
她再拒绝,他再坚持。
最终,伊丽莎白妥协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6e889d8b0edcf763bb1dfa92bd316e.jpg)
伊丽莎白第一次接待罗伯特的躺椅式沙发
031845年5月20日下午三点,罗伯特捧着一束鲜花来了。
罗伯特是个美男子,举止优雅自然,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
他精力充沛、眼界开阔,去过俄国、法国、德意志、意大利和荷兰等很多国家。
而伊丽莎白,这个可怜瘦小的病弱女子,她已经6年没有离开过她的房间。
她像只消瘦的、营养不良的野猫一般,可怜兮兮地蜷伏在她的沙发上,虚弱地得连欠身让座都做不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2c2b6b464097246042c7d52689b5881.jpg)
然而,这丝毫没有减退罗伯特对她的爱慕之心。
他傻傻地微笑着,低声跟她说话,生怕会吓坏她似的。
两人谈了一个半小时,伊丽莎白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送客。
罗伯特一回到家,就立即给伊丽莎白写信,关切地、小心翼翼地询问:
“今天的会面是不是让您疲乏?我有没有说了什么冒犯您的话?我说话是不是声音太大?”
他一开始爱上了她的诗,见面之后,便爱上了她这个人。
在见面后的第三天,他寄去了一封感人肺腑的求婚信。
伊丽莎白大惊失色,她严厉地拒绝:
“你不知道你如此的疯言疯语带给我的是什么样的痛苦。你绝不可以再说这样的话……再说一个字,我们将永远不再见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926371861fe4cbffe072dc4a9df85f.jpg)
饱受疾病折磨的伊丽莎白,认为自己太寒伧。
我俩是不相称的一对,
不配做情侣。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罗伯特慌忙写信去谢罪,再不敢轻易表白。
不过,他仍然每天给伊丽莎白写信,每周去看她一天。
每次,他都会带来大捧的鲜花,带来新鲜的阳光和空气。
奇迹一点点地发生了。
1945年冬天,伊丽莎白用自己的脚走下楼梯、走进了会客室——不用人背、甚至不需要搀扶。
“我叫人人都大吃一惊,好像我不是从楼梯头走下来,而是从窗口走出去了。”
来年春天,她就能够在妹妹的陪伴下,闯进公园里散步去了。
很明显,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爱情。
当罗伯特再次求婚的时候,她再也没法拒绝了。
如果敢于去爱能够算是一种美德,
那我就不完全是一个无用的废物。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7216bc30e9e18539f17c5c76f9db61.jpg)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便以清教徒观念和专制方式管制着家庭,不讲情理地禁止子女婚恋。
当父亲得知伊丽莎白有了婚约,他大发雷霆!
但是,伊丽莎白非常坚定。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爱,哪怕是来自父亲的强烈反对。
世俗的诽谤离间不了我们,
大海改变不了我们,风暴动摇不了我们,
相反,我们的手将越过所有的山群碰触在一起,
有那么一天,天空会滚动在我们之间,
我们向星辰起誓,让手握得更紧更紧。
我们向星辰起誓,让手握得更紧更紧。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315680d63e30febb2e8c286610e6c4e.jpg)
1846年9月12日,伊丽莎白在女仆的陪伴下雇了一辆车,来到圣玛丽乐邦教堂。
没错,她和罗伯特悄悄结了婚。
虽然没有娘家人在场为他们祝福,但她并不遗憾:
“因为我太幸福了,用不到呀!”
婚礼非常简单,甚至潦草。
几分钟,仪式就结束了。
这对新人顾不上亲吻对方,就神色匆匆地爬上了两辆马车,各回各家……
一个星期后,也就是1846年9月19日,伊丽莎白带上她忠心的女仆、她的小狗,跟罗伯特私奔到了意大利。
而父亲至死没有原谅这个出走的大女儿,哪怕原本残废了的女儿获得了新生和幸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6da7eba1b048a3facf8543e903da87.jpg)
勃朗宁夫妇
06采摘北方的花朵来做成南方的花束,
在迟暮的岁月里追赶早年的爱情。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婚后,伊丽莎白获得了迟来的、真正的爱情——以风华已逝的年纪和残破朽坏的身体。
这对夫妻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灵魂伴侣。
他们的爱情无关金钱、皮囊,他们有着灵魂上的对话和交流——既作为爱人、也作为文学家的共鸣。
像死亡一样强烈的爱,使伊丽莎白获得了新生,那感觉就像是“甩掉了早已加身的寿衣”。
奇迹一个接一个地发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03b282b92f24bc5cb70188ae0266bd.jpg)
首先,伊丽莎白康复了,能走路了。
她跟着丈夫登山涉水,环游欧洲。
她在给妹妹的信中,开心地描述新婚的快乐:
“我叮嘱罗伯特千万不能逢人就夸他妻子跟他一起到这儿去过了,到那儿玩过了,好像有两条腿的老婆是天下最稀奇的活宝了。”
其次,伊丽莎白做了母亲。
43岁那年,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贝尼尼”。
这个健康伶俐的小家伙,给勃朗宁夫妇增添了说不尽的欢乐!
