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接近3年,俄军的挫折告诉我们,必须重视毛主席教的道理

陶陶读历史 2024-10-06 21:35:24
一、

如今的世界相当不太平。从中东到欧洲,到处都是战火,到处是鲜血和厮杀。其中在俄乌方面,战争仍然在残酷的、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从战场的态势看,家大业大的俄罗斯依然占据优势。但综观截至目前为止的战事,俄罗斯依然得不偿失。

首先,战争拖得太长,眼看着就要向第三年狂奔,两国依然没有任何停火的迹象。而在开战之前,全世界都以为贵为第二军事强国的俄罗斯将在短时间内拿下乌克兰。久顿兵于坚城之下,本就是兵家大忌;

其次,人员、武装、经济损失过大。截至目前,已经有数以十万计的俄军官兵血染沙场,装备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前苏联庞大的武器库存被这场战争消耗大半,钢铁洪流渐渐成了钢铁溪流。与此同时,俄罗斯因战争而遭受了西方上万项制裁,经济损失颇大。

最后,战争揭开了俄罗斯的遮羞布,其威慑力大大降低。原本俄罗斯凭着苏联的余威,依然可以威慑欧洲列国。俄乌战争前,波兰一度认为俄军仅用一个星期就能拿下华沙;而美国也认为,俄罗斯一旦受挫,一定会发动核战争。然而从目前局势来看,这些想法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杞人忧天的。毕竟俄罗斯在乌克兰手中都曾大败过几仗,甚至连库尔斯克的部分地区都沦入敌手。

因此俄罗斯虽然在军事上占据了一定优势,但在政治上却有大失招,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在笔者看来,俄罗斯最大的失误绝不在战略上。俄罗斯民族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民族,是一个志向远大的民族,是绝不容许沦为平庸的民族。从战略上看,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势是符合俄罗斯大战略的。就如布热津斯基所说,俄罗斯失去乌克兰,将最终失去成为一个“帝国”的本钱,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国家。

那么俄罗斯的错误到底在哪?很显然,俄罗斯的一切问题都出在战术之上。

二、

战略和战术之间的关系本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战略指导的战术往往是盲目的,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而没有战术支持的战略则是空洞的,无法转化为实际的结果。战略和战术在重要性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层面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却偏偏更偏重战略,从而轻视了战术。一些人可能认为,只有明确了战略方向,才能确保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正确的航向。因此,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将精力集中在制定和执行战略上,而认为战术层面的细节可以相对灵活地调整。

历史证明,重战略、轻战术的教训是极其惨痛的。以二战时期的法国为例,其实在战争开始前,法国人的战略是相当高明的。

为了抵御德国,法国修建了马奇诺防线。一般国家修防线,必然修的滴水不漏,不留一点儿空隙。然而法国却偏偏留下了一大片空地,即修到比利时和法国边境就不修了。而最后,德军果然经由法比边境的阿登森林杀入法国腹地,最终灭亡了法国。

战后,后人皆耻笑法国人的愚蠢,为什么给德国留一条缝呢?然而实际上,这正是法国战略的高明之处。法国很清楚,比利时等低地国家是英国的软肋。低地国家一旦被攻击,英国必然出手。法国之所以留下缺口,就是引导德军进攻比利时,从而将英国逼下场。在法国看来,只要英国人下场了,法国也就赢了。

至于缺口处,由于当地地形崎岖,法国认为那里不适合大兵团作战。法国只消在阿登森林出口处布下一个口袋阵,就足以全歼从阿登入侵的德军。

然而自诩战术高明的法国,恰恰忽视了战术的革新,此时的德军已经发明了闪电战。在希特勒的支持下,德军以闪电般的速度通过阿登森林,然后将法军的口袋阵捅了个对穿。最终,法国仅仅只抵抗了数十天时间就宣布投降。

在这方面,普京以及他的俄罗斯就是犯了“重战略,轻战术”的失误。

三、

从战略上看,普京不可谓不精明。开战之前,普京就利用各种招数,对乌克兰以及其潜在的支援力量进行了分化瓦解。俄罗斯与法国、德国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联系,并把欧洲的能源命脉攥在了手里。

