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受绿水无波的静美

中国雅茶文化 2024-05-31 08:50:55

自古以来,饮茶与参禅密切相关,品茶先苦后甘,参禅在生死轮转中寻求彻悟解脱。品茶目的是暂时放下俗事,在一盏茶的工夫里品味悠然的心境;参禅无非是放下吃茶去,在顿悟的一瞬间云淡风轻,清静和寂。因此大凡名山古刹都自植茶供采摘饮用。径山茶相传最早就是法钦手植,用以供佛,以后广为种植。白云僧舍,茶香袅袅,径山茶、临济禅,就这样融为一味,难分彼此。径山禅门结合禅,茶发展出一套步骤严格,系统完备,仪式威严的茶宴与茶礼,举办茶宴时,众佛门子弟围坐茶堂,依茶宴之顺序和佛门教仪,依次献茶、闻香、观色、尝味、瀹茶、叙谊。这便是以其兼具山林野趣和禅林高韵而闻名于世的茶宴。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谛”中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其二是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调心与调身,调食与调息和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可以说,静坐静思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

在静坐静思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此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思,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

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中六根,外六尘,内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心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佛与茶的共同诉求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然而,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味去参悟。总言之,此等意境之修,非言传身教可达也。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从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灵性,茶可以洗去浮尘,过滤心情,广结善缘。所以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个愿意让自己活得简洁的人。始终相信,禅是一种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盏茶的时光,就从万象纷纭中走出,绽放如莲。

人生有七苦,众生流落在人间,是为了将诸苦尝尽,换来一味甘甜。繁华三千,但最后终归尘埃落定,如同夜幕卸下了白日的粉黛装饰,沉静而安宁,光阴弹指而过,当年在意的得失,计较的成败,都成了云烟过眼,任何时候,彼岸都只有一步之遥,迷途知返,天地皆宽。(王仕彬)

0 阅读:1

中国雅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