而贝尼尼遗传了父母的天赋,他小小年纪就能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后来成为一个艺术家。
最后,伊丽莎白写出了献给丈夫的不朽名篇——《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
之所以取名为“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这是因为伊丽莎白写过关于一对葡萄牙爱人的抒情诗。
罗伯特极爱这首诗,后来总是亲昵地把妻子唤作“我的小葡萄牙人”。
这组诗一共44首、5万余字,通篇炽烈字眼,佳句不断。
其中,第43首最让人动容:
我该怎样地爱你?让我一一数念。
我要尽我灵魂所能抵达的深邃、
宽广和高度去爱你,就像我探索
存在的终极和上帝的神恩。
我爱你的程度,就像阳光和烛焰下
那每天不用多说的需求。我想
毫无顾忌地爱,如男人们为正义而斗争。
我想纯洁地爱,如人们由于赞美而折服。
我爱你,以儿时的信仰,我爱你,
以澎湃的激情,就像昔日满腔的悲伤。
我爱你,以一种只有失去了圣者才有可能
消逝的爱慕。我爱你,以我终身的呼吸、
欢乐与泪珠——诚然上帝作出了裁决,
即使死后,我也会更深地爱。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9ae4cddfa895b335734c263b17669d7.jpg)
当伊丽莎白把十四行组诗的原稿赠给丈夫,罗伯特惊为天人!
他跳起身来,激动地说:
“这是自莎士比亚以来最出色的十四行诗!”
之后,《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顺利出版,并更名为《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它成为除莎士比亚的作品之外,被翻译成外语最多的英国文学作品!
当然,除了爱情,伊丽莎白的诗歌还有一个主题:
争取妇女解放,反对奴隶制,争取一切人的自由。
她关心自己的祖国,也关心新的故乡——意大利,为此写下一首首钢铁质感的战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9699a7033edb8d3eab49184e83be6d.jpg)
值得一提的是,世人也终于认可了罗伯特的才华。
罗伯特后来出版了《铃铛和石榴》、《男人与女人》,渐得大名,成为英国诗坛巨匠。
我们小时候的教科书,就有勃朗宁的叙事诗《花衣吹笛人》,讲述了一个令人记忆犹新的童话故事——
“有一个大城,老鼠成灾,市长招募灭鼠的能人,允诺厚赏。一个穿花格子衣服的流浪者说能灭鼠,市长高兴,请他行事。花衣吹笛人便吹响笛子,老鼠纷纷出洞来到他脚边,他边走边吹,走到河边,鼠群统统掉到河里淹死了。花衣吹笛人向市长讨报偿,市长赖账不认。吹笛人笑笑,转身走出市府,边吹边走,全城的小孩跟着他走出城门,不知去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13c235c20d566242dfe5953f2769e87.jpg)
勃朗宁故居会客厅
08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婚后十五年,伊丽莎白突兀地死于一场风寒。
临终之前,她没有感到疼痛,也没有预感,只是觉得疲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1d2952714dac3a7364edd91a38ad63.jpg)
勃朗宁夫人摄于1861年
1861年6月29日晚上,这对夫妻还一起商量夏天要带儿子去哪儿避暑。
到了半夜,伊丽莎白突然讲起了胡话。
罗伯特大惊,抱她入怀。
她搂着他的脖子,喊他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亲吻他。
他问她舒服吗,她说一句“好美啊”,额头抽搐了一下,就歪倒在他怀抱里,安然睡去。
他以为她是一时的昏睡,但是几分钟后,她的头忽然垂了下来……
“好美啊。”
这是伊丽莎白留给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她用“好美啊”的感叹,在爱人怀里画下了一个满足的句号。
这一年,伊丽莎白55岁,罗伯特49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7ab4fbf9f52403d65a6307c0980fc4.jpg)
勃朗宁夫人棺椁
09伊丽莎白去世后,被葬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城外的公墓。
她的棺椁被六根粗壮的石柱高高擎起,成为整个墓园里最引人瞩目的景致。
热恋时,罗伯特曾把她称为“宝石”,死后她依然是。
“我从不认为你是花儿,我相信你是宝石!
花儿的外表摸起来柔和,看起来娇美,
只缺乏内部的燃烧。而宝石呢,我猜得对,
看起来暗淡,摸起来粗糙,却藏有灿烂光辉。
你真是花儿吗?不,我的爱,你是一颗宝石,
宝石啊,不受年华摆布,不随岁月衰老。
不论时间仁慈或残酷,都会叫花颜凋萎,
而宝石的每个晶面,闪着你对时间的笑傲!”
——罗伯特·勃朗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34b90180c2b9b42f071c2eb6cf5826.jpg)
罗伯特·勃朗宁
妻子去世后,罗伯特又活了28年,终身没有再婚。
1889年,罗伯特与世长辞,享年77岁。
辞世前,他交给儿子一个镶花盒子。
儿子打开一看,里面整齐地躺着父亲和母亲的全部书信。
罗伯特按照时间顺序、一封挨着一封,亲手在每个信封上都编了号。
他把这个匣子郑重地交给儿子,并嘱咐道:
“那些信就在那里,待我走后,你按照自己的心意处理吧!”
1898年,儿子将父母的情书整理出版。
在序里,他说:
“我父母结婚以后从未曾分离过,这些是他们之间所有的往来书信。”
这就是勃朗宁夫妇的故事。
他们这一辈子,写下过最动人心弦的诗篇,邂逅过别人三辈子也不可能遭遇的爱情。
爱情给了她站起来的力量,也给了他面对未来的信心。
读他们的诗,使我们开阔眼界,也开阔胸怀。
读他们的爱情,让我们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真爱无敌,奇迹无处不在。
就如伊丽莎白所说:
从此,我真的相信:
这个世界有崇高的眷念、伟大的爱情。
参考书籍:
【1】《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
【2】《勃朗宁夫妇书信集》——罗伯特·勃朗宁/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