开战之后,美国、法国、德国等大国果然选择“放弃”乌克兰,拜登甚至打电话给泽连斯基,称为他准备了流亡政府。很显然,若俄军一鼓作气攻下了乌克兰,英、美、法、德、意等大国也只能自认倒霉,半推半就地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占领。然而坏就坏在,俄军在战术上拉了大胯。

首先,在战争伊始,普京和俄罗斯就犯下大错。对于乌克兰这个拥有60万平方公里以及优良军事传统的大国,俄罗斯竟仅派出区区20万兵力。这些兵力看起来很多,但在蜿蜒上千公里的战线上,犹如一把盐撒进了一大缸水里。

防守上捉襟见肘、进攻上兵力不足。不仅进攻停止了,反而还面临乌克兰的反击。最终乌克兰集中有生力量,连续发动基辅、哈尔科夫、红利满和赫尔松反击,夺回了大量国土。不仅如此,乌克兰还趁俄罗斯猛攻红军村等据点的空隙,来了个围魏救赵,直接攻入俄罗斯本土,占领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俄罗斯领土。由于俄罗斯本土皆是没有战斗力的义务兵,因此乌军一度长驱直入,不可阻挡。

其次,在战术指导思想上,俄军更痴迷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因为多占土地就是胜利。一开始,俄军确实占领了乌克兰20%的国土,还将占领的四州之地公投入俄。但对于乌克兰有生力量,俄罗斯的打击力度并不够,很少能大量的、成建制地歼灭对手。

再次,俄军战术思想在守旧与创新之中举棋不定。俄军在战争开始前,曾进行了谢尔久科夫改革,试图建立数字化、信息化部队,实现合成化、职业化、快反化。因此俄军一度实行师改旅,压缩了部队数量,以期提高部队质量。

而这也是俄乌战争开始时,普京的手头仅仅只有区区20万军队的原因。然而事实证明,俄军技术力低下,其合成化不过虚有其表。更可怕的是,这种虚有其表的合成化还导致了部队数量的不足,根本抵挡不了乌克兰的反击;由于军队缩编,俄军军官过分集中,导致他们轻易被乌克兰的精确武器所清除。

因此俄军被迫回归沙俄、苏联的老路,重新扩编部队,重新以大规模地面进攻和装甲突击为主要战术。平心而论,这种战术确实有效,但也有缺点,那就是人员伤亡极大。俄军在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等战役中,都杀成了尸山血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俄罗斯情报方面出了大纰漏,严重低估了乌克兰的实力以及抵抗的决心。例如,在战争初期,俄军的空降兵突袭安东诺夫机场,为后续伊尔-76运输机运载的大部队开辟空降基地。俄军原本以为乌军会闻风溃散,安东诺夫机场会一举而下。到那时,俄军便能利用这个机场输送后续兵力,进而攻占基辅、实现斩首。

谁知乌军抵抗意志极其强烈、死战不退,还用重炮轰击飞行跑道,阻绝了空降兵的援兵。这样一来,安东诺夫机场没能攻占,精锐的空降兵倒伤亡惨重。

而这不过是俄罗斯轻敌大意的一个缩影,根本没有做好打恶战、苦战的心理准备,最终把一鼓作气打成了致命的“添油战术”。

战争打了两年,俄军才渐渐找回了状态,找准了方法。不再贪大求全,而是结硬寨、打呆仗,一点点地啃乌军的据点,用重炮一点点消磨乌军的力量,耗光他们的鲜血。对于家大业大的俄罗斯来说,最不怕的就是消耗战、恶战;而人口不过3000多万的乌克兰在这方面就不太乐观了。

俄军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教训。未来台海战争若爆发,我们必须吸取俄罗斯的教训,必须谨记以及咬死一点:

“永远不要幻想大战略可以脱离具体战术、战法,更不要幻想大战略可以代替具体的战术、战法。”

四、

俄乌和台海的性质并不相同,笔者也不认为两者在政治以及地缘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但笔者依然认为,在军事层面,两者却有相通之处。

