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是国民党军中的一大悍将,毛主席曾评价他“狡如狐,猛如虎。”他一生戎马,参加过军阀混战,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过激烈交锋,还与人民军队在战场上针锋相对。
尽管多次在战场上面临生死威胁,但胡琏几次死里逃生,不少人说他命硬。针对这一点,他也深表赞同。
步入晚年后,胡琏远离军队,沉迷于历史和文学,他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研究历史、苦读古籍上。
1974年,胡琏以68岁的高龄进入台大历史研究所,选修宋史和现代史。三年间,除了生病住院外,他从未因其他私事请过假,更没有缺过一次课。
胡琏还撰写了不少回忆录,书中都是他自己曾经的亲身经历。毕业前,胡琏已经确定好了博士论文的题目,而且已经写好了提纲。但遗憾的是,他最终因突发心肌梗塞而猝然逝世,因此也没能写完这篇文章。
在研究过去战争的资料时,胡琏知道了当年华东野战军真正的军事主帅其实是粟裕,在这之前,他一直以为是陈毅。甚至在上战场前还向蒋介石自信说出“如果刘伯承和陈毅都不在前线指挥,那么共军必败。”可笑的是,到了战场上都没搞明白自己的对手究竟是谁。
实际上,粟裕是华东野战军的军事主帅这件事并非是秘密,只要在华野稍一打听就能知道。但胡琏却仅仅从一些公开的电文署名中就忽视了粟裕的作用和地位。
当时,华东野战军总部的各类电文署名虽有所不同,但只要用心分析,就能判断出军事主帅。华野的综合性电文有时署“华野前委”,有时会署“粟谭陈唐张钟刘”,军事方面的电文署名是“粟陈张”,政治工作和后勤方面的电文则分别署“粟钟”和“粟刘”。
可见,华野的一应事宜都会向粟裕汇报,而电文署名排在第一位的一直是“粟裕”。
如果说只分析电文署名还不足以说明华野军事主帅的话,那么,在华野负责政治工作的钟期光还曾明确说过这样一句话:
“粟裕同志主持全盘工作,统筹一切。他既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又有民主作风,重大问题深思熟虑,具体工作大胆放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晚年得知这一真相后,“粟裕”和“双堆集”便成为了胡琏的噩梦。他经常摸着当年侥幸逃亡留下的伤疤,感慨着:
“土木(整个‘土木系’)不及一粟(裕)。”
胡琏的儿子胡之光后来在回忆起父亲时,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家父在台湾著书立说,史料存世不少,其间就是不敢提粟裕。”
粟裕和胡琏在战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解放战争爆发后,胡琏便成为了蒋介石打内战的先锋,而他与中共将领粟裕更是多次交锋,成为了宿敌。
1946年底,粟裕协助陈毅指挥宿北战役,胡琏不愿打消耗战,便命令两个旅敷衍支援被围的友军。最终,胡琏坐山观虎斗安全返回了驻地。
1947年7月,粟裕发起南麻战役,解放军三个纵队向驻守南麻的胡琏发起进攻,此时的胡琏听着外面的炮火声,心慌不已,甚至率领司令部众人焚香跪拜。这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一连七天七夜,这场雨令胡琏部获得了喘息之机。
逃过一劫的胡琏将这场战役作为自己的战绩大书特书,蒋介石更是吹捧他为“常胜将军。”
同年9月,华野在曹县与胡琏部遭遇,粟裕当即决定分割包围,歼灭胡琏的整编第11师。但由于敌援军及时赶到增援,华野主动撤退。
在与粟裕的几次交锋中,胡琏都能够幸运地逃脱。这也让胡琏对自己信心大增。
1948年11月,黄维率领第12兵团前往徐州方向解救黄百韬。但不仅没有救下人,自己反而还被解放军围困在了双堆集。
蒋介石得知后,立即让胡琏率军救援。临行前,胡琏自信满满地承诺道:“请校长放心,我亲自去救出十二兵团。”
到了战场上指挥反击作战时,不管怎么打,他们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粟裕决定先集中兵力围歼黄维兵团,于是,华野再次抽调了兵力,于是,围歼黄维兵团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
国民党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战场主动权,黄维和胡琏分别乘坐两辆坦克突围。但黄维还是被解放军抓住了。
不过,胡琏的运气却很好。虽然解放军看到了他所乘坐的坦克,但误以为这是自己缴获的坦克,不仅没有检查,反而还让开了道路。就这样,坦克一直开到了涡河北岸。
胡琏下车后不久,就被解放军发现,他已经受了伤,背上都是血,卫士驾着他向前跑去。他们在河边发现了一只木船,几人急忙上去用力地向对岸划去。就这样,胡琏逃走了。
胡琏回到国民党后,因身受重伤,被送到了上海的医院接受治疗。医生从他的背部先后取出了32块大大小小的弹片,由于治疗及时,他得以捡回了一条命。不过他的身体也因此元气大伤,而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他一生的噩梦。
胡琏一生都在顽固地反共,逃到台湾后,胡琏被任命为金门防卫司令。
1958年,金门在胡琏的经营下,已经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明碉暗堡更是数也数不清。8月23日的傍晚,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官兵正在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胡琏等人则在为刚刚飞抵金门的俞大维设宴接风洗尘。
当晚,有些喝醉的胡琏先行一步回到了指挥部,这时,解放军的炮弹落在了金门轰然炸开。第二天早上,美军联络金门询问伤亡情况,胡琏只回复称“还有活人”。经过调查后发现,当晚参加晚宴的几名副司令都已死亡,而他因为提前离开再次逃过一劫。
有着“金门王”之称的胡琏不仅在战场上比同僚略高一筹,就连幸运都没人能比得过他。
参考资料:《党史纵览》、领导文萃2017年2期、新传奇2017年49期、《文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