虽然俄乌战场的态势和台海之战并不相同,一个是大规模的陆战,一个跨海之战。但是也有很多相通之处。从作战难度来看,台海之战甚至比俄乌战争更困难。自古以来,跨海作战便是老大难的问题。

相比于一马平川的乌克兰,台湾岛的地形更复杂。台湾岛虽然海岸线绵长,长达1200公里,但可供登陆的地点却很少。根据台军自己总结,大约有14处,但适合大规模登陆的地点仅有4个。

除此之外,台湾全省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山地,其中中央山脉将台湾横切成两半。而台军早已将中央山脉挖空。一旦战事爆发,台湾海空军便会隐藏在群山之中,保存实力,伺机反击,拖延我军解放全岛的时间。

从武备来看,台军的装备似乎还在乌军之上。台军拥有142架最新型的F16V,而乌军则不到十架。

更麻烦的是,相比于乌克兰,美国更重视台湾。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绝不是白来的,有事他真上。因此决不能寄希望于美军不来援台。相比于乌克兰,台湾在美国霸权体系下的地位可要高多了。台湾之所以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不是没有理由的,这是美国布局的结果。美国绝不会坐视这条产业链被打断。

因此在台海之战中,我军所面临的压力甚至比俄军还要大。因此在战争打响之前,我们不仅应该重视大战略的运用,更要注重战术的使用,加快解放台湾岛的速度、减少我军的伤亡。

结合俄乌冲突的教训,笔者至少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建议。

首先,我军绝不能像俄军一样托大以及心存侥幸,应集中最优势的兵力,一举歼灭台伪军。在具体实施时,甚至不惜以雄狮搏兔之力、破釜沉舟的势头。就如粟裕所说,攻取台湾必须要有“四多”,那就是人多、船多、飞机多、火炮多,只有这样才能一鼓作气一胜到底,否则那就是无路可退,全军覆没。

在空军方面,我们的空军与台湾空军不仅在数量上完爆对手,质量上也形成了代差。人民空军的五代机——歼20,足以歼灭台湾的陈旧的F-16v、幻影2000以及“经国号”。

至于海军,人民海军随着一轮轮地“下饺子”,已经拥有了3艘航母。并且还拥有包括055 、052D在内的重型驱逐舰;而台湾仅仅只有4艘美国淘汰下来的驱逐舰。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数量上,台湾同样不能和大陆相提并论。

至于“炮多”,我军不仅有“远火”为中坚的超远程火箭炮,武器库中还存放着大量“二炮”,即中远程导弹,足以覆盖台湾全岛,足以压制敌人的火力。

我军必须加大人员以及装备的投放,一鼓作气,争取在美日援军到来之前确立台海胜局。切不可打成添油战术。

同时也决不能低估对手,台伪军不仅会顽抗,也可能狗急跳墙,利用导弹和战机攻击我军纵深以及内陆。

其次,重视战术革新,切不可教条主义。俄军的谢尔久科夫改革,显然参考了美国军改,即快反化、合成化。俄乌战争开始后,俄军也想像美军一样,利用高技术力,快速地、漂亮地战胜对手。但事实证明,俄军效仿美军,就犹如东施效仿西施,压根就不适合。

例如,美军能把巡航导弹当普通炸弹扔,而俄军根本做不到;美军能保证大机群的空中作战,而俄军也做不到。

事实证明,美国虽然是全世界军事革新的中心,但决不可东施效颦,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美国的战术,不是谁都能用的。战术革新,必须符合地缘、历史以及军队的特点。

我军在进行信息化、合成化的路上,更应探寻更适合自己的作战方式。特别对于我军并没有怎么打过的两栖作战、信息化作战,我们更应谨慎应对。

最后,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虽然战争形式在变,但是战争本质是不会变化的。毛主席自建军以来,就十分重视战术与战略的结合。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依然绽放着光芒。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绝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对于美军,我们更要利用自己的优势,掩盖自己的短板,以我军的长处打敌人的短处。就像志愿军在朝鲜对阵美军时那样。毛主席教会了人民军队如何打仗,如今依然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前行。

0 阅读:10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